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我配合老战友“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学雷锋标兵”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徐文涛,编辑并发表了他撰写的“红管家”“白求恩”“红旗车”“穿山甲”“老山沟”后勤五种精神美篇文章!文章发表后,受到了美篇广大读者的热议和好评。</p> <p class="ql-block"> 这《后勤五种精神》简短精练,生动活泼,思想深刻,富有新意,体现出我军后勤不后、保障有力、尽职尽责、夙夜奉公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他们的革命初心;他们的理想信念;他们的铁血岁月;他们的热血青春。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心生敬仰,无不令人由衷感动、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徐文涛馆长撰写的《后勤五种精神》的美篇文章,引领大家一起穿越后勤伟业的历史岁月,走进鲜活的后勤官兵的故事,一同回顾我军后勤发展的光辉历程,展望伟大的中国强军之梦!</p> <p class="ql-block"> 徐文涛馆长非常高兴地在《薪火传》群里告诉大家:“昨晚10点钟,汪培元将军给我发来了这段朴实真切、感人肺腑的读后感。他老人家这么大年令还认真阅读我的拙作,一气呵成,字字句句都体现出一位老后勤首长对奋斗在大山沟中仓库官兵的理解和热爱!我相信每个新老仓库官兵,每个后勤人,都会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 八十八岁的汪培元将军,光明磊落、德高望重。离职前是原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也是后勤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原沈后第四分部赵兴汉部長高度赞楊汪培元将军:“汪部长在后勤机关、部队德高望重,人脉广,人缘好,对工作严谨求实,有孜孜术业之精;对部下关护提携,有蔼蔼長者之风。今又高龄振笔,慨然作序,令人感佩!可谓老骥伏枥,志在薪传。”</p> <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于1994年8月退休,尽管年事已高,进入耄耋之年,仍是耳聪目明、思路清晰。每天关心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甚至与时俱进和我们这些老部下在一个微信群里,传播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教育。论党建、谈军事、讲传统、写心得,给我们这些“古来稀”之龄的老部下树立了榜样和楷模!</p><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看到《后勤五种精神》中的“老山沟”精神美篇文章后,激动不已,思绪万千,久不能寝,挥笔疾书。</p> <p class="ql-block"> 「 读了老山沟精神,迟迟未敢动筆,看到一張张熟悉的面容,实在不知用什么语言,才能表达他们对后人的希望和寄托。他们都是出生入死的老前辈、老首長,是我们后勤战线的开拓者、坚守者。他们之中不乏战斗英雄、工作模笵,优选和信任中来到后勤当红管家。他们看管的是國家的战略储备,是军队的家当。在他们心里,这些东西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艰苦,劳累,自不必说。单是默黙贡献,任劳任怨,以库為家,不是挂在咀上,而是落实到肩上、手上、脚上、全家上,乃至终老也留在山沟,守护仓库的安全,看着仓库的发展。东北哪座崇山竣嶺没有留下他们的足跡?库区的路、沟、树哪里没有他们的血汗?我们現在的许多规章制度,哪条不是经过他们实践和总结的?他们是大功臣,却常常没有褒奖和荣誉,只有奉献,还是奉献。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后勤战线共同的思想底蕴,是再生力极强的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精神的培育下,来到仓库工作的年轻干部和战士,都是好样的。一年365天,天天山沟里转,天天都有事干。物资管理,查看,质检,对帐和库内外安全以及收发业务这些日常工作外,春秋两季的防洪、防火,夏季的防鼠防虫,冬季的封山护林和生活物资储备,那项工作不是需要時间和系统安排的?仓库物资专业性很强,无论是年轻战士或是仓库职工都要经过系统培训,人人都有技能,发明创造也有不少。</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仓库也是后勤部队,除贯彻条令条例外,还有严格的仓库管理制度,勤务连队和战斗部队一样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哨所环境类似边防部队,几个人的卫生所、修理所还要顾及周边群众的水电、道路和疫情病况,许多仓库都是军民共建先進单位。大量的工作任务赋予仓库,业余时间还要开荒种地,植树造林,安置家属就业和小孩上学,想想都是难事!仓库的同志们都扛下来了,他们乐观进取使库区成为美丽的家园,也是不便开放的绿水青山。</p><p class="ql-block">向仓库干部战士职工致敬!」</p> <p class="ql-block"> 赵兴汉部長看了汪培元将军的感言说:“汪部长对“老山沟”精神,作了精彩全面的诠释,情真意切,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打动人心。老首長对仓库官兵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給予了高度肯定,值得后人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汪部長的评语非常精彩精当地阐述了“老山沟”精神的各个侧面,很难得。”</p> <p class="ql-block"> 全国学雷锋标兵、“阳光院长”女将军贾丹兵饱含深情地说:“汪部长是我们的榜样和楷模,我们要向老首长汪部长学习、致敬!老首长的序言和感言写出了我们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原沈后政治部毛正顺主任说:“老部长对《老山沟精神》的感言,读后真的感人肺腑!老部长对后勤战线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洞察秋毫。感言是对“老山沟精神”的精彩解读和高度提炼,是继承和发扬后勤精神的生动教材。</p><p class="ql-block"> 向以库为家、无私奉献的历届仓库官兵学习致敬!向老部长学习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沈后卫生部楊荣科部長说:“汪部長的读后感言,说出了我们的共同心声。向仓库官兵学习致敬!向汪部长学习致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原沈后四分部马春生参谋长深有感触地说:“汪部长是从年轻时就参予、见证軍区后勤事业,对軍区后勤的人和事熟悉且有着深深感情的老首长。对汪部长的敬业及为人,我们都由衷地表示敬佩!祝老首长心情愉快、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原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交部王文忠部长说:“汪部长对仓库人情真意切的评语,太感动了! 