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1月1日上午第二、三节北戴河区第三中学语文组召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新课标学习交流会,在组长陈娜老师的主持之下,各位教师深入交流研读新课标心得,受益匪浅。我区教研员王雅娟老师和我校教学副校长赵立梅老师莅临指导。 </h3> <h3> 我区一向重视对新课标的学习培训,我校更是如此,在要求各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新课标培训的基础上,还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做好摘抄,写好研读心得。此次语文组活动正是我校各教研组学习研读新课标系列活动中的一项,是语文组各位教师学习新课标活动的总结交流。</h3> <h3> 这次新课标学习交流会的目标有三项:一是通过交流,使大家对新课标有更多的认识理解。二是通过学习新课标,深刻认识自己的教学现状,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通过学习新课标,为逐步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做好铺垫。我校语文组八位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热烈交流了自己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是这些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奋战多年的教师们在研读新课标之后的肺腑之言,既是大家在长期教学工作中浓缩的真知灼见,也是大家研读新课标后的深刻领悟,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这些心得完全值得写出来。同时,我也希望这些体会能给每一位阅读本文的人一些提示和思考。</h3> <h3> 会上,周旭老师谈到了新课标对她的四点启示:重视语文课“以文化人”的作用,要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生为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从语文课中受益;重视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落实任务群;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吉庆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到了从她入职以来感受到的我区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史”:课堂教学中,最开始是面对课文提出“问题”,然后是为学生设计“活动”,到现在的师生一起构建“任务群”。各位教师对她的话都深有感触;接着吉庆老师还谈到构建任务群的思考,她认为要利用主题单元,再结合课后习题构建学习任务群。李迎杰老师从三个方面谈到新课标对自己的启示:语文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要把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要特别了解学生,就像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要把知识、能力的传授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教师要转变角色,不再充当课堂的统治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苏宁老师阅读新课标之后的收获主要有三点:教师站位要高,不要局限于眼前知识的传授,而是站在使学生人生幸福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度进行教学;研究任务群,以任务群推动教学;大阅读要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首要目标,避免让阅读课程化使学生心生厌倦,这个关于大阅读的观点尤其让人耳目一新。</h3> <h3> 陈娜老师独辟蹊径,她不仅认真阅读了2022版新课标,还回头阅读了2011版老课标,详细对比了两版课标,指出新课标的六大部分内容与老课标的联系与区别,使大家对课标内容本身有更清晰的把握;同时还列出新课标对她最深刻的三点启示:要创设情境,运用新信息技术,好好研究任务群。刘贺男老师作为外校到我校的支教老师,积极参加我校活动,他谈到了学习新课标之后的最深刻认识:要吃透课标,吃透教材;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将语文课堂中的收获学以致用。刘艳老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学生实际,谈到了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教师要研究如何将教师的教法研究转变学生的学法,要注重语文实践活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王欢欢老师通过学习新课标认识到要凸显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各项能力;注重阅读积累,为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成为网络时代的潮人。</h3> <h3> 各位教师的发言都涉及到了新课标中的新变化,如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围绕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业质量,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教师要终身学习,等等。</h3> <h3> 这些心得体会是我校各位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和聆听区、校各级培训的收获,可见我校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又可见我校语文教师好学认真、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这一点正是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因。</h3> <h3> 最后王雅娟老师郑重地对我校语文教师们提出希望,希望大家继续认真研读新课标,反思自己的课堂,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师素养,逐步将新课标落到教学实处。</h3> <h3> 赵立梅校长也提醒各位教师用心琢磨新课标,对其既要有宏观把握,也要有具体落实。</h3> <h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规定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和教学实施策略,是语文课程实施的根本性依据,是教师教学的“必依之法”。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用心研究,如此才能做到知“法”守“法”,依“法”教学,真正落实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对新课标的学习钻研和教学落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校语文组将继续认真钻研新课标,探索将其落到实处的有效方法,不辜负我们的初心与使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