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以《秋天》为例

🌱🌸🍁🗻

<p class="ql-block">预习对学习很重要,它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那么作为家长又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做好课前预习呢?</p><p class="ql-block">对于预习语文的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归结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圈一标三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圈”是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标”是把课文自然段用序号标出来;</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熟读课文3遍。</span></span></p> 一圈一标三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圈</span>——学会拼读并初步认识认字条里的生字,田字格的字用荧光笔画出,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认字条中的生字。田字格里的生字用荧光笔或彩笔画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标</span>——把课文粗略地读一遍,标画出自然段的序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读</span>——将课文借助拼音熟读课文3遍,直到流利为止。</p><p class="ql-block">同时,帮助孩子在田字格旁画好线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孩子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之前,家长要陪同引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奖励模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妈妈为了促使女儿认真对待预习这个环节,专门准备了一个本,上面记录下女儿预习的成果。记录的方法是:如果女儿课文读得很流利,那么就在对应的“课文流利程度”一栏中贴上一个笑脸;如果她读课文的时候没有错误的读音,生字也完全掌握了,那么就在“生字”一栏中贴上一个笑脸。结果,为了得到这个笑脸,女儿每次预习的时候都非常认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小笑脸、小红花一类的贴纸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当他的学习有进步或者很认真的时候,作为一种奖励给他,对他的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不妨借鉴这位妈妈的做法。</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开始预习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扮演着主导的角色,要对他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步骤。我们才可以逐渐放手。当然,放手之后,家长也要不定时的监督,比如,提醒他:“明天该讲第几课了?生字全都掌握了吗?”以此暗示孩子去预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孩子,我们遇到了一起,希望我们能够并肩携手,齐心协力,加强配合,各自认真履行监管责任,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p>

预习

生字

课文

孩子

三读

笑脸

流利

女儿

一标

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