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创作背景 <p class="ql-block"> 这部电影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科幻史诗,这部电影是公认的现代科幻电影的鼻祖,毫不夸张的说他影响了其后所有的科幻片创作,无论是在拍摄技术还是在内容立意,五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让人叹为观止。对它的讨论也从未终止过。</p> <p class="ql-block">本片的编剧兼原小说作者亚瑟.克拉克,他在科幻文学界是宗师级别的人物,与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海因莱因并称二十世纪三大科幻大师,也就是在已知科学框架内推动情节,其作品中出现的场景与预测,后来多次获得事实验证,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2001太空漫游》以及后面的三部续作,中国科幻一哥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作家)对这部说及其推崇。他曾经谦虚的说“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p> 故事简介 电影配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古典音乐与科幻的碰撞</b></p><p class="ql-block">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曲:理查·斯特劳斯</p><p class="ql-block">1.电影片头出现, 导演安排太阳、地球和月亮排列成一条直线,然后缓缓上升,太阳最终从地球身后浮出。(音乐第一次出现)</p><p class="ql-block">2.骨头在人猿手中,变成一把锤子,工具的概念出现,这就是智慧的曙光:人类从“望月”者进化成高度文明的生物(音乐第二次出现)</p><p class="ql-block">3.最后主角大卫通过触碰黑石而进化成新形式的生命“星之子”(音乐第三次出现)</p> <p class="ql-block">二、《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小约翰·斯特劳斯</p><p class="ql-block">1.各种宇宙飞船,作为人类的科技奇迹,在太空中飞行,就如同在跳着轻快的圆舞曲,这部电影就是名副其实的太空歌剧。</p><p class="ql-block">2.片尾部分</p> 配乐作品解析 <p class="ql-block">《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p><p class="ql-block">作为电影的开场曲,毫无疑问,该曲的应用是科幻电影史上最经典的一次对于古典音乐的运用。这首曲子是著名音乐家查理·斯特劳斯根据尼采的小说《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所创作的交响曲。序曲以三个渐起,的音符,三段重复的、气势逐渐加强的结构组成,这些音乐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电影的主题惊人的相似。每一次音乐的出现都是人类文明前进一大步的暗示。</p> <p class="ql-block">《蓝色多瑙河》</p><p class="ql-block">在电影当中,太空飞船在宇宙中漫游的过程中, 《蓝色多瑙河》作为电影的背景音乐缓缓出现。这一“古典”与‘‘未来”之间的反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首19世纪的古典音乐名作被配在这样的一个深邃、未知的太空画面中,二者意外的和谐。 《蓝色多瑙河》让在太空中旋转飘浮的太空飞行器,在该曲的衬托下,跳起了优雅的华尔兹。让人类的太空旅途不在那么孤单、恐惧,而充满了优雅、迷人和高贵。</p> 2001太空漫游综述 <p class="ql-block">在《2001太空漫游》推出的那个时代,其实正好是科幻电影与大型管弦乐电影配乐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仿佛从该电影播出之后,科幻电影配乐的风格有了巨大的转变,成为了大型古典风味管弦乐章当道的时代。斯坦利·库布里克是这股风潮的先知和发现者而新一代的配乐大师们则是完美的实行者,特别是约翰·威廉姆斯,他创作的《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与《超人》改变了科幻电影音乐的历史。所以《2001太空漫游》名副其实地一如它的英文原名一样《A Space Odyssey》般,成为一篇恢宏的电影史诗。</p> <p class="ql-block">撰稿:李喆琦</p><p class="ql-block">责编:李凌露、李喆琦</p><p class="ql-block">武汉澳洲国际学校小学部艺术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