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消防救援大队在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和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同大队主职主业相结合,按照“共建共发展,共建共提高”的工作原则,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力求创建实效,大力提高乌拉特后旗消防救援大队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h1> <b>大队基本情况</b></h1> 乌拉特后旗消防救援大队始建于1983年,历经39个春秋的风雨洗礼及烈火淬炼,现有办公楼一座,训练塔一座,多功能训练馆一座,占地面积为9518平方米。现有消防救援人员24人,其中其中党员16人,团员8人,执勤消防车6台。担负着全旗2.5万平方公里,6个苏木镇,50个嘎查村和众多社会单位的防火、灭火、抢险救援任务。 乌拉特后旗消防救援大队自建队以来,共接处警6千余起,出动消防车8千余辆次,出动警力4.2万余人次,抢救被困人员3500余人,抢救财产价值1.4亿元,先后成功处置了“9.17”盾安光伏机房火灾、“2.26”紫金有色金属中心化验室火灾、“2.8”阿仁特勒公路坠车事故、“5.31”铜矿水库水域坠车事故等急难险重救援任务。圆满完成骆驼文化旅游节、建党100周年、喜迎二十大·唱响新时代等庆祝活动的重要安保任务,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大队班子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调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教导员为组长,大队长为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专人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和制度,形成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定期组织召开精神文明专题会议,传达各级精神文明会议精神,及时部署下一步精神文明重点工作,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全体消防救援人员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激发全体消防救援人员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争先创优的强大正能量。</span><br></h1> 制定了年度教育计划,将精神文学习内容融入教育计划,建立指战员思想政治档案,每周安排两天时间对全体队员开展集中政治教育学习和培训 整合辖区红色资源,开展了“重走英雄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宝音德力格尔先进事迹宣讲团”进红门、慰问抗战老党员等活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消防安全百家行”“牢记领袖训词、永做忠诚卫士”等活动。 <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7px;"> 大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结合《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积极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深入老旧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联合多部门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突出问题。</span><br></h1> 开展消防车通道治理行动8次,首次启用了“电子告知单”设备,治理各类隐患40余处。同时,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对模糊不清的消防通道标识进行重新划线。 围绕农村火灾防范、隐患治理、禁止烧荒等内容开展集中培训6次,通过村广播播放“大风天”防火提示、禁止烧荒的提示600余条,通过四级微信群发送消防知识400余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海报60余张。 走访苏木镇政府和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实际,起草印发《关于深化全旗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和《推进“三长”包保防范“小火亡人”行动方案》,将片区公安民警同步纳入责任体系,明确6个苏木镇网格长,59个社区嘎查网格长,300余名基层网格员的工作职责。 对接各苏木镇,推动辖区6个消防安全检查指导中心、4个农村消防站和专职消防救援队全部建成,并初显成效。同时,组织召开消防安全检查指导中心培训会,按期高质量完成“一队一中心”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了基层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能力水平。 制作1000块“小型生产经营性场”消防安全提示牌,发动基层网格力量,在幼儿园、小饭桌、小饭店、小商铺等十四类不同各场所张贴,目前已张贴900余张,小场所覆盖率达80%,督促小场所对照整改隐患1400余处,让“小提示”发挥出“大作用”。 持续打造河套家“预”户“消”品牌,大力营造“习惯安全、人人消防”的浓厚氛围,依托“北疆蓝焰”志愿服务队、宝音志愿者服务队,持续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成立全市首支女子文员消防宣传服务队,累计发放消防宣传资料6000余份,在各类媒体网站发表稿件、文章近300余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20余场。 深入开展消防执法规范化、优化提升窗口服务、提供上门培训演练、提升宣传教育实效等措施,全面提升监督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坚持执法服务融合化,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企业在消防服务领域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难点,精准发力,逐项攻坚,推出多项便民利企措施,持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 今年以来,大队深入各类企业开展培训演练16次,通过上门服务、视频指导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消防领域问题11处,帮助企业制定完善应急预案27份,获得企业一致好评。 <p class="ql-block"> 大队组建“北疆蓝焰”志愿服务以来,成立“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论宣讲队,定期在各多民族聚居的嘎查、社区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每年民族宣传月期间开展集中宣讲。成立“火焰蓝”公益队,开通公益服务热线,大队内精通蒙汉双语的人员帮助牧民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语言沟通、生活不便等问题。与宝音志愿者服务协会共同在赛镇开展守护生态屏障活动,定期呵护防护林内的树木,清理环境;为周末不方便回家的蒙古族学生开通“周末蓝朋友”服务,在队站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同过集体生日,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等活动;在卧佛湾、豹子沟、旗内人工湖等深水区域,树立蒙汉双语警示牌,提醒游人不要冒险涉水发生意外;深入赛乌素镇开展“救”在身边系列活动,向当地牧民教授培训海姆立可、心肺复苏等日常急救法,使牧民能够开展有效自救,避免因交通不便造成的施救不及时;多次参加义务献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等活动,服务总时长2157小时,参与志愿者843人次,累计为疫情防控、助学助老捐款13000余元。</p> 大队开展的“籽籽同心·拳拳守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志愿服务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青年志愿者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和文明办的一致好评。 在支队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div>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期间,大队新建隔离室,集中采购备用医疗设施及药品,建立严格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定期对队站进行全面消毒,对出警返回的车辆人员进行全面消毒,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响应,开展防疫消杀工作。</div> 认真组织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开展“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观看活动,激励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服务宗旨,苦练战斗本领,永远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b>崇尚荣誉展示文明新果</b><br> 乌拉特后旗消防救援大队曾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1次;被总队评为“先进大队”2次;被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评为“年度消防工作一等奖”1次;被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评为“巴市政府消防工作责任考评验收先进单位”1次;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评为“年度先进大队”3次;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评为“先进党委”1次;被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评为“团体三等功”1次;被乌拉特后旗人民政府评为“全旗“双拥”工作先进集体”1次。<br> 宝音图街消防站曾被总队评为“总队文艺汇演第一名”1次;被总队评为“全区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1次;被共青团巴市委员会评为“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1次;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庆祝建党95周年文艺汇演一等奖”1次;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授予“全市消防部队体能业务比武对抗赛‘精神文明奖’”1次;被巴彦淖尔市消防救援支队评为“支队授课比赛第一名”1次。 近年来,大队在争创文明单位活动中虽然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差距,我们决心不断努力,向先进和榜样学习,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巩固、提高现有成绩,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将争创活动持之以恒、扎扎实实的开展下去,真正做到牢记宗旨,让人民满意,使争创文明单位活动向更高台阶不断迈进。 <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