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堂精把脉 切磋研讨促成长——柘城县“国培计划(2022)”送教下乡精准培训项目小语四班之问题诊断(一)

一缕阳光

<p class="ql-block">  长天一色桐叶落,醉美清秋万景清。相约国培,遇见美好。为积极推进“国培计划(2022)‘送教下乡’”项目的实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了解参训学员的需求,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送到乡镇学校,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由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承办的“国培计划(2022)柘城县送教下乡精准培训项目”第一阶段——“问题诊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p> <p class="ql-block">  走进秋叶静美,投入送教热情,2022年10月26日,在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楠校长,师训科户雪梅科长的带领下,小语四班送教专家团队伴着绵绵细雨,一行十人来到整洁美丽的邵园乡司楼学校,针对教师的原生态课堂展示进行把脉问诊。</p> <p class="ql-block">本次送教下乡项目组组员:</p><p class="ql-block">领队:</p><p class="ql-block">柘城县进修学校校长: 吴楠</p><p class="ql-block">柘城县进修学校师训科科长、首席专家: 户雪梅</p><p class="ql-block">柘城县进修学校小语四班班主任:张雨</p><p class="ql-block">专家团队组长 : 高春英</p><p class="ql-block">专家团队成员: 张春霞 曹娜 韩娜 韩群英</p><p class="ql-block">摄影:</p><p class="ql-block">柘城县进修学校老师:刘姗姗 魏国良</p> 精心筹备 <p class="ql-block">  送教专家团队的到来,受到了邵园乡中心校楚长青校长,师训专干金银花主任 ,基地校司楼小学丁超校长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为了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他们提前来到学校布置好活动会场,安排好各项准备工作。邵园乡领导的用心组织和精心筹备让我们十分感动。</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由专家团队老师曹娜主持。</p> 领导致辞 <p class="ql-block">   邵园乡中心校楚长青校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送教专家团队来邵园乡为老师们传经送宝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参培老师提出希望:希望老师们珍惜这次学习的大好机会,提高思想认识,不负学校期待,迅速建立起主人翁意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而带动全乡教师提升专业素质能力。</p> <p class="ql-block">  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吴楠校长代表教师进修学校和专家团队对邵园乡中心校领导、基地校的领导及参培老师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阐明此次培训关于问题诊段阶段的目的和意义:开展问题诊断环节,能够真正了解参训学员的需求,明确培训方向和重点,对提升学员老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专家团队老师提出具体要求:团队老师要根据参培老师的原生态课堂,精准把脉,找出问题症结,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鼓励学员老师要珍惜机会,用心学习,带着收获与思考,开启教学之路新征程,使自己更快成长。</p> <p class="ql-block">  送教团队组长高春英针对本次活动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做细致周到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  本次问题诊断环节分两组,通过“课堂展示—诊断把脉—研讨交流”的程序同时进行。</p> 常态课堂展风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培教师准备充分,用心备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陈静静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陈老师台风稳,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的心田,以描绘祖国优美的风景创设情境导入,课堂伊始就激起孩子的情感体验,接着抓住四季中重点词句品读感悟,进一步体会小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建议: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要多指导孩子感情朗读,创设情境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教室。</p> <p class="ql-block">  朱美姿老师执教的《不懂就要问》,朱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丰富的肢体语言深深地感染孩子在课堂上畅游知识的海洋。明确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带着学习提示的问题自读课文,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一起交流感悟,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思考的能力。建议:交流时要再放手让学生多交流感悟,教师再追问,体现略读课文是让学生在前几篇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尝试运用。</p> <p class="ql-block">  方棣华执教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月明》,方老师通过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通过游戏识字活动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建议:1.要给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才是是课堂的主人。2识字教学应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加强朗读训练。</span></p> <p class="ql-block">  张桃老师执教的《精卫填海》,张老师基本功扎实,掌控课堂经验丰富,课堂设计能关注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课教学目标。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一步步探索,读懂《精卫填海》的故事。建议:1.小古文的学习应以读为主.老师的逐字逐句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朗读感悟。2.教师讲得太多学生只知道听、学,没有自己的理解。3.教学目标要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王玉莲老师执教的《田家四季歌》,王老师准备充分,环节设计紧凑。识字教学多种形式呈现,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记住字形。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体会农家人的辛苦,同时了解四季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建议:1.加强课文朗读的训练和指导。2.鼓励性语言不能太单一,要丰富多元化。</p> <p class="ql-block">  柘城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楠,师训科科长户雪梅,师训专干金银花主任,基地校韩英校长率先垂范,深入课堂,全程参与听课、评课活动。领导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送教团队老师凝神静听,观察课堂动态,深入了解参培教师课堂教学真实情况,捕捉课堂亮点及不足,记录详实,对老师的原态课堂做出准确诊断,以便在评课环节给授课的教师们提供最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下午在吴校长和户科长的带领下,又启程来到邵园乡美丽的双河学校,一下子被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所深深吸引。专家团队组长高春英感叹说:这所有一千多名学生的学校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得益于有韩英这样一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就有了灵魂!一个有灵魂的学校,就能培养出灵魂高尚的老师和学生!</p> <p class="ql-block">  五位老师各自展示了自己的课堂风采。