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望老省长记实

姗姗往前行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我与儿子拜会了省政协领导卓力先生。卓力先生是我族中的宗长,是老省长卓康宁的儿子,是我卓氏宗亲的宗贤。</p><p class="ql-block">上午,我提出与他会面,他马上邀请我与其在省政协会面。</p><p class="ql-block">我与儿子车开到时,他直接接到车上,对我与儿子特别的热情,使我深受感动与鼓舞。</p><p class="ql-block">会面时,他与我谈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有生活方面的,成长方面的,宗亲方面的等等。特别是他对宗族之间联谊的许多话讲得很好,让人十分受用且十分有用。</p><p class="ql-block">卓力说:“宗族团结是家族兴盛之本。一个不谈家风建设、族风建设,不配谈什么搞好社会风气之类的话。一个人不爱家,不爱宗,那就一定不是一个爱国的人。爱国与爱家爱宗族密不可分,一个爱家爱族的人,一定是一个爱国的人。”</p><p class="ql-block">卓力说:“当好一个宗亲的会长,是十分不容易的。一个好会长,要有凝集力,要有影响力,既要有能力又要有人脉。要肯想事,肯干事,要鞠躬尽瘁,要能为家族付出一切。这不象干其它工作,当一个领导,把任内事做好就行。但一个会长,要把宗族事做好,就要不分日夜,甚至生命。象我们的德元宗亲,就是这样一位好会长。”</p><p class="ql-block">卓力说:“重视家族、重视宗族,要把年轻人带进来。没有年轻人参与进来,宗族事业是后继无力的,也无法彻底搞好宗族事业。在一次宗族垦亲会上,我就让年轻人坐到主席台上来。年轻人上来了,年轻人愿意为宗族做事,我们就什么都不用愁了。”</p><p class="ql-block">卓力说:“卓德元为宗族做出了巨大贡献。1997年由卓德元编写的卓氏谱书,他带到莆田,把谱书带给外地宗亲,才有外地宗亲争相编写谱书的盛况。”</p><p class="ql-block">卓力说:“慈利的宗族,还有许多事做。宗亲要不遗余力。”他呼吁新会长能带领宗亲往前走,做出成绩、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一晃,两个钟头的会谈就结束了。临别时,他与我和卓志瑞合了影,并邀请我见一下老省长,我的确一直很想见老省长一个面,老省长卓康宁是我们卓氏宗族的精神领袖,年已九十六岁,身体虽还甚好,但状况不一定每时每刻都能见人会谈。所以我也只能期待。</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半左右,卓力先生打来电话,说老省长要我们过去,约好下午4点30同我们见面。我自然很高兴,我今天没别的事,只是我儿子工作很忙。当我跟儿子打电话说了这事后,儿子亦特别高兴。他决定把行内事务紧急处理下,去省分行汇报的事暂缓放下,跟领导再约。</p><p class="ql-block">到3点半,儿子还没打电话来。我很急,也不敢打电话耽误儿子办理事情。就在宾馆的房中走来走去的,生怕爽约。时间在1分1秒的过去,3点35,3点40,……</p><p class="ql-block">到3点55,儿子打来电话,说要我在宾馆楼下等,接我来了。4点10,儿子接到我。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到老省长家,从宾馆到他家打的都要35分钟右右。</p><p class="ql-block">儿子车开得很快,到4点30,终于到了他家附近。我给董奶奶(老省长夫人)打电话,说可能迟了点。董奶奶说:“不要紧,路上开车慢点,安全重要。”</p><p class="ql-block">4点40,我们到了老省长家,董奶奶接到门外。董奶奶一句“一路辛苦了”的问候,让我们父子倍感温暖和亲切。</p><p class="ql-block">董奶奶与工作人员把我迎入客厅,老省长站起来和我握手。“腿脚不太灵便,一直都没下楼了”。老省长第一句话,就令我特别感动。