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翁基是景迈山保存完好的布朗族古寨。翁基是一个被原始森林滋养了千年的古村寨。翁基多年前就闻名遐尔,许多电视节目,画刊上都有翁基古寨。</p> <p class="ql-block">布朗族是中国古代濮人的后裔,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和怒江流域,包括保山、怒江、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p> <p class="ql-block">州。布朗族是很接近傣族风俗的一个民族,历史上布朗族头人帕艾冷曾迎娶傣族的七公主而成为傣王驸马,所以两个民族在吃、住、穿各方面都有许多相同之处,一些民族节日也非常相似。翁基古寨座落在一个缓坡上,一幢幢干栏式住宅依山而建,在层峦叠嶂的大山辉映下显得异常秀丽安静。在布朗语中,“翁基”的本意是看卦,意为看卦选址的地方。据说当布朗族的先祖带领族人迁徙到芒景时,不知道该把寨子建到哪里,于是找人来看卦选址,而当年看卦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翁基。</p> <p class="ql-block">松树的味道,花桃树的味道……整间屋子散发着原始林木的气息。被褥上是太阳的温暖味道。静。翁基进入了梦乡,森林进入了梦乡,大地沉沉睡去。我安然入梦。闹钟把我唤醒时,我没有像往常那样还要赖床。木屋外面的美景在召唤我,在催促我,“快点来欣赏我,快点来吧。”我第一动作是打开窗子。雾,浓重的大雾让所有的一切依稀可见,像梦景一样。迅速打理好自己,打开相机,拉开门,一脚踏进翁基古寨的晨光里。静。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街巷里空荡荡,时间在这里似乎停住了脚步。这于喜欢拍摄的我来讲,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寻找</p> <p class="ql-block">着,拍摄着,沿着缓坡朝寨子的至高点移动。金黄的鼓槌、紫瓣的金钗……一簇簇色彩各异的石斛花垂悬在露台上,屋檐下,大树上,竞相怒放,娇嫩的花蕊缀着晶莹的露珠,煞甚好看。翁基古寨有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放置着寨心,是古老图腾崇拜的产物。所有的房屋都是围绕着这个寨心,依着地势修建的。村落四周,古树环绕,灰色的屋顶,褪了色的木屋,浓雾笼罩下,越显典雅、朴质。</p> <p class="ql-block">上到停车场,视野忽然间豁然开朗,具高临下,角度极佳,我拍下了整个翁基古寨造型别致的屋顶,小巷。我继续朝高处走,那里是翁基古寨的寺庙帕哎冷寺。帕哎冷,是布朗族第一代领袖。在帕哎冷寺,供奉着帕哎冷妻子七公主的铜像。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帕哎冷率领布朗族辗转到了澜沧一带,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便栽培了茶树。定居后,帕哎冷迎娶了傣王七公主为妻,七公主带来了耕作、纺织等技术。所以每当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都在这里聚集、敬奉和狂欢,祭拜帕哎冷。相传寺庙有千年历史,后因一场大火付之一炬。2006年到2007年按照老寺庙的外貌和样式重新修建,只是所用材料不同,不再是纯木质结构,块石垒砌的基座,重檐阔脊的正殿,乌瓦朱墙的角楼,面向两侧的红石麒麟,并不影响这座庙宇的庄重华丽</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七公主是真实存在的,傣王的女儿七公主与布朗</p> <p class="ql-block">王子帕哎冷结合。傣族通常都生活在平原,而景迈山为什么会有傣族?是因为当时傣王把七公主嫁给帕哎冷,觉得太对不起女儿,就让几个傣族寨子跟着七公主陪嫁到景迈山。</p> <p class="ql-block">太阳出来了,站在帕艾冷寺庙前面的木栈道朝下望,一片广袤无垠的云海,而翁基古村由于地势较高,仿佛悬浮在云雾之上。远处的云海不断涌动,隐约可见的村落已被晨光所点亮,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我在不只一幢房屋的屋顶发现三片瓦装饰的图案,格外显眼。后来,我了解到,那是一芽二叶的茶叶图腾,是翁基布朗族对先祖发现引种茶的感恩和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