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天河红旗渠

蓝色的海

<p class="ql-block">  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纪录片电影,名叫《红旗渠》,当时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被电影中的故事所感动、所震撼。</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以后,在《红旗渠》力量的感召下,我终于登上了太行山,亲眼目睹了红旗渠。</p><p class="ql-block"> 在河南安阳林州市的太行山上,有一条人间天河,它就是红旗渠。</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林县人民为解决大旱连年,河干井涸,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修建的一条水渠。</p><p class="ql-block"> 当年在修渠过程中,林县人民逢山开渠,遇水架槽,山崖排险,靠人工削平1200多座山头;凿通了200个隧道 ;架设了150多座渡槽;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0多座,从山西的石城镇到河南任村镇100多公里,在太行山的山腰间修建了总长1500多公里引漳河水入林县的水利工程,被称为“人工天河”</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开工,1969年才完成,历时近十年。</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新时代,新的百年征程中,依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写的《赠言十水》。</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红旗渠纪念馆,里面记录了当年林县人民修渠的艰辛,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工程完工后,当时周恩来总理说,红旗渠创造了奇迹。</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红旗渠,风景如画,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不仅给林州人引来了漳河水,也引来了成千上万的游客,这可能是当时的林县人没有想到的。</p><p class="ql-block"> 历史证明,他们过去的心血没有白费,红旗渠正在给现在的林州人民创造着巨大的经济效益。</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是,红旗渠是一座丰碑、是一座纪念碑,他记载了林州人民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也成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红旗渠见证了中华儿女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以“誓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气概,在新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p><p class="ql-block"> 渠水常青,精神永在,红旗渠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