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墓碑山

唯唯姐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2016年9月去了一次加拿大育空的墓碑山以后已时隔六年了。今年九月初我和我的小伙伴Yu Xiu, 毛子, Johnny Zhang, Jack Ou 又一次进入了墓碑山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上露营了七天六个晚上。在这期间经历了狂风冰雨,徒步了近五十英里,拍摄了上万张照片。这里先放一段视频给大家展现一下墓碑山壮美的秋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好友凌寒为我的墓碑山之行作的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处风景美如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天上 ,是人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是墓碑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卷云舒红霞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草金,山花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染墓碑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夜来北极光袅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清泠,星子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秋墓碑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啦,视频也看了,诗也读了,这个时候各位看官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也在想墓碑山到底是什么地方,那里的秋色为什么这样美?那里的露营生活如何?接下来我就来给各位介绍一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墓碑山 (Tombstone Territorial Park) 位于加拿大北部的育空腹地,远离喧嚣,人迹罕至。那里的大自然,坚守着最完美的原生姿容,她的山、她的水透着古朴的风韵;那里的秋天,变幻着最绚丽的色彩,她的红、她的黄交织出油画般的画面;那里的夜空,闪烁着晶莹的星子,她的极光、她的流云……无不吸引着无数登山者和摄影师,包括世界上最著名的风光摄影师 Marc Adamus.&nbsp;</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高纬度的严寒造就了高纬地区山水独特的容颜。由于墓碑山的色调与山形酷似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所以又被人们称之为北美的巴塔哥尼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进入这片奇异之地,第一个选择是徒步从Dempster Highway 过 Grizzly Lake 攀越而至。这条步道从公路边为起始点到墓碑山谷底的 Talus Lake 来回要走26.7英里,升高8千多英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选择是是乘直升飞机直接进入墓碑山腹地的 Talus Lake 营地。考虑到我们带的物品和行李比较沉重,我们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道森小城乘直升飞机前往Talus Lake 营地的。我们的飞行师叫Nathan,是个非常友好的小伙子。 当我们接近停机坪的时候,他特意在谷里绕了一圈让我们拍摄墓碑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我们的幸运之年,一进山地,谷里的植被就已经变色。红色的蓝莓树与黄色的北冰洋矮柳交织在一起就像是上帝的调色板,流光之下,斑驳陆离而美不胜收。当直升飞机刚刚飞入墓碑山谷那一刻,我顿时被闯入眼帘中的景象惊呆,我手拿相机,两眼盯着前方楞了好长一阵才反应过来,还等什么,赶紧拍呀!然后我举起相机拍摄到了这些难得一见的画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直升飞机在离 Talus Lake 营地大概1公里左右的停机坪降落。一下飞机,我们就被那充盈着秋色的原野深深地吸引住了,马上拿出相机采集它的美丽。一通拍摄之后,我们把背包和带来的食物搬到了营地安顿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第一个营地住了三个晚上。每天我们都背着相机在营地附近的湖边及周围的地区拍摄。这些是我们在营地附近和它的周边地区拍的片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是我们在 Talus Lake 住地营地。这个营地有10个搭帐篷的平台,还有厨房,厕所,以及储存食物的小柜子。为了防止熊以野生动物不要接触人的食物及有味道的东西,我们所带的食品,甚至刷牙用的牙膏都装入熊罐或者储存柜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山上期间正好是中秋节,摄友还带来了月饼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Talus Lake 营地, 我们遇到了湾区著名的摄影师,Jeff Lewis。他是一个很阳光的小伙子,我们大家和他在一起非常开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第一个营地住了三天后,我们转移到第二个营地,Divide Lake。从Talus Lake 到Divide Lake这两个营地之间有4英里的路程,由徒步小道相连,这条小道虽有一些上下坡,但并不是很难行走。最艰难的地方,是要穿过河滩或山坡上的乱石堆,我们要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找到合适的落脚点。有时穿越河滩中的乱石堆,因为河滩太宽,很难找到对岸的出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导航软件来找到正确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转场的时候,我们需要背着所有的行李,食物,和摄影器材。我的包大概有40磅左右。由于我把我的摄影包加在行李包的上面,所以我的包显得特别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上还遇到了 Marc Adamus 本人。这是他第24次上墓碑山了。在我们转场的当天,他也带着他的团友在转埸。他背着80磅比他人还搞得背包,但走起来去健步如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ivide Lake 在Talus Lake 与 Grizzly Lake 之间。如果从Divide Lake 继续往前走,翻过一座陡峭的大阪就到了Grizzly Lake。而这条路正是徒步进山的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ivide Lake 是在一组陡峭的山壁之下。