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更美的语文课堂漫溯——黑石头语文教研组听评课活动

红岩阳刚

<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枝头黄叶被一夜秋风吹尽,遍地都是,好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在这诗意的季节里,襄南镇黑石头学校语文教研组迎来了又一次教研活动。此次听评课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务会成员进课堂带头听课,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环节:课例展示、课例点评、校长指导。</p> <p class="ql-block">  连菊梅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节选)》在设计理念上立足新课标,紧扣单元目标,努力揣摩编者意图,以求落实语文要素。连老师以读为主轴,读正确,读流利,读通文意,读出气势。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朗读训练中,感悟到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激励自己为建设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在上课之前,连老师用一段话引领学生入境,她说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  针对中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连增海老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传统文化,营造和谐、富有童趣的学习气氛,如以图激趣,以看动画片引入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本篇课文的学习。这样一改学古文枯燥无味的状况,调动起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积极性,让学生能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学生认读古典神话文本的难度较大,连老师结合学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文。先扫清字词障碍,让学生读顺句子、读通文章,再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古文的学习化难为易。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连老师详解重难点语句,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精卫的形象,深刻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畅谈启发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倾听了两位连老师的精彩讲授,来到了大家渴盼成长交流的评课环节!</p> <p class="ql-block">  首先教研组长发言:要想讲好课就要求我们老师多读书、多写作、多听课、多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点评教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令耀军老师指出语文课堂应充满诗意,评价语应该有针对性,多样化,对教材的挖掘可以再深点。令旺荣老师提出教学相长,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我们更应该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何彬老师老师则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文言文停顿的划分是不是有标准……</p> <p class="ql-block">  张小鹏校长做总结点评,他强调: 每上一节课,我们首先必须要把教材研透,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到脑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我们课堂开始于课前,结束于课下,处处留心皆学问。同时,张校长也提出了他对于这两节课的看法: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注意,学生倾听的习惯需要时刻关注,怎样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值得大家好好思考,老师的示范作用不容小觑……</p> <p class="ql-block">  教无研不立,研无学不成。以研促教,以学促研,教师就应该终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之路,永无止境。前路漫漫,我们当持之以恒,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求索进取。在实践中历练,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中成长,相信黑石头学校语文教师一定会在探索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p>

学生

老师

语文

教研组

评课

学习

教师

思考

少年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