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渝中半岛,嘉陵江畔,深秋时节,金风送爽。2022年11月1日,重庆市教科院组织的“2022年重庆市家校共育·助力双减”主题学术论坛如期而至,来自全市各区县家庭教育教研员,以及高校、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领导、教师代表近50人及来自重庆和部分省市的11万余名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等线上人员参加了论坛。论坛由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主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 <b style="font-size:20px;">领导致辞🍂</b>——</p><p class="ql-block"> 论坛伊始,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范卿泽首先为论坛致辞。他首先强调指出:家校共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更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支撑。范书记同时简述了我市自2012年启动家校共育研究工作以来,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形成了三环六略的运行机制,构建了三大课程体系、四大组织管理体系、四大智力资源体系和五大活动体系;以研究为主体,以培训为核心,以交流为主轴,以活动为主线形成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四位一体的新的育人体系,转变了家长和教师的观念,开辟了有效育人的途径。最后,他告诫大家,家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的家校共育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丰富家校共育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如何进一步建立家校共育的政策保障机制,都需要大家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各位家庭教育工作者矢志不渝、团结奋斗,不负新时代育人的新要求。 </p> <p class="ql-block"> —— 🍂<b style="font-size:20px;">主题报告🍂</b>——</p><p class="ql-block"> 🌱<b>重庆市基础教育家校共育特色解析</b>🌱</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何云山主任围绕“重庆市家校共育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重庆市基础教育家校共育特色解析”和“重庆市基础教育家校共育的效果及影响”三个方面,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自2010年底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以来开展的家校共育情况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让大家明晰了重庆基础教育家校共育的发展历程、品牌特色,大家普遍认为重庆基础教育阶段10年来家校共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对推进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和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推广性。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双减”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b><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在“家庭教育的时代机遇与应对”专题报告中,深入分析了社会深度转型对人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重新审视了家庭教育的功能,教育真实发生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理性逻辑建构,即理论逻辑、目标逻辑和策略逻辑,鼓励我们成为悟道的上士,勤而行之。</p> <p class="ql-block"> 🌱<b>家校共育•助力“双减”</b>🌱</p><p class="ql-block"> 东北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刚教授用诙谐的语言、开阔的视野,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分析了时代变化对教育格局的影响、对教育要求的变化,进而提出更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他提出好的教育一定是家校合作的教育,家长和学校以“同频、同向、共责、共担”的状态,中国式现代化一定是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相关联的,而中国式教育的现代化一定离不开中国家长教育的现代化,让人醍醐灌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经验交流🍂</b>——</p><p class="ql-block"> 经验交流环节中,来自合川区教委基教科的李巧科长、南岸区玛瑙学校的杨晓红书记、沙坪坝区森林小学的刘巧副校长、高滩岩小学的李莉校长、渝中区蒙正幼儿园的陆莹园长和两江新区思湖山幼儿园的李偲蔓园长、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陈彦洁老师,分别针对本区县、本校的家校共育工作的特色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享,为大家打开了家校共育的新思路,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新理念,丰富了家校共育的工作方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学术微专题分享🍂</b>——</p><p class="ql-block">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许玉乾教授为我们界定了“家校共育”的核心概念,引经据典地指出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学校是家庭教育指导的主体,要高度重视家长学校的价值,将家长学校作为家庭教育水平提高的主阵地、主渠道,扎扎实实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王治芳主任向大家讲解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相关探索、实践和成果,呼吁大家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水准,关注科学早期教育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学术互动沙龙</b> 🍂—— </p><p class="ql-block"> 学术互动沙龙环节中,许玉乾教授、王治芳主任、何云山主任和陈中梅校长耐心地从多个角度现场解答了学员在家庭教育课程建设、家庭教育教研工作内容、家庭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困惑。重庆市教科院德育研究所副所长杨昌义为大会做了总结,并对我市家校共育全体成员提出了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主题论坛很快过去了,一次最美的遇见,一个又一个的主题报告、一场又一场的主题讲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更新了我们的认知,在不知不觉中照亮了我们家校共育共同前行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