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柳河轶事》小说第贰部二十四章

戢学_哲学 真善美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春风吹绿北国大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内已是到处鸟语花香,操场的草坪象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球场边的一排排杨柳轻拂着绿枝,校园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晚上七点一刻,音乐表演系三楼大教室里已是灯光通明,系主任张青教授提着黑色公文包快步走进了大教室。</p><p class="ql-block"> 张青教授环视了一遍坐满教室的教师和同学们,她调整了一下坐位前的麦克风。</p><p class="ql-block"> “ 同志们!同学们!晚上好!今天是1979年3月26日,新学期开学也一个多月,今天召集大家谈两件事情,其一是,经上级领导部门布置,决定中央音乐学院组织部分师生近期参加中央慰问团赴广西、云南边疆慰问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归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工作安排会议。现在我传达一下学院工作会议精神。</p><p class="ql-block"> 过去的一学年音乐表演系的全体师生,以优良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充分地做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到工厂、农村、部队进行汇报演出,做到文化艺术为人民服务,走好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这次赴边疆慰问演出是一项很重要的政治任务,请广大师生勇跃申请报名参加。</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新学期开学以来,因当前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宣传对越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延迟了上学年的表彰工作。现在通报一下上一年度我们系师生创作的文艺作品,撰写假期实践报告,在学院的评比的成绩结果。</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同学撰写的《大别山红色根据地寻访》获得优秀奖,创作的《莲》演奏曲获优秀创作奖,并获优秀表演奖;罗晴岚同学创作的《送别在木棉树下》获得优秀创作奖,并获表演二等奖;……,在此向获奖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并希望你们戒骄戒躁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看到你们的成长和进步我十分高兴,这里把我参加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毛主席接见留学生的赠语转述给你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年青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上八九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代青年人,正逢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期待你们努力学好专业文化知识,成为祖国宏伟蓝图的绘制者和社会主义各行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努力完成历史赋予你们肩上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后会议结束,欧阳丽君、罗晴岚并肩走在月光透过树林斑驳月影的小路上。</p><p class="ql-block"> “丽君姐!听了张老师的讲话,我决定报名参加这次慰问团,半年前送别钟英杰大哥及祖炎和他们战友们的情景历历在目,我的心一下飞到了云南,我们一起去好了。”</p><p class="ql-block"> “晴岚!我们想到一块去了,三弟祖炎已三四年没见了,能去云南那边最好不过了,去看看你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何若英大姐,还有那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们,真想去为他们献上一曲爱的赞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周以后,1979年4月1日张青教授率欧阳丽君、罗晴岚所在赴云南、广西边疆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分团,抵达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p><p class="ql-block"> 4月1日下午,西线慰问团到了昆明军区13军39师河口驻地,立即搭台布置准备当晚的慰问演出。</p><p class="ql-block"> 晚上7点整,拉开了慰问演出的序幕。欧阳丽君站在舞台中央,向台下整齐端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河口官兵,驻地观演群众深深鞠躬致敬。声音清彻地说道:</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广大解放军指战员、驻地父老乡亲们,晚上好!欢迎你们的到来,首先有请中央慰问团西线分团副团长,中央音系学院音乐表演系系主任張青教授致辞。”</p><p class="ql-block"> 張青教授疾步走问麦克风前,环视了台下四周所有观众,声音洪亮地说道:</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驻地乡亲们!大家好!我们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委托,由在京的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组成西线慰问团,来到美丽彩云之南的云南省,把党中央、国务院对凯旋归来的广大解放军官兵殷切的关心和慰问带给大家,你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军的光荣传统,坚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面对强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二十多天的边疆自卫反击战,有力惩罚了东南亚这个小霸王,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的气焰,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党和人民感谢你们!