我曾担任过四年仓库主任,深知仓库领导的责任重大,更加珍惜那段难忘的经历、更加思念那份官兵同甘共苦的情意、也更加懂得汪培元部长语重心肠的忠恳评价。我以曾经是“仓库人”的身份,深情地向老首长表示真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右一为彭正山同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总参沈阳军代局彭正山局长说:“拜读了汪部长写的序言及对《老山沟精神》的感言,句句字字掦溢着"对文涛红色传统教育”所做贡献的赞美。恰如其分!内容丰富多彩,纪实详细,特别是扎根山沟的一代一代的軍人,为国防建设,为战争胜利,为强軍现代化,为建成世界一流軍队的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崇高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原沈后第四十分部岳茂信参谋长心情激动地说:“汪老将军的肺腑之言,说出了后勤战线艰苦与光荣,尤其是仓管系统老一辈开拓者、坚守者、奉献者的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 老战友的力作,上合天意,下顺军心,底蕴丰厚,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生动感人!</p> <p class="ql-block"> 《薪火传》红色基因群上校群主吴建国说:“汪部长的读后感是对「老山沟」精神的进一步的高度概括,又是对我们后勤人(尤其是仓库战线)的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还是对年轻一代继承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的要求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全国著名辞赋作家、军旅知名作家馬仲喜读汪部长感言有感:</p><p class="ql-block">独生意蕴与评量,</p><p class="ql-block">何以将军感慨长?</p><p class="ql-block">深解官兵万般苦,</p><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望军强。</p> <p class="ql-block"> 原沈铁军代处李祝捷深有感慨地说:“汪部长对老山沟的情况了解真切,发出的感言太让人感动了,听着这些感人肺腹的故事,看着这些往日奋斗的照片,真是让人泪流滿面,这一代军人多不容易啊,为國家的奉献精神,对国家的无限忠诚是无法能用语言表达的,让我们深受教育,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前辈们的牺牲和奉献精神,把这种精神好好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南京古都 泛舟秦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的序言和感言跳出了传统的官方话语谱系,语言在质朴中不失灵动,在生动中体现严谨,尤其是字里行间氲氤着军队后勤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跃动着启迪后勤人的思想,使人读后提神醒脑、若饮醇醪、虽短而精、寓意深远。同时,让人感到写得更有教益、更有情怀、更有温度、更有内涵!</p> <p class="ql-block">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1935年生于江苏南京。这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十里秦淮,风光无限。秦淮河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汪培元将军从青少年时就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影响。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不仅是英雄之城,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学之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图为“千里眼”雷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于1951年3月参军入伍,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军械部助理员,沈阳军区后勤部技工训练大队训练处长、军械雷达修理站站长、后勤三分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需生产部部长。1990年6月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92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 汪培元将军既有军人之威,又有文人之雅。《礼记·中庸》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对书法也很有研究。文涛馆长请老将军为准备出版的《后勤五种精神》一书写序!他兴致勃勃、潇洒自如地写出了苍劲有力、气若腾蛟的硬笔书法,既有软笔书法之神韵,又有文人春风拂栏之飘逸,雄健中见清秀、厚重中见刚柔。在老将军身上体现了忘我的军人本色,敢于亮剑的牺牲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他在后勤系统干了一辈子,同样是干一行爱一行,从士兵到将军,身先士卒、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爱兵如子,坚持从严治军,他经常深入部队一线,指导基层部队的工作,有勇于开拓和举重若轻的领导艺术!</p><p class="ql-block"> 老将军的崇高风范、优秀品质、人格魅力、言传身教,都潜移默化地对我们这些老部下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汪培元将军温文尔雅、知贤爱才,身边不乏结识和围绕着一批才华颇丰的文化挚友,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老将军为《后勤五种精神》撰写的序言和读后感,生动翔实、弥足珍贵,其行文矫健、语言清遒。叙事凝练,高屋建瓴,令我拜读后感到灵魂震撼、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感悟到老将军的爱国胸怀;</p><p class="ql-block">体悟到老首长的红色传承; </p><p class="ql-block">领悟到老党员的廉洁家训;</p><p class="ql-block">觉悟到老同志的高尚情操!</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汪老将军撰写的序言和读后感,将给我军后勤留下无价瑰宝和永恒的精神财富。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亮!</p><p class="ql-block">让铁军后勤弦歌不辍,</p><p class="ql-block">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