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无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b></p> <p class="ql-block"> 拳拳爱国之情,何以凝练为强国之志、转化为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载体。对新时代少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为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青少年的成长全过程和各环节,为青少年打好人生底色,我校于10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 校领导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安排了“十个一”活动,明确教育内容要落细、落小,教育载体要可闻、可感,将以文化人和以情感人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要润物无声,突出“融”字;贴近生活,突出“实”字;牢固基础,突出“基”字;与时俱进,突出“新”字。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情景和方式中,厚植爱国情怀,收获成长。</p> 一会一课,“融”汇贯通 <p class="ql-block">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爱国主义教育要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紧紧抓住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各班主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爱国主题班会,使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增进爱国情感。</p> <p class="ql-block"> 榜样引领,举行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精神,扎根心底。</p> 一诗一信,积“基”树本 <p class="ql-block">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诗词大赛现场,同学们欢聚在一起,诵读红色经典,抒发爱国情怀。他们登上这个舞台,共赏千古美文,聆听古诗书韵;他们对话圣贤,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他们诵读经典,一起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朗朗诵读声,洪亮呐喊声。一部历史,一片星河,一颗炽热爱国心。我们耕耘,我们播种。我们祝福,我们憧憬。</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书信,能有多浪漫?见字如面,见信如晤。一字一句,写的是先辈将黑夜点亮,五星红旗熠熠生辉:山河换了新颜,飞机也不用飞两遍;色彩斑澜的秋天,最耀眼的是中国红。孩子们内心最真挚的表白,跃然纸上,亲爱的祖国,你听见了吗?</p> 一典一绘,躬行实“践” <p class="ql-block">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最好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 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故事大赛现场,同学们用生动的语言、稚嫩的声音、饱满的情感,再现了一段段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讴歌了一代又一代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奉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英雄事迹,表达了作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美好未来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画笔,是意韵的飞扬,他们用缤纷的色彩,自信地描绘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五彩斑斓的生活,在快乐的绘画中,孩子们收获满满,用画笔绘画出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爱、对未来的热爱!</p> 一歌一影,标“新”创异 <p class="ql-block"> 一支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支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各班用积极的态度、饱满的激情、高亢嘹亮的歌声赞美伟大的祖国,带着现场观众一起倾听红色歌曲,感悟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p> <p class="ql-block"> 了解历史,才能珍惜当下。教师们积极运用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平台,播放爱国影片,让孩子们通过更易懂的方式了解历史。</p> <p class="ql-block"> 影片中的战火记忆,激发了孩子们爱国主义的情感共鸣和价值共识,把“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的爱国之情,升华为“祖国需要就是最需要”的强国之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奋斗不止,因为“祖国有我”;奋楫向前,源自“我有祖国”。</span>相信戴小学子在持久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到国家历史,强化了责任担当,让爱国精神在心底牢牢扎根!今后,我校将继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每一个青少年坚定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统筹主编:毛志伟</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郭雨欣</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戴家埔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文本来源:戴家埔中心小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