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秉承着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任重道远的奋进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近十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积极行进,并通过理论层面的努力探索,围绕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理念与价值、内容与模式以及管理与评价等问题,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校本意蕴、偏于技术理性和理论基础不足。未来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应注重自下而上地建构理论,不断走向反思性实践,深化基础理论研究。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为此,广西华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广西行为科学学会共同承办了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经验交流研讨会”。</h3> <h3>广西华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佩华女士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她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能学有所获。</h3> <h3>广西行为科学学会会长何品荣教授在会上指出在二十代的背景下校本课程尤为重要:思想是先导,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方法和手段是关键,人才是关键。同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成功。</h3> <h3>专家介绍:徐巧英: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现改名为“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兼任广西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受聘任广西睿领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广西第一届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特聘专家,广西教育厅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区培计划”评审专家。<br>长期从事教师培训、家长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及党政干部培训工作。发表论文及专著600余万字。曾先后获得广西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全国家庭教育公益人物提名奖,全国和广西双合格好家长称号 ,广西社会科学第七、第十二届科研成果奖,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个人奖。<br></h3> <h3>会议中,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区民大小学校长何富荣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校本课程”,他们的校本课程围绕“九张名片”开展:特级教师工作坊、传统文化熏陶、多效联动交流互动、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体育艺术节、读书节、班级文化节、数学文化节、“三月三”民族节。最后何校长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伯乐,去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千里马!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挖掘孩子的潜在价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走路,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让每一个红豆娃都能成为善思考、有专长的民族少年。<br></h3> <h3>西乡塘小学的周佳主任为大家分享他们的“校本课程”经验:“双减”背景下“竹韵育人”特色课程开发实践研究。【创新之处】1.基于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地域文化挖掘。<br>2.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提炼学校精神文化内涵。<br>3.创新特色校本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校特色课程文化建设。<br>4.特色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校园育人文化建设。<br>【预期成果】<br>1.《“双减”背景下建“竹韵育人”课程特色学校的实践研究报告》。<br>2.形成一个围绕竹文化的特色课程群。通过“双减”背景下的“竹韵育人”特色课程逻辑体系开展“校本课程”研究。<br></h3> <h3>为了让老师们抛开拘谨,尽快融入集体,使大家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徐教授精心设计了“破冰”环节:“找朋友”。在游戏中老师们迅速的认识了新朋友,互加微信留电话,现场氛围非常活跃。 </h3> 徐教授利用案例和自身深厚的课程实践理论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校本课程”资料,各校结合本校“校本课程”的经验,不断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学习环节结束后,各校老师积极发表自己对本次“校本课程”交流的收获,对如何推进本校的“校本课程”改革创新也制定了新的计划。 随着交流的深入和思想的碰撞,老师们表示期待下一次的培训,会议的最后,我们借用何会长的一句话:既要长相思,更要常相聚。未来已来,勇毅前行。未来,我们会给各校提供更多课程和师资的培训。<div><br></div> 业务联系电话:13907710700黄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