这里最有名的景点是鲨鱼牙山。下面是在这个湖边以及周围地区拍摄的片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ivide Lake 营地在湖边的一个小坡上,沿着徒步通道上洒落着十个搭帐篷的平台。厨房和食物储存柜紧挨着湖边,打水非常方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离开Talus Lake 营地的头一个晚上,外边下起了大雨,因为我的帐篷使用时间太久而且是单层,所以外面下大雨的时候,我的帐篷里面下小雨。第二天清晨出发之前,我把我的睡袋和行军背包拿出帐篷,让风吹干。可是我没有注意到我的相机包和里面的相机也已经被打湿,就背着相机包上路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Divide Lake营地后就立即动手搭帐篷。我搭好帐篷后,便拿出相机去谷里拍照。拍照时我从相机目视镜中发现相机里面都是雾,无法拍照,这才反应过来,我的相机和镜头已经进水了。而此时,天又下起了小雨,我立即返回了帐篷。虽然外边下雨,但帐篷里面还好,我就把相机放在帐篷里面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刚刚晾了一会儿相机,忽然外边狂风大作,又下起了冰雨,我赶紧把相机放入相机包内并用防水袋护好。然后把我的睡袋及各种东西都包好以免再次被雨打湿。此时,外面狂风呼啸着,我的帐篷也在风中摇摇欲坠。我赶紧用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帐篷杆以防帐篷被风吹倒,与此同时用另一只手不停地拍打着帐篷,把压在帐篷上的冰拍掉避免我的帐篷漏水。就这样一直与风雨搏斗了将近两个小时,最后冰雨终于停了。我查看了一下我的物品,都还好!这次我胜利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雨停后我钻出帐篷,看见小伙伴们也在清扫帐篷顶上的冰,我心生感慨:墓碑山啊,你虽然很美,但是你的脾气也很大,冷风冰雨,变幻无常。我们权当把你这一切当作是毅志的考验,人生的历练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碰到了最美的日出。让我感到更幸运的是我的两个相机第二天早晨开始正常工作了。在后面的几天,我们虽然也碰到风风雨雨,但都是有惊无险,顺利地完成了我们的旅行拍摄计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用这个视频总结一下我们在墓碑山拍摄及生活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关露营准备物品的信息</b></p> <p class="ql-block">通常要在野外露营几天的话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墓碑山这样的荒野中,除了常规的露营物品外还要做一些特殊的准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帐篷</b></p><p class="ql-block">我们团队五个人带了三个帐篷。我的帐篷漏雨,另外一个帐篷的支架在大风中被折断,只有毛子的帐篷经受了考验。当Marc看见我的帐篷的时候说我的帐篷不适合在荒野中使用。在墓碑山这种荒野中露营必须要用双层的帐篷。因为考虑到要行军,所以对帐篷的要求是越轻越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充电宝</b></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无人区拍摄多天的情况下,我们除了带多个相机电池外,还要带了多个充电宝。现在市场上有许多各种规格充电宝。为了选出价格适中,高效能的充电宝,我们团队的两位理工博士们花了不少时间来进行测试,最后选出下面的这一款,测试的结果是一个这样充电宝可以充4-5个尼康电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买了四个这样的充电宝加上5块索尼电池。我共拍了近万张片子, 再加上手机充电,回来的时候用掉了两个半的充电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水鞋</b></p><p class="ql-block">由于墓碑山上有很多草地植被,不论是下雨还是下雪,或者说是晴天的早上走在山谷里再好的行军鞋也会被水打湿,所以我们都带了水鞋。我们原准备是行军鞋和水鞋交替地穿,但我们在山上的时候雨水比较多,所以整个行程全部是穿的水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脚架</b></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墓碑山除了转场的时候要走4英里的路,平时拍摄的时候每天也要走好几英理。所以带轻便简洁的三脚架是必须的。而且在那里除了硬石头就是海绵一样的地被,如果拍摄的时脚架架在海绵地上的时候脚架会抖动。我带了两个脚架,一个是装着梅花爪,另一个是钉爪。在使用过程当中,我经验是钉爪在海绵地里还是比较稳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食品</b></p><p class="ql-block">在荒野里露营拍摄,体力消耗很大,营养一定要跟得上。我们主要是以速冻干粮 (dry food) 为主,再加一些干果,巧克力做零食。我们还带了几包方便面,香肠和蔬菜作为调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导航软件</b></p><p class="ql-block">我们用的导航软件是Gaia, 也可以用 Alltrails。在出发前我们下载了离线地图,并把2016年走过的路线及今年的其他摄友走的路线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通讯工具</b></p><p class="ql-block">在墓碑山上没有任何手机信号,我们带的是Garmin 卫星通信设备。两位男生用的是inReach , 而我用的是 inReach Mini.。这个设备虽然很小,但是可以跟手机的 app 联接,用手机来操作。我们用这个仪器来查天气,并与飞行员和家人保持联系。我们还通过短信联系,请小小魏给我们提供每天红云和极光的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露营准备的物品就介绍到这里。我们在准备露营的时候,特别是在这种荒野的地方露营的时候一定要做充足的准备, 这样才能保证摄影顺利地进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我的小伙伴 Yu Xiu,毛子,Johnny Zhang 和 Jack Ou 陪我一起经历了这难忘的旅程。特别是最后一个晚上,Yu Xiu 和毛子在黑夜中陪我走了一个多小时泞泥的山路去拍极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各位小伙伴,为我的美篇提供片子及小视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我的闺蜜,大学同学凌寒为我的美篇做诗,及编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次谢谢你们,有你们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