首先刘舒老师执教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刘老师是一位年轻的美女老师,课堂上激情澎湃,加上对学生丰富的鼓励语,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建议:课堂上要落实好从不同方面提问这一阅读策略。</p> <p class="ql-block">  张崇奇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宿建德江》,张老师儒雅睿智,知识渊博,通过解诗题一明诗意一知背景一悟诗情的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羁旅之愁,更感受到了古诗的文字之美!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张老师让学生们读得有些少!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诵读,读出古诗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宋雪娟执教的《四季》,宋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设计巧妙,教学环节紧凑,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中玩儿,玩儿中学。教师的板书设计新颖且清晰明了。建议:1.教师包办代替的语言不能太多,要引导学生多交流感悟,进行阅读实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朗读指导要关注朗读的语气。3.要有课堂总结,结束不能太仓促。</p> <p class="ql-block">  曹红岩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曹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课堂的应变能力和掌控课堂能力较强。引领学生透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中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建议: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要有保证,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最美。让学生在与文本一次次的朗读中不断加深体会,只有多读才能使静止的文字表现情感,让文字成为一幅幅鲜活的图画。还要抓住语言训练的点进行语用训练,比如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其它的石头命名。</p> <p class="ql-block">  李卫平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这是一篇习作单元中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仔细观察,在观察中感受缤纷世界的美好,体验到观察的好处与乐趣,从而学会把生活中观察到的印象深刻的事物或者场景写下来。这是-节语文与思维,语文与表达相结合的课例。李老师明晰这篇精读课文所承载的教学意图,定位精准,本课教学目标确立准确。建议:习作单元的课文要指向表达,因此不能忽视了对学生说话写话的练习。</p> 问题诊断细把脉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专家团队组长高春英和团队老师张春霞、曹娜 、韩群英 、韩娜针对学员老师组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集中讨论,在悉心引领中剖析问题,一起交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得失,思想的碰撞闪烁智慧的火花,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建议,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达成,课堂问题的设置,教学程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生成,板书设计等多个方面对参培教师的课逐一进行分析、点评。</p> 研讨交流施良方 <p class="ql-block"> 专家团队的引领是老师成长的最好途径,经过研讨,给出以下几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清晰地知道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实效。</p><p class="ql-block"> 2、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3、课堂教学要方法灵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4、课堂上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以高质量的问题撬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学会迁移理解运用。</p><p class="ql-block"> 5、将课的预设与生成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最高境界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是连接师生情感的纽带。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教学语言。</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课堂“把脉问诊”,“望闻问切”,专家团队老师对参培老师的授课剖析精准,意见中肯,这次研讨给接下来的培训指明了方向,让培训目标更加明确。</p> <p class="ql-block">  进修学校魏国良老师,张雨老师,刘姗姗老师不辞辛苦,认真做好摄影工作,捕捉课堂上的精彩瞬间,为本次活动留下珍贵的影像和视频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专家团队组长高春英谈了参加送教下乡几年来的深刻感受,这个平台助力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国培是生命中的一束亮光,通过国培活动,我们每位学员老师都能成为自己的一束光,成为孩子心目中的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  教师进修学校户雪梅科长的点评高屋建瓴,令学员老师醍醐灌顶,佩服不已。户大师从阅读教学不同的课型:阅读策略单元,习作单元怎么上好,精读课和略读课的不同教法等做了具体的阐述。还分享了一节好课的三重境界:一是人在课中,课在人中,做到人在,意在。二是人如其课,课如其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是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课合一。并鼓励老师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就要付出努力,付诸行动,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和信念!</p> <p class="ql-block">  邵园乡金银花主任和双河学校韩英校长对教师进修学校吴楠校长亲自带队,来邵园这两所学校传经送宝表示衷心的感谢且非常感动!对专家团队几位老师的细致点评给予高度的评价,有了领导的认可,更坚定了专家团队老师的前进步伐。</p> <p class="ql-block">  进修学校师校长吴楠做最后总结:</p><p class="ql-block"> 吴校长说:来到邵园乡司楼小学和双河学校,内心充盈着一种感动,感动于邵园乡中心校领导楚校长,师训专干金主任,和承办校丁校长、韩校长对送教下乡这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感动于参培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他们认真好学的学习态度。感动于送教专家团队老师的辛苦付出,她们不辞辛苦,奔波与于各个乡镇之间,给学员老师送去宝贵的经验,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老师。专家老师的指导有广度,有深度,有高度,而且知无不言,直言不讳。有这些专家老师的引领和这样细致的指导,相信我们的学员老师一定会在送教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也会更快的成长起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老师行走的大地,探索的一片森林。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大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愿我们都能在各自坚持的道路上,努力探索,以问题促成长,为下阶段的研课磨课活动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实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相信经过时间的锤炼,老师的语文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 撰稿:韩群英</p><p class="ql-block"> 编辑: 韩群英</p><p class="ql-block"> 审核:吴楠 户雪梅 高春英</p><p class="ql-block"> 摄影:魏国良 刘姗姗 张雨</p><p class="ql-block"> </p>

老师

课堂

教学

学生

进修学校

教师

送教

团队

柘城县

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