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孰无惑 学向勤中得(四)

方秋月 秋收

撰文 傅孝溪 方秋月<br>摄影、图片收集 傅孝溪 方秋月<br>制作 方秋月 <b> 3.创建洪高蝴蝶馆</b><br> 蝴蝶是飞动的花朵,形形色色、美丽斑斓,人见人爱呀!<br> 1997.11月,在生物不高考、被冷落、被边缘化的环境下,武汉市生物科在我校举行教研会,我讲的“动物激素的调节”受到了与会老师的赞赏。我还办了个“自制教具和标本展览”,里面有一些蝴蝶标本。这次市教研会有230多位生物教师参会,他们在看展览时,十里铺的王老师感动得流泪。他说:“现在生物这个状况,你还在坚持做这么多事啊!”。我一直有个“蝴蝶馆”的梦想,平时出差、旅游、回罗田都会注意收集蝴蝶标本。 <font color="#ed2308"> <b> A、蝴蝶馆梗概</b></font> 1999.8年洪山高中搬至南湖后,我就想这里要能办个蝴蝶馆该多好。2000年的一天,教委主任陈伯安对张力平校长和我说:“我在台湾看到一个学校办了个‘贝壳馆’,各种贝壳琳琅满目,影响很大。你们傅老师是专家,我看了他做的蝴蝶标本,很好!有这样的资源,为什么不发挥他的特长,建一个蝴蝶馆呢?”他的话说到我心坎里去了。<br> 张校长说是个好主意,符合“研究性学习”精神,也是一种“校园文化”。学校立即研究决定创建“洪高蝴蝶馆”。2001年初开始筹建,先安排二楼的两间大教室做标本室。有学校的支持,我就积极行动,一项项的落实到位。 <h1> <b><font color="#ed2308">B、分类展板</font></b></h1> <h5><b> </b></h5> 2001.8.7号学校派我带刘红平、丁永义 、王明海三位年轻老师一起直奔西双版纳。在蝴蝶多的野象谷、景洪、橄榄坝的森林、灌木丛、溪沟边网捕了10天。发现再找不到新品种后,又到勐海、勐腊、大理的山沟去采集。云南气候潮湿、蛇虫蚂蚁肆虐、还有野象出没,我们早出晚归,中午只有吃干粮。王明海为了抓到一只枯叶蝶跟着它穿过1公里的荆棘丛才网住它。云南的夏天,海拔高,太阳毒,在炎炎烈日下与蝴蝶捉迷藏,跑跑赶赶、汗流浃背,真是累呀!55岁体重180斤的我,一次过小溪时因湿滑而摔得一身湿,幸好有他们在场。<br> 我们遇到两次道路塌方:一次是去景洪半夜3点走到思茅时,前面的路面塌陷了,车子堵成一条龙。我们只有下车步行到天亮,才到对面换乘他车。 <h1> <b><font color="#ed2308"> C、采集 制作</font></b></h1> <h3> <b>2007.8月我带刘红平、丁永义 、王明海 在西双版纳 </b></h3> <h3> <b>刘洪平老师在云南与村民交流</b></h3> <h3> <b>破损的蝴蝶</b></h3> <h3> <b>制作成功的标本盒</b></h3> <h3> <b>带学生制作蝴蝶标本</b></h3> <h5> <b> 新西兰的学生参观时即兴模仿制作蝴蝶标本 </b></h5> <h3> <b> 王明海老师带华师大的实习生制作蝴蝶标本</b></h3> 第二次是从景洪到昆明再转小火车到大理时,又遇到塌方了。本想半天的车程就没带干粮,结果饿了一整天,车里又闷又热,难受极了!<br> 每天晚上我们要把白天捕到的、用三角包装回来的蝴蝶,抓紧时间制作成蝴蝶标本:先注射刺鼻的“甲醛”防腐剂,再展翅固定。十几天的收获颇丰:我们捕获和制作了160多个品种、3000多号的蝴蝶标本。其中稀有品种20余种。如:金裳凤蝶、窄曙凤蝶、白袖箭环蝶......世界名蝶:蓝鸟凤蝶、爱神凤蝶、天堂凤蝶、欢乐女神蝶、绿带翠凤蝶.....<div> <br><h1> <b><font color="#ed2308"> D、蝴蝶标本</font></b></h1></div> 下面两幅是工艺品 <h3> <b>下面是蝴蝶照片</b></h3> <h3> <b>报喜斑粉蝶</b> </h3> <h3> <b>二尾褐凤蝶</b></h3> 海伦娜闪(光明女神)蝶正 <h3> <b> 枯叶蝶</b></h3> 年轻老师原以为去名景点云南出差,会顺便玩一趟,哪知是这么个苦差事,景点在哪儿都不知道!<br> 平时还利用节假日带学生到武汉周边采集蝴蝶标本,学生每次都是兴高采烈地参加,特别积极!2001年共采集、制作了蝴蝶标本180多种,4000多号。蝴蝶标本收集到位后,对完整的蝴蝶标本必须进行分类、鉴定查证、上标签、写说明、制作标本盒、装框后再布展。还要将破损的蝴蝶翅膀做成楚楚动人、栩栩如生的“蝴蝶画”。学校安排王明海、周至胜和我一起操作,有时学校老师和实习生也协助我们。还有叶丽娟和潘云老师也为蝴蝶画献计出力。 <h1><b><font color="#ed2308"> E、蝴蝶画</font></b></h1> <h3> <b>这两张是我第一次做的蝴蝶画</b></h3> 2002年在大家的努力下,“洪高蝴蝶馆”建成了。老师和学生见到后,都说:哇!真漂亮。<br> 学校申报了武汉市“十五”规划课题《蝶·自然·文化》的研究。2003年10月“洪高蝴蝶馆”挂牌为湖北省青少年科普基地。接待了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和我国台湾金瓯高中的理事团;<br> 接待了省、市、区有关领导和省内外近180所中学领导和学生的参观学习;我校学生调查研究的小论文和作品有8项在省、市、区获奖;有7节研究性学习课在省、市督导检查和区级研究课中展示。“洪高蝴蝶馆”成了省、市研究性学习的物化典范。 <h1> <b><font color="#ed2308"> F、题词 留言</font></b></h1> <h1> <b><font color="#ed2308"> G、外宾观赏</font></b></h1> <h5> <b> 张校长陪省委书记俞正声视察洪高</b></h5> <h3> <b> 市政府秘书长谭仁杰、教育局长徐定斌等来校指导工作</b></h3> <h3> <b> 学生接受电视台采访</b></h3> <h3> <b>美国学者J.ALLEN博士访问我校</b></h3> <h3> <b> 兰坎特伯雷大学领导来我校参观访问</b></h3> <h3> <b>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坚卫视察蝴蝶馆</b></h3> <h3> <b> 湖北省人大副主席周洪宇、市教育局长谢世腰参观蝴蝶馆</b></h3> <h3> <b>武汉外校夏令营到洪高蝴蝶馆</b></h3> <h5><b> 洪山老年摄影协会的老师们来蝴蝶馆采风。</b></h5><h5><b> 左起:罗康民 方秋月 张丽娅 郭兴贤 田新民</b></h5><h3><b> </b>2010年四月,好友张丽娅说:这么美的蝴蝶馆,你多拍一些,留着傅老师退休以后慢慢欣赏、慢慢回忆该多好呀!幸亏她的提醒。 </h3><h3><span style="color: inherit;"> 2022.9月再去蝴蝶馆时,虽然整体环境布局没变,干净靓丽,但色彩的饱和度不如当年,色调也暗淡了,这自然现象是无法抗拒的。21年了,因为学校经常修复整理,这些有机体能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愿蝴蝶翩翩起舞!蝴蝶馆永存!</span></h3> <h3> <b>他们执着吧!</b></h3> 几十年来,我不改初心和坚守,做了一些事,得益于洪山区教育局李润民、陈伯安、徐定兵等局长,洪山中学的闵传礼、曾凡金,洪山高中张力平、喻大钧、郭齐智、金龙等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张力平校长从1997年起,我们共事14年,特别感谢他一直对我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我的各项工作更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我们洪高生物组的陈义群、刘红平、戴红缨、陈莹、陈鸣、张露、秦海燕、叶文等老师都是我们探讨研究生物课的亲密伙伴,洪高生物组是一个同心协力的组,是一个通力合作的组,是一个拼搏奋进的集体。还有市、区教研室的鼎力支持。有了宽松、良好的环境,我才有动力和信心,才有舒畅的心情去努力工作。 <br> 省、部委还给与我鼓励和鞭策:<br> 1986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br> 1987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br> 1997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特级教师证书”;<br> 2003年:获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教育基金会颁发“2003年湖北省名师(中等学校)”;<br> 2004年:获教育部、人事部颁发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br><br><h1> <b>再见 ! </b> 2022.10.28</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