为了祖国神圣领士不受侵犯和人民的幸福安宁,你们不畏流血牺牲生命,是我们新一代最可爱的人,……,谢谢你们光荣与无私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演出从一曲《再见吧!妈妈》开始,……《血染的风采》,不断得到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台下观众的强烈互动,掌声不断响起,……最后欧阳丽君、罗晴岚联袂表演了《木棉树下的送别》,及在来云南路上两人创作的《盼归》,这饱含深深情怀的歌声和弦律引起观众积极的共鸣,……。历时两个多小时歌、舞各种形式的精彩演出,完成了西线慰问团的首场演出,观众依依不舍地停在原地,欧阳丽君不断鞠躬谢幕,目送缓缓离开的观众。</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刚走向后台,听见有人在叫喊她。</p><p class="ql-block"> “丽君姐!丽君姐!”</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寻声望处,只见一个俊俏的女兵朝她走来。她定眼一看,惊喜地喊出。</p><p class="ql-block"> “是我爱娇妹妹呀!直想不到你会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我去年十二月中旬,由武汉军区总医院抽调到昆明军区总医院,现配属到13军39师战地医院了。”</p><p class="ql-block"> 说完她俩深情地拥抱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晴岚!这是祖炎的未婚妻周爱娇(为更好照顾祖炎我与他已经领证了,爱娇补充道),她也是一位对越自卫反击参战女兵喽!”</p><p class="ql-block"> 罗晴岚马上走了过来,握住周爱娇的双手。</p><p class="ql-block"> 周爱娇接连说道:</p><p class="ql-block"> “听祖炎多次说起你,我丽君姐同学罗晴岚的名字,太有幸见到你噢!你俩今晚的节目太精彩,太感动了,看得我和身边的战友不停地流着泪水。啊!光顾我们姐妹说话呢,祖炎连队李尚龙指导员也来了,他站在舞台下面候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我弟部队指导员,来看我!”,“张老师!我哥部队指导员来看我!”</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罗晴岚不约而同地对張青教授说道。</p><p class="ql-block"> “你们去吧!我们此次西线巡回演出时间长着呢,等这阶段有间隙的时间,我与你们一起去看望你们的兄弟和他们的战友喽。”</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罗晴岚、周爱娇一起走下舞台,李尚龙指导员朝迎面走来的她们敬了一个军礼。</p><p class="ql-block"> “欧阳老师,罗老师好!感谢你们今晚演出的节目,演出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我们连队战士们看着这亲身经历的片断,有种特别的亲切感!我想邀请两位老师到我们侦察连坐一坐,有些情况给你们报告一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尚龙指导员带着欧阳丽君一行,步行十分钟就到了侦察连在河口驻地。</p><p class="ql-block"> 来到连队部,安排她们一一就坐,连部文书已给她们送上已沏好的茶。</p><p class="ql-block"> “ 你们可以算得上是我们连队的亲属啊!”</p><p class="ql-block"> 落坐后的欧阳丽君、罗晴岚心里正犯着疑,怎么不见三弟祖炎?怎么不见钟英杰大哥?!他俩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不等她们开口,李尚龙好像读出来她们的心事,喝了一口茶水,缓缓地对她们说。</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月日凌晨4时30分东线、西线同时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我部所在西线,面对的是越南第二军区,布置有第345师,316师,316A师,344师加上地方武装、民军等近6万人。</p><p class="ql-block"> 西线战区指挥部集中第13军,第14军,第11军的主要兵力,要求歼灭东胜、老街、孟康地区之敌和越军345师,该师组建于1977年约有9000余人,清一色的苏械武器,是越军四个装备满编苏械师之一。尔后视战机转兵歼灭越军316师、316A师等敌军“精锐”。战役分为两个作战方向,老街至柑塘为主要作战方向,我第13军、第14军协同作战,金平至封土为次要方向,由第11军独立完成作战。</p><p class="ql-block"> 我们连队作为13军39师开路先锋及殿后收集掉队人员两项任务,全过程参加了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争,侦察连为此付出了十多人的伤亡代价,连长钟英杰同志为了掩护战友英勇牺牲,何若英老师身怀六甲,还有一个来月就要临产,现在还瞒着她,一直还没有把这一噩耗告诉她,副连长彭跃进同志,电台台长祖炎同志不同程度负了伤,这些情况周爱娇同志作为师战地医院医护人员是清楚的。借今天我们巧遇的机会,向你们报告一下我们侦察连这次参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欧阳丽君、罗晴岚危襟正坐在桌前,屏声敛息地听着。</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24日下午4时,13军39师命令在春增西北405高地的师直属侦察连,以急行军速度赶在先头部队109团的前面探索开路,务必于2月25日中午10时到达外波河吊桥(位于越南西北部工业重镇柑塘市以东7公里处,是防止越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以确保我军在此地切断敌军的退路,保障我军主力全部歼灭越军345师。</p><p class="ql-block"> 13军39师直属侦察连,在连长钟英杰带领下,迅速组成了12人的尖刀队,包括指导员李尚龙、副连长彭跃进、特种兵王瑞楠,并配属电台一部,祖炎台长和二名报务员等12人。