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道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span></p> <p class="ql-block">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p><p class="ql-block">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p> <p class="ql-block">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极其丰富和深刻,其核心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提出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1]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国际权力观</p><p class="ql-block">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理念内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2]</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可持续发展观</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span></span></p> <p class="ql-block">各方观点</p><p class="ql-block">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p><p class="ql-block">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