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摄影师,一定要学会,让你的照片动起来!

汤仲文

<p class="ql-block">原创:巨人摄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属专栏: 摄影进阶100节“必修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听到一则这样的哲学故事,突然让我恍然大悟。一日,一阵风吹起寺院的旗幡,两个小和尚见此争论起来,是“风动”还是“幡动”,一位法师路过,见状说:<b>“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无须思考这一禅宗故事背后的深奥哲理,但是其根本的理念,却是我们理解摄影所需要的。</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看一幅图像时,可以感受到运动,这是大脑为我们营造的心理错觉,显然照片中的运动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思维自身的活动而产生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理解了这一概念,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在画面中形成<b>视觉心理上的运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重复元素的韵律</b></p> <p class="ql-block">当摄影师谈论到图像中的<b>韵律</b>时,往往是指某些重复的画面元素所产生的视觉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一群人所形成的队列,一排小鸟在树枝上,多个长凳的弯曲围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重复的图案、样式、模式、及重复的元素</b>,会带来了一种动力持续的感觉,产生相似的韵律,<b>形成视觉节奏</b>,让观众的目光在此来回游移。</p> <p class="ql-block">按照传统的视觉设计理念,如果一个重复的元素不变地重复,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见,那么产生的运动感就会变得索然无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照片中使用<b>开放式的韵律</b>,打破视觉上的平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的边界会限制这种节奏,因此我们只能感受到一种节奏或一种节拍,但因格式塔心理的延续性,我们的大脑会继续超出了画面范围的部分,进入了一个<b>未知的空间</b>(也可以理解为“脑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图片的视觉和象征性质来看,我们也许会感受到一种<b>永恒的节奏</b>,既保留了韵律,也不会产生视觉上的疲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渐变的隐喻运动</b></p> <p class="ql-block"><b>渐变也会产生隐喻的视觉节奏运动</b>,如元素的由大至小、色调的由深至浅、光线的由明至暗。设想<b>一排类似的瓶子,但是体积越来越小</b>;<b>一个明亮的前景变成了暗调的背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光跟随渐变,经过连续的过程,最终得出了一个自然的结论,这一过程也将产生<b>视觉上的运动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动态模糊产生的视觉运动</b></p> <p class="ql-block">当<b>快门速度变慢时</b>,移动的物体将会在画面中产生<b>动态模糊</b>。模糊程度愈高,感受到的运动感也就更加强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时,移动的是相机而并非主体。比如,当我们在<b>拍摄中摇晃、平移或摆动相机</b>,所产生的模糊,也会给观众提供类似的感官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感到物体或景色在摇晃、滑行或掠过,画面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会强化另一种认知。</p> <p class="ql-block">虽然场景在逻辑上应该是静止的,但是我们却可以<b>通过运动场景作为参照物</b>,将主体转换为运动。例如<b>在车内拍摄移动的汽车</b>,透过车窗拍摄到动态模糊的场景,这就是以静制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王家卫的电影中,拍摄像人、车或动物飞驰而过的经典<b>平移镜头</b>。我们可以看到拍摄对象是清晰的,而模糊的背景则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用我们的头和眼睛跟随主体的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定格的隐含运动</b></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天都在分析理解不同的运动,以至于我们的大脑对运动极其敏感,甚至会产生诸多联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速快门足以将运动的主体定格静止,但是当大脑看到这些图像时,还是会无意识地假定,并且脑补在那个时刻前后,都发生了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脑清晰地了解到,照片是从具有动作的场景中提取的。我们人类对于身体语言的敏感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只要是一个人的图片,就能让我们从他们的姿态中读出动作,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b>“被动运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线条结构的运动</b></p> <p class="ql-block"><b>眼球的运动是由视觉产生的</b>,我们要想看什么,眼睛就会在周围环境里游走到那里,即便所有的元素都静止了,眼睛也不会停止它的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摄影中的构图就是控制观众的眼睛如何在图像中行进,以及由此产生的运动潜意识体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由于眼睛倾向于沿着线条移动,不同类型的线条会产生不同的运动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线条是如何发散、汇聚、辐射、绕圈、放大、缩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联合起来加强<b>特定</b>的运动感,并为画面创造一种<b>动态的张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结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我们会认为,几乎所有的图像中都包含运动,不仅仅是运动的主体,我们的眼睛也会沉浸在被称为“<b>看</b>”的运动中。除此之外,我们的想象力还会将各种运动投射到照片上。但是,归根结底,也并非真的所有照片都包含运动,可能运动的是<b>我们的思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