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落实“双减”精神,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务实课堂教育质量,打造原生态高效课堂,实现教学质量新突破。东海镇中心小学于第8周至第9周对全镇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开展课堂教学检测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和三个成员组成。</p> 第三小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成员黄海妮老师、陈瑞香老师和我在组长林惠卿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听评课之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分为三个环节进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环节</span></p> 听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海镇东华学校李丹妮老师执教了《手术台就是阵地》。李老师整节课的课堂思路很清晰,教态自如,能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和交流,比较接地气。她抓住了文句的关键词语,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课堂气氛浓郁,学生有在真正学习;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远程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完整,条理清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一定会很好》是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堤学校的陈丽辉老师在展示这个课例时‘首先是导入新课,回顾方法,问学生有什么心愿,用上“______,那一定会很好”的句式来说说自己的心愿,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接着学生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陈老师在学生学习字词的时候,也是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则采用学习单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表格,最后请学生根据完成的表格,尝试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给同学听。这一连串的操作,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梦想成就未来”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向阳小学的卓淑霞老师执教这一课时,其课件制作之精美,获得了听课老师的赞叹。卓老师在课堂上很关注学生的生字词训练。开课伊始,卓老师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孩子举起食指书空课题。这样的做法应该点赞。接着不论是字词的读音、还是理解字词的意思,卓老师都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在理解“你挤我碰”时,她还请学生上台用动作演示,直观的教学一目了然。卓老师在教给学生语文语言能力时,也很注重学生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民小学郑映玲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中,教学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语音清晰,教态亲切自如,优点不少。比如一开课,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还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发悬念,激情阅读期待,理清了故事的脉络。郑老师在课堂上不忘提醒学生坐姿端正认真听讲,生活中遇到危险和困难时应沉着冷静,可见她平时还很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抓住小学生容易满足的特点,夸奖、鼓掌给与学生极大的鼓舞,师生合作互动,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开放、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提小学的黄健君老师执教这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很明确,教态落落大方,教学基本功很扎实。她开头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课堂上重视生字词教学,引导学生自己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当堂练习,及时反馈、评价,巩固知识点;在学生朗读课文时,还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益智小学的温春暖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大自然的声音》,她的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很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设备,以图片、音频等辅助工具进行直观教学。她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并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落实了教学目标。温老师还结合课后题设计了小练笔环节,指导学生仿写文段,试着以“厨房是个音乐厅”为题写几句话,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训练,为以后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逸夫小学的庄武卫老师在执教《那一定会很好》一课时,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认真,除了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方面不但使用自己制作的简笔画图片,而且设计了思维导图。整个板书看起来工整,字迹美观,课文的结构清晰。 庄老师注重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都能参与到课堂上来。这是平时养成的好习惯。最后的小结环节,庄老师鼓励学生向种子学习,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并用高尔基的名言:“给永远比拿愉快”结束了本课教学。庄老师在传授语文语言文化时,不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滨小城》这篇课文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荔园小学的郑燕如老师执教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她在课堂上没耍什么花架子,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教学,教学功底扎实。她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学生的朗读方式很多,有默读、齐读、个人读等。学生默读时,郑老师还相机指导:“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读”,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她也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抓住文中关联词和关键词让学生造句,比如:“……有……还有……”、……甚至……”“每逢……”等让学生说出一句话。学生能说出一句话,就能写出一句话;能写出一句话,就能写出一段话;能写一段话,就能写出一篇文章。这无形中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了铺垫。郑老师在讲解每段课文时,都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段的中心句,并学以致用,以段学文,还在课件上出示祖国美丽的大好山川的图片,对学生渗透爱家乡爱国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海镇中心小学林素贞老师执教《秋天的雨》一课时,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林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朗读方式多样化,朗读很有感情;能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在理解“你挤我碰”一词时,林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左手碰右手,肢体动作的演示,动态化的理解,恰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很容易就掌握知识点,也会觉得文章更有趣;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篇文章很美,林老师制作的课件也很美。在美图和美句中,她让学生想象画面,并口头表达出来,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读写能结合,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重“读”和“写”。只有阅读,而没有书写,学生就难掌握知识。林老师在教学第二环节“仿写句子”的设计,就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写作,这样的课堂训练应该点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听课,我们是认真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环节</span></p> 评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后,本校领导和听课组组长及成员对课例进行评课,既肯定了其优点,也指出不足之处,还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环节</span></p> 检查作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个学校三年级的作业布置类型相同的有生字、听写、课后题、日记、习作和练习册,不同的是有些学校的老师还设计了比较有个人特色的作业,比如积累好词佳句、读书笔记、阅读打卡……作业量适中,老师的批改认真!</p> <p class="ql-block"> 第三听评课小组组长和成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希望通过听评课和检查学生作业等,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促使老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示范辐射作用,总结推广教学经验,解决教学生存在问题,促进教学专业化发展,真正把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同时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撰文:刘逸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审核:郑杭生 林惠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