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学,教学相长”——吉林松花江中学“青蓝工程活动”之“师生同考”

不争

<h1></h1><h3>有大目标,须有大动作;有大追求,须有大改变。厉兵秣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了更有效了解高三学生学习水平,以便为高三复习备考提供方向,10月27日、28日我校高三年级全体同学参加了市教育学院发起的高三一模考试。但这次考试与以往却有些不同。考试期间,吉林松花江中学馨德楼六楼设置了一个特殊的考场——青年教师考场。参加考试的全是一线青年教师,监考员为校级领导。这就是我校“青蓝工程系列活动”第二期——“师生同考”。</h3><h3>考试之前,教学校长刘晓华在讲话中提到:“师生同考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通过考试,能考出老师的自尊和自信,亮出自己的水平。同时,更能使教师知教知学、以考促学,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把最优秀的教学呈现给学生。”</h3> <p class="ql-block">在校领导班子的指引之下,全体青年教师积极备考、认真复习,以最为认真严谨的态度迎接本次师生同考。校领导以及教务处工作人员负责监考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语文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学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英语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物理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化学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物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历史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政治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地理组青年教师参加考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领导监考巡视</b></h3> <p class="ql-block">为了让考试真正发挥作用,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以考促教”,学校组织各学科校内教研员参与此次阅卷工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校内教研员为青年教师评卷</b></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分优秀试卷展示</b></h3> 君子之行,必定日参省于己。教师亲身体验与学生同场考试,也能更深刻体会学生做题的难点,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提高教学水平都有着重要意义。此次考试,不仅为青年教师指明了提升自我的方向,更让青年教师们意识到教师这个名称背后的深刻意义。正如高三物理教师孙铭阳老师所说:“本次与学生同考,具有人文性,实效性,创新性。不但让我重新“回到”愉快的学生时代,还体验了争分夺秒解题过程。在教学方面更有利于老师及时掌握学情,理清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查漏补缺,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与学生感同身受后,更有利于和学生分享考试技巧,做出适当的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自身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水平。 ” “师生同考”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的放矢地授课施教。能够直接体验所出试题的难易程度,直观地进行试卷质量分析,亲自体验学生对试卷的适应力和接纳度,对之前讲授的知识点和课堂进度进行反思,有利于针对性地施教和备课,对教学过程中的“不适教学”行为进行校正。<br>以特殊的考生身份参考,不仅让我换位思考,亲身体会学生的艰辛和不易,体会学生参考的心情与压力,分析和指导学生的考试心理,更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主动地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一化学 蒋雨轩</div> “师生同考”是对自己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的一次检验。在考场上,我感受到了学生考试的紧张心情,感受到了新高考在考查侧重点上的变化,意识到答题技巧和策略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压轴题型知识积累上的不足。我深知,解题能力是老师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成为合格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同时,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解题技巧的指导等方面都进行了反思,平时要注重落实基础题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解题速度。“师生同考”让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待试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二数学 王洪多</div> “师生同考”是对自己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的一次检验。在考场上,我感受到了学生考试的紧张心情,感受到了新高考在考查侧重点上的变化,意识到答题技巧和策略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压轴题型知识积累上的不足。我深知,解题能力是老师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成为合格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同时,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解题技巧的指导等方面都进行了反思,平时要注重落实基础题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解题速度。“师生同考”让我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看待试题,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一历史 张旭</div> 通过师生同考,我有以下感受<br>1.师生同考进一步让我认清了高考形式,明确了高考题型。语文学科在题型上有了很大的改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素养,要想得到高分更需要扎实的功底和丰厚的积累。<br>2.师生同考,也让我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要想真正把握高考方向,真正做好学生的“引领人”,作为老师也需平时做大量的积累,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过硬的专业学科知识。<br>3.师生同考更能让我们真正的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更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拉进与学生的距离,由一个教者,转变为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人。真正的同考,同分析,同进步。<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高一语文 林冬雪</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分青年教师分享考试感悟</b></h3> 师生同考,不仅是一场考试的革命,更是一场教师修养、学识的自我展示。我们相信,师生同考会进一步促进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更能把握教学前沿动态,更准定位教学要求,为质量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文编辑 王新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审 核 张 琦</span></p><p class="ql-block"><br></p>

青年教师

同考

学生

教学

师生

参加考试

考试

教师

题型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