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北京——37、崇礼住宅

思访

<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20日,星期二。从网上看到一文物景点,感到好奇,一早便乘车赶往东四寻找崇礼住宅。现场后,大所失望。这里竟是一处再也不能再乱的大杂院了。大院的大门上还写着“严禁入内:四个大字。这时恰好一位住户老先生归来,在我的询问下,老先生非常热情的带我观看,并给我一点一滴讲起住宅的始末。</p><p class="ql-block"> 崇礼住宅,是清光绪朝大学士崇礼的宅第。这座中国晚清四合院位于东四六条月牙胡同的崇礼宅第,建于清光绪年间。崇礼住宅,坐北朝南,建筑面积529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崇礼是清朝一庸官,因与皇室有姻亲,得慈禧太后垂青而官运亨通,光绪年间被授东阁大学士转文渊阁大学士。</p><p class="ql-block"> 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条规整的中轴线,将宅第分成三路院落,内部互相连通。三面临街,正面开3座街门。东门、中门和西门,中门为花园门,已封闭。此宅原有房300余间,现存100多间。在主宅的大门对面是一砖雕影壁。影壁东侧现为国家轻工业局展览中心,这里原来是崇礼家的马厩。马厩旁边的隔墙式拴马桩和的下马石早已不见。崇礼家境败落以后,易手他人。当时府邸奢华,花园精美,房屋之多,占地之广,仅逊于王府,仍被称“东城之冠”。</p><p class="ql-block"> 东路进门后由对面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为内宅,由正房、厢房组成一座规整的四合院,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相连接。</p><p class="ql-block"> 中路前半部原为一座花园,有水池和水座和大戏楼,戏楼之后的院落有一座叠石假山,山上有六柱灰筒瓦圆攒尖顶凉亭1座,非常娇小精致。后院原为祠堂,堂前有牌坊门枕石1对。</p><p class="ql-block"> 李先生先居住的西路是一组四进四合院,规制小于东院,整个建筑可自成体系。大门院外院内各有影壁一座,院内有门房和外客厅。二进院有正房,东西厢房与前院的北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四隅由抄手廊相连接,此院是内客厅。两厢房之外各自形成一个跨院。</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该处开始为人民大学所有,后来与轻工业部交换,改为单位宿舍,目前为私人住宅,院内分割纷乱,无法入眼。据说该宅已经被列入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在不久的将来会获得有关部门的抢救性保护和修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