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雾山位于巴中市南江县,与陕西的汉中市接壤,是大巴山西段米仓山一脉,古代著名的“上通秦陇,下达巴蜀”的米仓古道纵贯南北,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属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前,与几个同事去了一趟光雾山赏红叶,那时很多的景点还没有完全打造出来,其美景仍让我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已经连续两年到光雾山赏过红叶的大哥大嫂提议近日再到光雾山,两个弟弟及弟媳积极响应,我们一大家子再加上三弟请了一个专业摄影师(巴中市专业摄影协会会员)共8人,便于光雾山第20届国际红叶节在11月2日开幕前的10月28日一大早分别从成都和蓬安出发于上午十二点在巴中的枣林鱼庄会合,品尝了正宗的枣林鱼后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当车下了高速行驶二十分钟后便见到零星的红叶在苍山中点缀,像一束束燃烧的火焰,像一面面招展鲜艳的小旗,十分惹眼,大家就开始兴奋起来。入山愈深,则红叶愈多,色彩愈浓。山坡沟壑中,绿、黄、红渐次交相辉映,织为五彩。时而,路边闪现出一株或数株颜色鲜艳的大树,或金灿灿,或红艳艳,熠熠夺目。车行到深山腹地,那一团团的橙红、金红、深红,已然缀成红云,织成丹霞,覆盖了山岭,覆盖了沟壑,覆盖了溪流,堆涌成起伏烂漫的红潮,铺天盖地迎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大家除了惊奇,就剩下惊叹了。开着车,透过玻窗,生怕遗漏了这美景,即使道路曲折,也不忘举起手机时而拍照,时而大呼小叫。再遇见美景,更是欢呼雀跃,“哎呀!这也太美了吧!”等惊叹声不绝于耳。约两个多小时便来到了南江县的光雾山镇,在明宇酒店稍加歇息便马不停蹄地向十八月潭进发。</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在风景区门口滋味轩餐厅品尝了当地的特产——黄羊汤,吃到了当地的特色水果高山黑梨、糖炒野生板栗。</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每天8:30吮吸着光雾山富氧离子的空气,乘坐旅游观光车准时向景区进发,景区的公路除了河两岸几乎全是盘山水泥路,坡陡弯多。公路两旁的树叶,把河谷染成了一片金黄;山上树叶五颜六色,薄雾频现。这应该就是光雾山最美的深秋。我们在车上欣赏山间乍红还绿的树叶,陶醉于大自然的杰作之中。</p><p class="ql-block"> 大坝景区的牟阳故城,据说是当年刘备北拒张鲁的屯兵之处。过铁炉坝,入“天然画廊”,沿途茂密的水青冈、枫树、椴树的落叶,如红毯般铺在石头路、木板栈道上,我们仿佛在彩云间游动,在红霞中飘移。又仿佛在迷宫中转悠,心荡神迷了。顺游廊从上往下,或走或停。人们语音各异,却也热情友好,错身借道,笑脸相迎。都在与大自然默默地说着悄悄话,或在秋天藏下一个秘密,或在秋天的见证下,播种一个希望。虽疫情严重,但也难以阻拦大批游客游览光雾山的激情,人海茫茫,要想拍个单人像,几乎不大可能。</p><p class="ql-block"> 走进大小兰沟,那浅红、深红、火红、紫红的色彩混合交集,层层叠叠。头上乱红飘飞,地上落红覆路,溪中流红漫礁。左右张望,红帐满目;向远看,万山飞红,千壑流丹。这满眼蓬勃的红色啊,激人精神亢奋,引人意兴遄飞。到此时,才完全品味出这光雾山的美,原来是白雾笼罩的美,是热情似火的美,也是丰满成熟的美。这红叶,这山川,涌入镜头的,是一幅幅绝美的图画;映入心底的,是一首首动人的诗章;留在脑海的,是难以忘怀的烂漫!</p><p class="ql-block"> 在十里画廊,游人头顶着红叶絮语,脚踩着铺满小路的红叶,仔细聆听,红叶与秋风轻吻喃呢。沿着大小南沟侧的公路而行,小溪山泉潺潺流淌,清澈甘冽,片片红叶随水漂流,构成一幅山水交融的动态画卷,无不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不论在十八月潭,大小兰沟、天然画廊,燕子岩、万字格等景点。都是观赏红叶绝佳之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仑美奂的画,一首动人的诗,一曲抒情的歌。为此,诗人高平欣然写下了“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的佳句。</p><p class="ql-block"> 我们陶醉在奇峰、石怪、谷幽、水秀、山绿的光雾山;我们惊叹着左观音右大佛的感灵寺;我们爬上11111步梯步山顶,颤颤巍巍手牵着手(因患高血压恐高)趟过七八百米高悬崖上的栈道观看天坑。在被眼前的景色震惊之余,同时,还看到了大坝林场旧址,特为三四十年前为我们家乡提供木材之源的林场工人致敬!</p><p class="ql-block"> 我们且行且赏,身心早融入了这红叶的诗情与画意。在惊叹红叶装饰光雾山的壮美之余,不由得生出了许多的感动,心潮随这流光溢彩的红色浪涛起伏着。红叶秉天地之灵气,赋生命之精华,先为大地披绿,为万物生氧,默默奉献,与世无争。秋来,还以一身的赤诚,点染江山,护佑万物,悦人心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用心血凝成的千古名句,恰为红叶精神作了最精辟准确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我想,人生如叶,在历经沧桑之后,也应如红叶般深情,如红叶般灿烂吧!</p><p class="ql-block"> 我钟爱这红叶,更爱红叶之精神,待到来年红叶烂漫时,我们将会再聚光雾山!</p><p class="ql-block"> 2022.10.31于蓬安</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同行的巴中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小王同志提供的部分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