</p><p class="ql-block">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一个为革命与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领导,一个长辈,似乎没下楼接我,失了礼数什么的,一见面就让我没有了陌生感。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一切就在似曾相识中慢慢展开。看来,成功的人,成功的人生与他的一言一行都分不开。老领导,老前辈,老革命,老长辈,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的人,一个在一穷二白土地上辛勤建设的人,一个为家乡鞠躬尽瘁的人,在我见他第一面时,就不由得不让我从心内中生出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主客位落座后,一场十分亲切的会谈便开始了。我跟老省长说,我是作为宗亲,作为亲人来特意拜望他的。他说“我们是一家人。”一句话,就让我百感交集。激动、感动、亲切、亲近、随和、随意、认可、认同、尊重、平易近人……一个个字眼在我面前不停跳动。既然“我们是一家人”,坐下来就是拉家常,这是给我们的会谈定了个基调。</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就真的跟老省长拉起了家常。老省长说:“你大点声,我耳朵有点背了,大声讲,在自己家,没问题的”。他说的家乡话,我终于感觉,这就是跟我的爷爷在说话。我也真的就大声说,他倾耳听,就象是听孙子诉说。我说些家乡的事,家族的事,家里的事,老人家很感兴趣。大部分我说他听,他听得很认真,不时地点头,并插上一两句让我的话题能够继续下去。</p><p class="ql-block">当我说到卓德元老县长为宗亲办事,累坏了身子而不幸辞世的事。他附和着:“他了不起,肯负出,舍得花气力。”“他每年都来看我,向我汇报。他的逝去是家族的大损失。”</p><p class="ql-block">他对家乡很热爱,他说,我以前回老家,我都住在老家屋里,不去政府安排的招待所,到老屋住,可以去田间地头走下,听乡亲唠叨些事,看得到听得到一些真实情况,这样会安心些。</p><p class="ql-block">我说:“你不仅是湖南人民的好领导,也是家族的好领导,是我们大家、特别是宗亲的精神支柱。”“夸大了。老了,想为大家做些事,干不动了。”</p><p class="ql-block">他关注全国的发展,关心着湖南的发展。他现在每天走不动了,还坚持天天在家里看书,保持着学习。并撰写了许多部专著,尤其在农业农村方面,他都有很深刻的研究。</p><p class="ql-block">我儿子与董奶奶聊工作上的事,儿子在蓉园上班,正好在省委大园的边上,董奶奶在省委大院那边退休的。董奶奶是北方人,北戴河那边的,儿子在北京上的大学,又去了几次北戴河。他们聊省委大院,聊北戴河的风光,一聊上,他们的话题就很轻松,很愉快,且十分融洽。</p><p class="ql-block">她一直夸我儿子年轻有为,勉励他继续努力。并要儿子既然在长沙上班,有空去他家多走走。一切的一切,真象亲奶奶一样亲切。</p><p class="ql-block">我考虑康宁老前辈年长,不宜太长时间与人交谈,找了个理由决定告辞。他同意了,要我有时间,可多到家中坐坐。董奶奶又亲自送我们,依依惜别。对康宁爷爷与董奶奶的盛情,化成两个字:感谢!</p> <p class="ql-block">老省长不太喜欢用手机,电话也很少接,大部分都是老夫人董奶奶帮助接听。他很少会见客人,很少娱乐活动,主要运动与主要活动就是看书,书是他最好的朋友。董奶奶跟年轻人一样,许多外界的联系都由她代劳,她还学会了网络,与我儿子都加了微信。</p> <p class="ql-block">董奶奶给我、我儿子志瑞与老省长照了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帮老省长,董奶奶,我,卓志瑞一起照了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感恩老省长,感恩董奶奶,感恩卓力,感恩儿子,感恩时间,感恩遇见!一切都是最好的。“我们是一家人!”这是动力,这是方向,这是永恒。努力,加油,不辜负前辈的厚爱与期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