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单元整合 共修教学新法一一解放区小学数学第二批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一角蓝天

<p class="ql-block">  金秋就像一阵摇曳在硕果累累枝头的风,翻开了丰收这一页。2022年11月2日,焦作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浇小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专题研讨暨成果展示活动如期在线上举行。解放区小学数学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全体成员,齐聚云端,通过线上学习参与了此次活动,观摩学习,共研提升。</p> <p class="ql-block">  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整体性的视野来整合资源、设计教学,进行教学实践和研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此次活动由焦作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毅老师主持。来自全市的9个团队分别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活动三大领域选择主题,多视角、多维度展示了新课标理念下单元视角现实学情评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  《单元视域统领教学 延拓视野深析学情》,山阳区实践团队从大单元视域下知识结构分析、现实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入手,带领我们经历了知识的探索,感受了知识的构建,了解了学生的认知程度,在于无声处探寻了数学文化,找到了中外数的文化差异,厚植家国情怀。《感悟度量本质 积累测量经验》,焦作市道清小学通过纵向、横向分析,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让我们学习到了如何了解真实的学情,也为我们开展单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聚焦学情前测 重构单元序列》武陟县实践团队在解读教材时,重构以“特征”为主线的单元内容结构,让我们找到探寻“大单元教学”统整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  《创度量之尺 孕量感之魂》,解放区学生路小学立足大单元视角,通过学情的初探、再探,让我们聆听到了学生真实的声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跨学科整合、教学时空的拓展,让我们真正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大单元所追求的整体性、一致性。《小小设计师-装修中的数学问题》,解放区环一、环二小学,从一道题引发的思考,开启了确定主题、统整教材之旅。让我们明白了大单元主题的选择也可以从小处着眼,捕捉鲜活的生活经验,深挖学习资源。《基于核心素养 把握认知起点》,马村区实验小学通过调研学生现实起点,确立了课时核心问题,打通了知识关联,建立了知识发展点,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脉络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厘清“数”脉络 多元育数感》,焦作市实验小学以学生经验积累为学情分析的起点,开展了前测内容和数据分析,系统调查到了学生能自主迁移的知识,认识模糊的知识,认知盲区,这也是我们课前、课中、课后要重点关注的学情。《多边形的面积》学情分析,示范区文苑街道小学从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方法、预设困难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将分析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年级数学教师的层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研韵学情 教学相长》,修武县实验小学的现状分析--明困惑,对没有学过的学生进行前测,对学过的学生进行后测,让我们找到学情分析的全新视角。逻辑关联--依需求,让我们再次领悟了大单元设计既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也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次深入的观摩和学习,解决了一线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情研究的困惑,让教师们对大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数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教师们深刻认识到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把握教材,把每节课教学的知识放在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之间的纵横关系,注重知识的结构和系统。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迁移学习,让学生看见整片森林。</p> <p class="ql-block">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认真收听收看,积极做笔记。在一个个团队展示中,老师们不仅看见了儿童,而且懂得了要时刻想着儿童。深刻体会到了数学文化引领下的数学教学更适合大单元教学。它可以是跨课时衔接,跨单元衔接,甚至可以是跨学科,跨时空之间的衔接,都能以一个切入点为中心,把知识串成一个串,编织整体的知识网络。</p> <p class="ql-block">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通过本次线上学习,老师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势在必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解放区小学数学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会立足新课标,深入细致研究如何将大单元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在观摩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前行,努力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p>

单元

教学

学情

知识

小学

数学

学生

学习

分析

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