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里的容颜芳华

米瑞蓉

这几天“供销合作社”这词很火,一不小心还上了热搜。<br>  供销合作社,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前大家要么叫“合作社”、要么叫“供销社”,它的存在也有几十近百年的历史了。“供销社”对于下过乡或者在农村生活过的50、60年代的朋友来讲倒也不陌生,然而对于大多城市里的80、90的年轻人恐怕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说起供销合作社一定是要追述到计划经济时期,那时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渠道,它统管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供应以及粮食的统购统销。也许现在的人还不明白农村那点农活有啥“生产资料”?其实很简单,最大的垄断买卖就是:种子、化肥、农药、锄头镰刀、煤油,决不能有第二家经营者。说到生活资料可就多了:布匹、火柴、白糖、香烟、食盐、牙膏牙刷......那时的供销社绝对独家供应,于是,在供销社当个销售员那是绝对的金饭碗。 我下乡时最爱赶场日,一大早就跟着生产队的几个姑娘一起去到几里路开外的公社街上。所谓街上其实不过就是一条老公路穿镇而过,下雨天泥泞不堪,天晴天灰尘满天,这条街不过几百米上,公路两侧住着人家,也有一家餐厅和几家小店,到了赶场日,本就不宽的道路上一个背篓挨着一个背篓,有卖菜苗的,有卖鸡苗的,也有卖鸡蛋鸭蛋的,很是热闹。<br>  竹篙公社也是当时的竹篙区所在地,现在叫竹篙镇。镇上有一家供销社,也只能有一家。供销社在区委办公所隔壁,抬头就可以看到几个大字“竹篙供销社”。供销社不大,也就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店面,商品倒也是琳琅满目,乡下女孩子们没钱买东西,即便不买东西在这里站着看一下也是一种享受。 供销社柜台里总有几个漂亮的女售货员,在当时她们也不算年轻了,都是有了孩子的母亲,这种女人有一种成熟的风韵,她们娴熟地调侃着那些站在那里观望并不下手买东西的男人们,男人们并不在意,因为能搭讪几句就是一种享受。这些女售货员是高雅的,也许工作性质是吃“商品粮”的,人的气质就和街上走的女人不一样,挺着胸昂着头,柜台里一站就是一道风景。<br>  同为女人,我也不例外地羡慕着她们,羡慕她们不用晒着太阳做农活,羡慕她们可以天天看着紧俏物质。每次赶场日我也会到那里去站一会儿,要不去买一个蛤蜊油;要不去买一盒火柴;要不拎着煤油瓶去打几两煤油。 每次同去的生产队夏书记的女儿翠花喜欢看柜台上的布匹,尤其是每次来了新的花色,翠花和几个女孩子就会东摸西搞的,幻想着穿在身上的样子。当然漂亮的售货员是不高兴的,站在柜台后面的她们总会高傲地说:买不买?不买的看看就走了吧,别站着位置挡着人家要买东西的。<br>  翠花她们很失落地悻悻离去,不过这时我常常会挺身而出,走到柜台前我习惯性地扶一下鼻梁上的眼镜,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是显示一下我的身份——知识青年,“我看看,这布的花色太老气了,不适合我们,这个面料三、四十岁女人穿着可以。”言外之意这面料未必适合我们,这样也不太输了面子。<br>可能是我戴着眼镜的原因,一眼看上去还是和翠花她们有很大的区别,就像头上刻着一个“知青”的标志。走到街上知青们彼此都能认出身份,远远看着点头搭讪是常有的事,不过当时男女有别,对于男知青还是抱着警惕的态度。对于看惯了人间世事的售货员自然是看得出我是城里来的知青,她们总会客气地点点头,倒也不会撵我走,久了也就彼此熟悉了,见面少不了打个招呼,只是卖东西不会含糊,因为好东西都是要凭票供应。 于是翠花她们总喜欢跟着我,过年如果要置办新衣服她们也会叫上我帮她们选布料。那时很少有卖成品衣,都是自己买布料在家自己裁剪,其实架子上就那几块布料却好像感觉眼花缭乱似的,不耐烦的售货员也会给你一些建议,毕竟她们见多识广的,扯布料时我也会帮她们争取下剪刀时多给一点点。拿到布料的翠花们都舍不得把布料放在背篓里,生怕被人抓走了,于是抱在怀里边走边看,幸福的样子洋溢在脸上。<br>  日子久了倒也成了朋友似的,到了我要招工离开竹篙时还少不了到镇上来告个别,有小餐馆的老板,公社里的知青干部,镇上的团委书记,还有供销社的美女们。<br>  现在供销社又要回到村社和乡镇,我也思考着现在供销社的职能是什么?我想“供”的渠道现在已经很多元了,怕是应该多帮助农民把“销”的工作更加拓展开,让优质的农副产品卖出去,让农民的收入增高一点何尝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