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掌握新课标内容,领会新课标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区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解和掌握,让老师们能够用课标理念,根据课标要求有效备课、上课。10月26日,潘秀梅特级教师工作坊在来宾市祥和小学开展工作坊第四期集中研讨培训。工作坊坊员、祥和片区各校主管教学工作领导及二、四、六年级教研组长参加培训。本次活动形式为:专题讲座+课例展示。</p> 坊主作备课课例分析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个环节:工作坊坊主潘秀梅做备课课例专题讲座。潘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作为导向,结合《7的乘法口诀》、《因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等课例,首先从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教学重点、难点,学科素养目标与“四基”目标、教材内容的整合、删减、增加等方面引导老师们读懂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再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学习新知的困惑点分析学情,最后分析落实课时教学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法。</p> 坊员代表上示范课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个环节:由工作坊三位坊员上示范课。周羽老师上示范课《7的乘法口诀》。周老师在课堂上结合七星瓢虫身上的点数这一具体事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7的乘法口诀,引导点拨到位,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巧记口诀”、“找朋友”、“对口诀”、“把口诀卡送回家”等富有童趣的游戏,使得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多收获,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推理意识、运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石光达老师上示范课《因数》。石老师通过问题导思,活动导学,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等数学活动中,理解、掌握因数的概念、找一个数因数的具体方法及一个数因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和数感。</p> <p class="ql-block"> 韦献婷老师执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韦老师首先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把新知转化成旧知),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分析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具体含义,再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自主列式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抽象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使学生深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p> 与会教师评课、议课、改课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个环节:观摩了三节精彩课例后,潘老师组织、指导与会教师进行议课、评课、改课。老师们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及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潘老师对老师们提出各种教学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在老师们评课的基础上,分别对三节课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课的具体方法。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进一步领悟了新课标精髓。</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老师们进一步领悟了新课标精髓,明确了今后依标教学的方向,为教师落实新课标要求开拓了更广阔的教育视野。</p> <p class="ql-block"> 编辑:黄柳艳</p><p class="ql-block"> 图片:黄晓明 陆漳</p><p class="ql-block"> 二审:郑利秀</p><p class="ql-block"> 终审:潘秀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