</p><p class="ql-block"> 39师主力团109团指战员们,看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侦察兵风尘仆仆赶上来,纷纷叫喊着。</p><p class="ql-block"> “看,我们侦察兵上去了,有他们在前面开路,这下准让这伙敌人跑不掉啰!”</p><p class="ql-block"> 侦察兵尖刀队踏上了深入敌境的路上,面对敌情不明,地形地貌不熟悉,随时可能与越军不期而遇,如何争取时间完成指挥部布置的任务,一直萦绕在尖刀队每个人的心上,……。</p><p class="ql-block"> 侦察兵尖刀队12人,连长钟英杰带领特种兵王瑞楠等第一组担任先导,指导员李尚龙带祖炎及二名报务员等第二组居中,副连长彭跃进带机枪班长戢炎堂等第三组殿后;全队根据地形和发生情况变换战斗队形,随时准备战斗,迅速果断向敌人纵深猛插进去。</p><p class="ql-block"> 越南北部山区山高坡陡,树林茂密杂草藤蔓丛生,侦察兵尖刀队连续奔袭,为了按时间规定尽快赶到指定地点,不顾饥渴、不顾疲劳,不断翻山越岭。入夜以后,天色渐渐被黑幕笼罩,给山路行军带来很大困难,借着云层中透出来的朦胧月色,摸着岩墙壁搭人梯攀悬崖越陡峭,手舞匕首砍荆棘藤蔓、除丛生杂草,边走边开道,在莽莽连绵群山中向目标地挺进。</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25日,天刚蒙蒙泛亮,山野里被浓雾弥漫笼罩着。侦察兵尖刀队从山上走了下来,山脚下可见是一条公路,队员们隐蔽在路旁一人多深的草丛中,一双双眼睛向公路上仔细观察着。王瑞楠用手轻轻碰了下身边的钟英杰连长,低语道。</p><p class="ql-block"> “连长,你看右前方。”</p><p class="ql-block"> 只见右前方10多米处,约有一个班的越军踩踏着杂草的喳、喳声由远及近,正准备穿过公路由北向南逃窜。见此情景,钟英杰顿时跃起端起冲锋枪,大喊一声。</p><p class="ql-block"> “看你们往那里跑?!”</p><p class="ql-block"> 话音未落,枪声已起,对着敌人一阵猛扫,众队员也拿起武器一齐朝敌人射击,走在队尾的三个越军慌忙掉头往回跑,只见祖炎、王瑞楠、戢炎堂等侦察兵跃出草丛跑过公路紧追不舍,戢炎堂轻机枪发话了,两个漂亮的点射,跑在前面的二名越军,趴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祖炎一个剪刀腿,跑在最后的一名越军怨爹妈给的腿短了,被祖炎生擒。</p><p class="ql-block"> 钟英杰连长立即对俘虏进行了审讯,结合分析公路上敌军丢在公路的文件和物品,进一步核实了外波河吊桥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祖炎!马上向109团部报告外波河吊桥的地理坐标。”</p><p class="ql-block"> “是,连长!”</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25日上午9时许,侦察兵尖刀队已经抵达距外波河吊桥800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隐蔽在杂草丛生中的侦察兵尖刀队员个个十分兴奋,目标地就在眼前,恨不得一步就跨到外波河吊桥上面去。</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隐蔽好动作小一点,吃点压缩饼干,吃好喝足恢复好体能,越是接近完成任务越要警觉行事,瑞楠!你先去侦察一下。”</p><p class="ql-block"> 钟英杰连长向队员们布置道。</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王瑞楠回到钟连长身边,低声报告道。</p><p class="ql-block"> “前方100多米处,约有二十名左右越军东倒西歪地,在通往外波河吊桥公路两边休息。”</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作好战斗准备,悄悄地接近敌人,相机行事。”</p><p class="ql-block"> 越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一支中国侦察兵队伍向他们逼近。</p><p class="ql-block"> 一个越军误以为侦察兵尖刀队是自己人,站起来打着手势又喊又叫,一副很激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副连长彭跃进见状将计就计,一面招手回应,一面带领机枪班长戢炎堂大步迎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彭副连长举枪要了招手问话越军的命,戢班长和第三组侦察兵,向公路两边敌军猛烈射击,当场打死了16名越军,这突来的袭击打得敌军昏头转向,还有命的象无头苍蝇乱跑乱窜。</p><p class="ql-block"> “一个都不要让他们跑掉”</p><p class="ql-block"> 彭副连长向第三战斗小组队员们喊道。并带头向前冲,在追击过程中腿部中弹,鲜血直流染红了绿色军裤,他顾不上包扎,继续追击逃窜着的越军。</p><p class="ql-block"> 用了不到15分钟,全歼敌军18名,侦察兵尖刀队仅一人负伤。</p><p class="ql-block"> 这场遭遇战斗刚结束,109团先头连随后赶到。侦察兵尖刀队与之会合后,于2月25日10时占领了外波河吊桥南北桥头制高点,主力109团全部主力到位,立即构筑好阻击的工事。随后13军37师、38师等部队陆续到达外波河吊桥两岸,对已进入包围圈越军345师形成合围之势,歼灭越军2500人,伤俘2000余人,下午15时敌军345师残部全线象猴子一样溃逃到深山密林中,13军37师、38师与39师109团一起占领了柑塘市。</p><p class="ql-block"> 侦察兵尖刀队不畏艰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时准确地,把大部队带到指定地点,切断了越军南逃的退路,参加遭遇战斗4次,毙敌33名、俘虏1名,仅有1人受伤。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返回指挥部,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3.01.16 武昌求真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记 1979年2月17日进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43个年头,记下这一幕历史画面,深切缅怀牺牲的烈士们,向参加这场战争的19年代50后、60后的哥哥、姐姐们致敬!感谢身边参战的江忆情,戢炎堂,陈中望等同志所讲述和提供的基本素材,向南疆烽烟正十年老师致谢!敬请参战读者指正。祝福你们身体健康!开心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