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课标引领课堂,课标明确方向。为了深入贯彻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及主要变化,足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打造有效课堂, 我校开展了教师解读“新课标’的交流活动。</p><p class="ql-block">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品位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经典专著的引领。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是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打造专家团队的奠基工程!</p> <p class="ql-block"> 针对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的分类和种类,实小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和分享,为后面的分享明确倾听目标,清晰任务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有读 有听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李元萌老师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中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她首先针对“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基本内涵及教学总目标进行了解读。再以一年级上册识字课《天地人》和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为例,分享了教学中如何结合实际内容,创设源于儿童生活的主题学习任务群。</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王瑾老师以二上第三单元为例分享了对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举办一场“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这一大任务引领,子任务驱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体验性学习,以新颖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以指导代替传授我,通过体验实验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的康亚利老师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进行分享。她主要从整体的六个任务群入手,提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整个任务群中的第三个任务群,并呈现了第二学段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规定及解读;接着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学为例,从“口头交流”、“书面创作”和“肢体语言”三个维度,巧用学习支架,将创意表达贯穿在科学童话的教学中,探索科学童话教学情理交融的新路径。</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崔丰龙老师从阅读和表达两个方面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进行了不同学段的对比,然后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连续观察”和第八单元“历史传说故事”浅谈了自己对“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和运用。 </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李变利老师分享了“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的阅读”任务设计策略和方法。她以五年级课外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为例,分享了民间故事阅读任务群的设计方法与步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有策略地做实整本书的教学解读</p><p class="ql-block">二、精心提炼阅读目标和大概念</p><p class="ql-block">三、科学设计核心任务</p><p class="ql-block">四、有逻辑地分解子任务</p><p class="ql-block">五、精心设计学习过程</p><p class="ql-block">六、设计科学适切的评价量规。</p><p class="ql-block">这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提供了一个范例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崔变莉老师分享的内容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跨学科学习”。崔老师围绕“如何理解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如何设计跨学科学习任务”,“理解和实践跨学科学习的四个视角”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她的分享让老师们对跨学科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引领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在新课标引领下,零散的跨学科小环节和集中的跨学科任务并行,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p> 有听 有感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教师要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行囊有梦、手上有活。</p><p class="ql-block"> 2.通过阅读,深思如何教。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做到教书育人。</p><p class="ql-block"> 3.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着重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研究,做到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机会。</p><p class="ql-block"> 4.书,要对比着读,深度的读,反复的读。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此次分享交流新课标研读活动虽已至尾声,但对新课标的研读却并不就此画上句点,而是才刚拉开一帘帷幕。书读百遍而意自见,相信每一次重读都将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每一次再分享都是在共赏不同的风景。让我们携手研读新课标,踏上语文教育教学新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