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云鼎,民革党员,主治医师,医学博士。2016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工作。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科临床与保健分会神经与脑科学学组成员,内蒙古医院协会医学博士管理分会委员,呼和浩特市医师协会急诊急救医师分会委员。</p> <b>初识——敬仰与敬畏</b> <p> 儿科,不仅是最忙碌的科室,在业内更是被称为“哑科”。多数情况下,患儿由于年纪幼小,不能明确表述身体的不适症状。通过求学的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也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儿科这一领域的信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云鼎医生为儿科重症患者查房</b></p> <p><b>相伴——你们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成就</b></p> <p> 毕业至今,相信每一个人面对工作上的种种问题,都会有过迷茫、无助的时候,甚至有许多人因为儿科工作的艰苦放弃了当初从医的信念,选择离开。然而每当云鼎医生走入病房,看着重症患儿那稚嫩的脸庞以及家属焦急的模样,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 </p><p> 从医多年,他最深的感触就是,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源泉。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就是要守好医者初心,尽最大努力呵护儿童健康,为万千家庭带来幸福安康。每当看见患儿们暂时忘记疾病带来的痛苦、发自内心地露出笑容,和家人团聚时,他觉得这就是这份职业——儿科医生给他带来的最大成就。</p> <p><b> 初心——生命之托,重于泰山</b></p> <p> 2022年9月底,突如其来的奥密克戎BF·7疫情迅速波及呼和浩特市,看到最小的患者只有几个月月龄,作为儿科医师的他立即向领导请缨出战,前往定点医院参与救治。2022年10月2日,他随医院康复医疗队启程驰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p><p> 由于收治新冠儿童患者较多,在国家专家组指导下成立了新冠肺炎儿科专业组,他被选调到儿科专业组;后因康复医疗队人员紧缺,他毫不犹豫立即顶上;一段时间后重症医疗队急需具有重症医学背景医生驰援加入,云鼎医生再一次挺身而出,虽然在重症医疗队面对的患者是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他用自己扎实的医学知识、坚韧的品格、从医者的仁心仁术再次成为了重症医疗队的骨干力量。一次次在医疗队最需要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承担重任,这种勇于担当,敢于战斗的精神在医疗队中起到了表率作用。</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云鼎医生工作照</b></p> <p> 在整个医疗救助期间,他接触的每一位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治愈后的喜悦,也有对他人伸出援手的感恩……特别是经他及时抢救一例9个月龄的新冠合并急性喉炎喉梗阻的小患儿痊愈后向他张开拥抱的小手和满脸的笑容时;那位经他收治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阿姨只身入院,在面对陌生的环境时,老阿姨情绪激动烦躁,云鼎医生耐心安抚劝慰,老阿姨逐渐平静下来,眼神中充满信任,甚至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当看到患儿张开拥抱的小手以及满脸的笑容、阿尔兹海默症老阿姨信任眼神中的光,他再次重温作为医生的初心。</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云鼎医生为患儿进行查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云鼎医生安抚阿尔兹海默症阿姨</b></p> <p> “救命稻草”、“希望之光”是他在隔离病房听到对医护人员最多的几个词。从前的他觉得救死扶伤、治愈患者是一份工作,但经过这段时间,他仿佛回到初入医院穿着圣洁的白衣成为一名儿科医生的时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生命之托,重于泰山”,他明白只有将这八个字牢记在心,才能更好地救治服务于患者,帮助每一名患者早日战胜病魔。</p> <p>供图:云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