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音乐会,都是孩子进步的见证

西红柿🍅

做一个态度端正的琴童妈妈 哈哈,这里的端正,只针对我本人哈(对大多数人来讲,这绝对依旧很歪)。 不知道不觉,我们家姐姐,已经学琴就一年多一点了,中间排课虽然不是很密集,但至少是按频度坚持了无断续上课,这一点,为自己点个赞吧。善于自我认可的人,才能更好地认可别人,大家认同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家长有时间,应当尽量走进课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虽然学琴一年多一点了,但是我却是最近这2两节才陪孩子进课堂,在后面旁听孩子的课程。不由得惊讶,孩子潜力真的超呼我们大人的想象。那么多的音符、节拍等等乐理知识,全靠娃自己听课自己吸收,真不能小看孩子的理解力与记忆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学琴的进度不是特别快,但是很多谱子我已经认不出来,完全跟不上孩子的课程了。只能根据老师帮做的课堂笔记(因为孩子小,笔记都是老师在做)和老师的视频,去辅助孩子的日常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也是因为我不在课堂,有一些问题,可能老师提醒了半年了也我也没有意识到这个点的重要性。所以,这里自我总结,家长有可能的话,还是多陪孩子进课堂吧。当然,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各种原因进不去,那么也建议一个月想办法抽出一个时间进课堂。再优秀的老师,没有家长的配合,对于年龄段小的孩子,真的是极大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认真对待每一场音乐会,不论大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琴的时候虽然不算长,但是上台的次数也不算少。每一次上台,每一次演出,不管大小,我都会努力地为孩子去精心地准备,就像老师,会早早(至少提前一个多月)便开始准备演出的曲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乐美也很优秀,每次不管大小演出,总会精心地为孩子安排练习、彩排,直到最后上场。这是很多乐行做不到的。特别是,yiqing后很多乐行都取消了音乐会,乐美也依旧在坚持,只是限了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的家长说,学钢琴没有什么上台的机会,因为钢琴只有一架,演出者只有一个。哈哈,我想说,如果你参加钢琴音乐会,你会看到几十上百个钢琴演出者,个个都是主角。音乐会,给孩子一个上台的机会,可以很好地煅练孩子的台风,给孩子积累上台的经验,收获来自孩子内在的专属自信。即使是乐行内部的小型音乐会,也值得我们认真对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听别人的心得,长自己的见识,学琴路上,不会孤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幸运,遇到杜老师,不管音乐会是大是小,她每次都会特别用心地筹备音乐会,做展板,准备小礼物,安排一些家长进行陪练的心得分享,听别人的经历与心得,长自己的见识,学琴路上,不会孤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学琴之初,还不具备上台演出的能力的时候,我都会尽可能地带孩子去旁听音乐会,即使弟弟会在现场捣乱,我也会在演播厅外远远地观看,让孩子尽可能地坚持完整地欣赏一场音乐会。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喜欢表现自己,喜欢舞台,喜欢掌声的。我也相信,大部分孩子会自我努力,成为自己心里想成为的样子,看台上优秀的小伙伴,自主努力鞭策,令自己努力的想心中的榜样靠近。</p> <p class="ql-block">* 今晚看到特别多优秀的琴童,特别是第一第二位,当听到他们的妈妈在分享的时候,我不由得的惊讶,哪有天生爱练琴的孩子,只有对孩子练琴孜孜不倦督促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今晚也看到了特别优秀的爸爸,身先士卒,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练琴,这位爸爸自己也学习起了钢琴,榜样力量崔更优秀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今晚更看到为了孩子练习而不惜大改房子,重新装修的家长。为孩子创造最优条件,也许,正是父爱母爱的本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音乐的热爱,收获宝藏级的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学琴以前,我总自以为,学琴是一件像很简单的事,就是上课,练习。但实际上,学琴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不少的难点。这些节点,似乎有点周期性的出现(哈哈,最近被各种周期论迷惑了)。每次遇到难点,任课老师总有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孩子去克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最后这一次,我觉得我遇到了学琴路上最大的难点,演出曲目是四手联弹《花日》,谱子有点长,谱子里几呼把孩子这一年的知识点都汇总在里面。而有的点可能孩子边学边忘,于是差不多老师是用重教一遍的工夫在帮助孩子复习。然后就是节凑,有快慢,有轻重,这是孩子一直把握不好的点。这首曲子的难嗑,甚至一度让我怀疑是不是我一开始就不应该让孩子选择学钢琴这项兴趣,甚至质疑是不是我们爱姐姐是不是天生不适合学钢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在我们遇到了特别优秀的曹老师,虽然我们在琴行相遇很久了,但成为曹老师的学生,则是最近这个月的事情而已。曹老师十分有耐心,也对每一个点都尽可能的严格要求,课后每一次都不乏与家长做详细的交流,提醒各个要点。我是个习惯性的不称职的家长,但第一次在一位老师的影响下,开始觉得,我应该端正一个家长的态度,正如我开篇所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攻克某个难点,曹老师不断地鼓励孩子,也耐心的辅助陪练,甚至到了忘我的程度。这种精神,我想,大概只有真正热爱音乐,真正热爱钢琴的老师,愿意去这样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曹老师的课堂,也特别有趣,她善用孩子的语言,将课堂的知识,故事化的讲授给孩子听,令课堂更有趣,也令孩子更容易吸收。我还深刻记得我们初识的第一节课,曹老师通过有趣的问答方式与孩子互动,用孩子的语言,让孩子明白,学琴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更是孩子自己应当坚持的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虽然我也坚持每日让孩子练琴,至少是按老师要求的练习量去完成,我很少按老师要求的质去要求孩子,原因我想大概是我没有意识到质的重要性。而当遇到曹老师时,可能我的佛系令孩子每次都不能按质完成,让老师十分担忧。也许曹老师这段时间也为我们操碎了心。</p><p class="ql-block">曹老师大概知道我只有深夜的时候才有时间好好地看信息,回信息,于是她几次深夜与我交流关于孩子练琴的问题。也是因为这几次的交流,我开始感受到,若做为一个家长不重视,老师再尽责,效果也很微弱,特别孩子年龄小,理解力弱,更加明显。</p><p class="ql-block">也是因为曹老师,我开始努力地让自己去督促孩子尽可能按质完成每一次的练习。虽然目前来讲,我大概只之前的自己只是进步了1/20,但就像曹老师给孩子制作的学习计划的一样,我们一周努力多练习一遍,多纠正一点,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提升了我们练习的量与质。</p> <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正在努力端正态度的琴童妈妈,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恩遇见,共勉~</p>

孩子

老师

学琴

音乐会

家长

课堂

钢琴

练习

练琴

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