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踏雪寻梅(宋志文)

<p class="ql-block">霜降一过,北风渐紧,野草黄枯,木叶脱落。入冬后的第一天,即农历十月初一,北方大地上的一个传承节日,寒衣节也就到了。说起十月一,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就是:十月一,送寒衣。</p><p class="ql-block">寒衣节,源于周朝,也称十月朝。其与清明节、上巳节、中元节并称为“四大鬼节“。以前,时序至此,北方田间的收播都已完全结束,而天气渐寒。到了这一天,主妇们会拿出平时裁缝好的冬衣,让家人一一试穿,以图吉利,因而也称之为暖衣节。男人们则要将过冬时所需的取暖炉具整理好,并生火试暖。此时山野间冷风渐紧,气温寒冷。追忆感恩着世代先人的艰辛与付出,出于对他们的掂记与怀念,人们在此时便用这种送衣御寒的祭奠方式来示孝道、寄怀念、不忘本、祈平安。他们在把新收土地上的各种丰盈告知祖先的同时,又在祈求着来年的五谷丰登。此习俗一经形成,便辈辈流传,朝代的更替,湮没了许多东西,而这种孝道文化却一直传承到了今天。</p> <p class="ql-block">送寒衣的场地,有家祭与坟祭之分。家祭在十月初一的傍昏,地点大都在居所的路口,讲究的人家会选在十字街头。坟祭则是需要携带烧献的一应物品,到祖先的坟茔地去进行。“青烟日落更黄昏,路火千堆处处痕”。便是这一场景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阴阳虽两隔,孝道代代传。思念无穷处,此日悲泪多。因为有着父亲的身体力行,我从小目睹耳染,因而对寒衣节的习俗并不陌生。然近十多年以来,为世事的繁杂,为生计的奔波,或遗忘,或忽略,竟与它相去两远了。村子里的房舍都修造成华堂丽舍,却无人居住。挤身于繁华闹市地,却处处生陌。时移事易,人在适应生存的同时,改变着自己,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不知不觉中,连最该留存的也都被遗失了。想以前,一家人都守着几亩田地,春种秋收冬藏,一年四时并不分离。而如今一家人为了拼生计,天南海北,除了春节,一年间都难以相聚。这种需要老一辈传带给小一辈的传统文化,这种观念与意识,都无以为继,因而就会被慢慢地淡化与失去。</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寒衣节到了,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要暂时停下来。十月初一,天刚放亮,母亲便早早和好一盆面,又把地里新收的红小豆下锅煮熟焐透再凉摊开。她洗净了萝卜,割来了豆腐,取出红薯粉条备用。又拿出几天前在集市上买好的香箔和五色纸(红、黄、绿、蓝、紫),先把纸张裁成半幅宽的长方形,以不同色彩的二张为一组,中间裹卷进带有棉籽的新棉花,然后折成扁圆筒状。每年做这些事时,我通常会给他们搭个下手。他们的那份庄重与虔诚,能让不安分的我沉稳下来,仔仔细细地坐在桌前做点事。</p><p class="ql-block">下午,母亲端出发好的面,一个人盘面、兑碱、出面剂、包豆馅、上笼,再续以大火蒸。待熟后揭开笼,整个厨房里热气氤氲,麦香扑面而来。随后母亲又开始炒菜,是萝卜丝豆腐炖粉条。做完这些时,天也快擦黑了,父亲开始用碗盛上菜,斜插上一双筷子,再拿一个碗盛了馍,在桌子上燃了香,一揖伏地,念叨着过世亲人的称呼,让他们来享用祭祀。后起身拿起五色寒衣与香箔,吩咐我去厨房锅灶下抓几把尚有余温的草木灰。我随父亲出院门向西,在路旁空地上,点燃香火,草木灰被父亲在地上划出左右各一的圆圈。香箔被捏成元宝形,被我一张张松散开,父亲把寒衣和纸元宝一分为二,投进两个草木灰圈子中,拉我跪在地上,再点燃烧献。香烟缭绕,火光通明,父亲一边用手拔拉着火中的纸张,一边念叨着让亲人们来领取衣物。然后又对着另一堆火念叨,却是让无儿无女的孤魂野鬼来收取寒衣与银钱用。父亲的大爱仁慈,淳朴悯人的情怀总能让我瞬间感动,想着有血脉相连的人和素不相识的都已从这里各各得到御寒的衣物,再无寒冷之虞,这份隔了生死的牵挂与惦念,会让我一时间酸楚满满。想必父亲亦然,他往往也会哽咽了声音,眼挂泪水。待所烧之物完全焚烧化尽,我们方才起身离开。</p><p class="ql-block">是夜,又有风俗,送罢寒衣,户户要早关门闭户,绝少有人再出去到街上走动的。</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寒衣节,因为口罩事件,蜗居在家。天气一如往年,顺应人意,有凄风、下斜雨,远山有淡雾,人间生忧患。我匆匆赶回家,已是傍昏。进得巷道,却是荒草侵路,一方小院里寂寂无声。葡萄架下叶落一地,尽显着冬的箫条。攀爬在葡萄枝干上的凌霄花幼枝间,倒还挂着一串串的黄叶。它繁华了一个夏秋,是不是在等着我的归来,为它今年的成长划个句号?</p><p class="ql-block">没有人能和我一块回来,家人各各奔走于衣食,在加班,在求学,每人都有情不得已的理由。宋氏家风忠厚,想必先人们都会谅解的。云天昏,雾夜暗,我学做着父亲大人当年的模样,焚香烧祭;我想着母亲大人的一世苦难,百感交集;我一个人怀揣着赤诚与苍凉,临风生悲中,给他们,还有她们:我的世代先人,送去了今冬的御寒棉衣。愿一切如人所愿,两下安好罢!</p><p class="ql-block">寒衣多多,银钱丰厚,收下。词难达意,字不成书,莫怪!</p><p class="ql-block">——寒衣节小记。</p> <p class="ql-block">宋志文,根植河洛,寄身四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