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放射科门诊以及等候区域经常会有患者咨询这样一些问题:</p><p class="ql-block">“医生,我们做这个检查有辐射吗?”</p><p class="ql-block">“辐射危害大吗?”</p><p class="ql-block">“我现在正在备孕,可以拍X光吗?”</p><p class="ql-block">其实,谈“辐”色变,大可不必。</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辐射以及其他您想了解的那些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射检查辐射到底有多大?</p><p class="ql-block">A: 放射科中的X线、CT、钼靶检查是具有不同程度电离辐射的(磁共振检查没有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医学上一般采用毫希伏来衡量辐射的危害性。只有遭受100毫希伏以上的辐射量,人体患癌的概率才会明显增加,而常规一次胸部正位吸收的射线量为0.12mSv,为造成人体损伤单次照射量计量最大的2万分之一(与坐一次飞机差不多);CT检查剂量较普通X线略有增加,成年人常规体检及检查不必过度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磁共振检查有辐射吗?</p><p class="ql-block">A: 磁共振整个过程产生的是无线电波,并无辐射。磁共振的工作原理不是释放放射线成像,整个过程并无辐射,是安全的,对人体无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放射科等候区域也有辐射吗?</p><p class="ql-block">A: 其实,放射科的门和墙都是经过特别订制的,墙是加厚的,并且涂抹上掺有硫酸钡的材料,能屏蔽和消减辐射;门窗是用铅板内嵌做成的,过道走廊不能测到射线。因此不必担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朋友拍完X片会有什么影响?</p><p class="ql-block">A: 由于对辐射防护工作的重视,常规DR拍片检查时,医生们都会对非受检区域、敏感器官给予足够防护处理,患者所受辐射剂量都是受控制的、是安全的。对于婴幼儿的辐射检查,慎重管理,做好防护措施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备孕期间的男女双方可以做X线拍片吗?</p><p class="ql-block">A: X线照射导致发育异常的危险开始于怀孕后第3周,所以我们建议,对于备孕期间可能怀孕的妇女应尽量避免腹部或骨盆的X线检查,因为这些检查部位可能会使胎儿受到不合理的、直接的较大剂量的照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做CT检查需要喝水?</p><p class="ql-block">A: 因为腹部CT检查主要是为了解腹腔内的脏器有无炎症、结核、脓肿等,有无占位,如良、恶性肿瘤或转移性肿瘤,有无结石、穿孔、积液。为了更好的观察图像,需要空腹,以免食物在胃里影响诊断,大量的喝水是为了把胃充盈起来,更好的把胃和肠道检查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CT增强需要预约?</p><p class="ql-block">A: 患者做增强CT检查,是需要预约的,因为预约的目的是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如果患者是有严重的甲亢或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是不可以做增强CT检查的。还有部分患者,比如吃了二甲双胍药物,需要停药48小时后才可以做增强CT。所以做增强和血管类检查的患者,需要进行预约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磁共振检查有哪些禁忌症呢?</p><p class="ql-block">A: 磁共振检查的禁忌症:有安装心脏起搏器和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有过动脉瘤金属夹结扎术和体内存留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和幽闭恐惧症患者以及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禁止做MRI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呢?</p><p class="ql-block">A: MRI检查注意事项包括检查之前要摘除身上所有的饰品,因为磁场会吸附金属物品,避免使人受伤;化妆品和指甲油当中含有金属,会与磁场发生反应,避免影响正常结果;检查时不能乱动,避免重复检查;年龄较小患者提前告知沟通;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病情平稳时检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