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实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已经开启。为了在2022版新课标引领下,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站在老师困惑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城回族区席村小学开展了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各个教研组都针对“教学评一体化”分别进行了研讨活动,立足于各个学科的新课标要求,结合目前线上教学模式,力求优化学习流程及教学方式,满足不同班级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语文教研组在组长乔淑芳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相关内容,老师们针对“大单元教学”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每个单元主体目标都有明确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在讲授课文时要把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融合在每篇课文之中。课程都有连贯性,要有横向大单元意识。如丁海霞老师在教授每一个新单元时,先让学生学习交流平台,因为它是对本单元学习目标的一个总结,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除此之外,华录克老师认为要学会整体备课,以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学段,如从二年级就已经开始学习默读,到五年级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教会学生,学会迁移,由老师讲授的知识迁移到更广更深的层面。这就是纵向大单元意识。</p><p class="ql-block">有了大单元意识就明确了教学目标,确定了教学的大方向,解决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作业设计方面,老师们认为要先从整体把握制定任务清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布置形式要多样,评价方式要丰富,力争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一致,使新课标真正走入课堂。</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在组长贾仲辉老师得带领下从深度学习的内涵说起,分析三大焦点问题,以及三个学习要素和三大学习载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路同胜老师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达成路径、教学反思四方面进行了说明,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和处理算理和算法之间关系的教学方式。同时郑留安老师也介绍了一些自己的教学想法,围绕“什么是进阶目标”为抓手,进行整体把握,结构化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其他老师也强调,一定要精准定位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深度思考、主动探究,让学生逐步建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进阶。老师们一致认为要将一些零散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整体化、系统化、逻辑化的数学知识结构,建好“承重墙”,根据核心知识共同拥有的本质属性和相同的逻辑关系,找准关键能力培育的“发力点”,触发儿童的深度思考与主动探究,促进儿童思维进阶发展,逐步实现深度学习,在课堂上实现提质增效。</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则从三方面分享了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主要内容:一、实施“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二、课堂教学基于新课标应关注1.是聚焦三大焦点问题——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学习性评价;2.是突出“联结、生成、迁移”三大学习要素;3.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学习载体:大单元设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和结构化思维教学。三、作业设计应体现“结构”“进阶”“支架”三大特征。英语组全体成员围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的教学目标要求,整合提升层级目标达成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的是大单元教学,教师要对相关概念的有关键性、序列性、迁移性的知识进行重组,分单元、分课时细化学习目标,让学生触类旁通,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实现旧知和新知的链接,新知与未知的探索。在作业设计上,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兼顾个体差异,整体设计每个课时小练,把握好作业的内容、难度和数量。同时也可以举行形式各异的活动,如朗诵、趣配音、 故事创编、调研釆访、海报制作、戏剧表演等,引导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语言和思维能力,发挥学习潜能,让英语线上课堂真正达到“减负不降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成,享受成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城区席村小学将继续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抓好校本教研,贯彻新课标理念,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行而不辍,思辨笃行,秣马扬帆,躬身实践。用奋斗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的真正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