<p class="ql-block">《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凡例议约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凡我林氏,当谱牒相通,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以中华林氏族人平 等对待,互通有无,自由发展为纲;以传承中华林氏家族文化、弘扬中华林氏 传统美德为领,编纂《中华林氏通谱》。君子和而不同,通谱通而不统。故《中华林氏通谱》的编纂当尊重全国各派源流,汇总中华林氏谱牒,编成我 林氏家族的《四库全书》。如《四库全书》般分经、史、子、集,分开单 独成册,合在一起就是我林氏家族的大百科全书。通谱汇集各省之宗卷,以成 天下长林之通史。凡我安徽林氏,在自由自愿自主的前提下,均可将其派系宗 谱编入《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当以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社会道 德风尚和安徽地方民俗为前提。不涉及政治和商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以推动安徽省林氏家族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核心, 服务于安徽族人为中心。加强安徽林氏文化之交流,情感之互动,以达安徽 林氏百家争鸣之局面。不得以个人或某一派系利益为前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卷宗最终体例,当以四统为纲:即统一封。面格式,统一编纂体例,统一排版样式,统一发行模式。以林氏在安徽繁衍历 史为编纂依据,各派系宗谱为编纂蓝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当尊重安徽地方民俗文化,安徽林氏各派 系历史文化。不得强行更改或侵犯各派系定名、字派、世系以及谱牒完整性和 派系的独立自主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对外则以《中华林氏通谱》体例编纂并发行, 对内可仍然保留派系命名。如《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皖桐分卷,封面格式以 通谱分卷定名。扉页仍可书皖桐林氏宗谱字样。派系外称《皖桐分卷》, 派系之内仍然可称《皖桐林氏宗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卷下设分卷,分卷下设篇,篇下设册。如此凡 分卷篇册下卷宗一旦出版,全国林氏都可第一时间锁定该林氏区域,方便联谊 和谱牒文化交流,提高该区域内林氏家族的名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以地级城市(直辖市以区)为分卷命名,如《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合 肥分卷、六安分卷(省外如福建卷漳州分卷,重庆卷合川分卷等),凡始迁祖 或一世祖定居在今合肥市区域范围内或现居人口在合肥占有大多数的派系皆可归纳入合肥分卷;如林氏在该区域内源流相近,文化相似,则可以区域命名( 如四川卷川东分卷)。凡历史上已有派号命名且人数较多族谱完善可独立成为 分卷的派系,即以派号定名分卷,如《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皖桐分卷。凡分 卷卷序,以出版发行时间为准。如皖桐分卷在安徽出版发行最早,即为安徽卷 第一卷。其余以此类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县区为篇目命名,以始迁祖或一世祖定居县区为准,如肥东篇即以 区域命名。跨县且有历史派号的家族以派系定名,如龙舒篇。凡篇目序号 规则与分卷相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某一县有两个以上不同派系者,可在篇下分册。如始迁祖(一世祖)在 舒城定居的有河棚林家榜林氏和城关七星村等几支不同字派的林氏家族。舒城 东部则孝公后裔七星村林氏谱牒如出版早,即为龙舒篇之首册。反之亦然。也可以区域内以一个派系的林氏堂号定册。(如省外广东卷汕头分卷首册即以 汕头市林氏垂青堂堂号定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一、凡同一字派,当统一纳入一个分卷一个篇册中,不得强行以区域拆分。如皖桐林氏始祖在桐城,而迁到舒城后族人虽然有几千人,仍然编入皖桐分卷,而并不编入六安分卷中来,以免混淆世系,歪曲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各派系卷宗编修,当以各派系内宗亲为主导,其余派系不得强行干涉。各派系在经过他派同意的情况下可参考其他派系的卷宗资料,其余派系也可在 该派允许并诚挚邀请的情况下,参与该派系卷宗编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三、凡安徽林氏派系宗谱欲编入《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必须通过本派 系宗亲会同意才可编纂。在未经该派族人同意,不得以通谱封面盗版翻印发行。凡发行以家族集体公益为目的,不得夹带个人名利或商业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四、此凡例议约自二〇一七年六月十八日《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 皖桐分卷编纂工作启动时产生,凡同意此议约的安徽林氏派系即可开启该派系 通谱编纂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五、此议约最终解释权为《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六、此议约如需修改和终止,必须经过《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委员 会会议通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林氏通谱》安徽卷编纂委员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〇一七年六月十八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