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西西里━━首站卡塔尼亚

沈宪

<p class="ql-block">卡塔尼亚城市标志━━黑色大象驮着方尖石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又下西西里━━首站卡塔尼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年6月,南下意大利西西里,8天旅游回来总觉得西西里还有几处城市景点必须去走一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虽说西西里是一个岛,旅游资源和令人兴趣的景点,实在太多太多,远远超出一些欧洲亚洲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假如抛开西西里悠久文明的历史遗迹,仅仅去滨海沙滩,也并不逊色于亚洲南洋和高于欧洲度假沙滩平均质量和舒适度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出国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地去了不少国家城市,让我有很大兴趣再去一次的地方,可能不多。世界那么大,多去看看更新奇的地方,这是大多数人的普通旅行方式和前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适可而止吧!对其他国家地方景点可以,对西西里行不通。可以息息了,自己又不是旅行家,更谈不上是一个游记散文作者。没有人给我任务,更没有人在等着看我那些不成体统散文游记混合体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固执地再去一次,出于对有二万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地中海最大神秘岛屿的迷狂;出于对有丰富悠久历史文明留存完好建筑探究明白的一厢情愿;出于对整个岛上复杂地质火山地震地貌窥探其变幻无常后的坦然无恙;出于上一次西西里人民给我留下完全不同于大多数人持有的刻板反面甚至恶劣形象的冲动;出于一定要把那些介绍资料上的西西里丰富多彩的图片,化成亲眼目睹的现实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这条街直通海边</p> <p class="ql-block">海边港口停泊的船</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意大利和全世界的邮轮经常停泊在港口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月下旬,我又踏上西西里的旅途。上一次是飞降西西里最大城市巴勒莫,这次是西西里第二国际空港卡塔尼亚。作为全岛第二大城市 ,人口约有40万固定居民。卡塔尼亚背靠着世界上最有名的活火山━━“埃特纳”,又面临爱奥尼亚海的大海港,巨大城市港口停靠各国的大型“邮轮”。</span></p> <p class="ql-block">不同历史时代留下来的教堂在一条街上</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式样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卡塔尼亚大学外景</p> <p class="ql-block">卡塔尼亚最重要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历史记载以来,“火山之都”卡塔尼亚曾遭受大大小小火山喷发近200次影响和侵袭。二千多年来有9次比较严重的灾难。最近一次灾难性的火山爆发是在1669年,红红的岩浆依山滚滚而下,几乎波及整个卡塔尼亚,然后大部分流入海中,海岸线向外伸延了几百米。幸存下来的人民刚刚恢复初级的生存状态,整个城市又被1693年的大地震再摧毁一遭。这一次地震几乎影响了半个西西里,城市都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小城市乡镇甚至就此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短短近30年的两次重大自然灾害,没有把人民生存在此地的念头打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卡塔尼亚城楼上大时钟上的铭文:我从我自己的灰烬中再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只有不屈的西西里人才会讲出如此铮铮闪亮的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一次重建卡塔尼亚过程中,才使得巴洛克建筑艺术,即将要退出意大利文艺历史建筑主要舞台时,有幸地在西西里得以重新展现了她的辉煌,使得有些城市几乎是清一色的巴洛克建筑,而且是二百多年来“巴洛克”艺术经典绝致的建筑配上西西里岛中特有的岩石。因此现在游人看到的城市不是古希腊式,拜占庭式,或者巴洛克,哥特式建筑的混合存在。而卡塔尼亚城市成为保存巴洛克建筑和文化最好的城市,有其悲哀无奈之后的幸运,又有独立鹤群在世界巴洛克建筑史上辉煌顶峰的自傲。</span></p> <p class="ql-block">警察局占据广场上的重要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有过去发生在这个城市的灾难和辉煌,对于一个上海维也纳华人并不重要,下了城际巴士首先必须找到旅馆位置才是我的头等大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条很长很长又笔直笔直典型罗马风格的大街上,我感叹生活了多年的上海找不到,在维也纳也从没有见到如此有气势的街道,一个人的见识就是多走几个地方来的。两旁都是大块大块岩石凿成石块堆切起来而成的巨大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火山巨大的岩石之上建民房</p> <p class="ql-block">民房下的火山岩石缝长出的生命植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块墙下,我把写有旅馆地址皱巴巴带有手汗的小纸条,递给了摆水果摊的胖年轻人,此时他背靠椅子,面对桌板上竖立在瓜果边的手机,与女朋友进行视频对话。他放下视频中的女朋友,马上回答了我,觉得自己英语不行,讲意大利语肯定我听不懂,指手划脚的讲解又怕我看不懂他的手势,他在铁皮钱柜盒中上下前后乱翻一阵,好不容易找出一枝笔(现在社会找一个手机比找一枝笔要方便许多),又在我的纸条反面画了一个井字形的图案,标明自己摊位的位置和我旅馆位置。当我拿着纸条要走时,他笑着问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是不是日本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笑着回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中国人”。“他是中国人”,他马上又拿起手机,对女朋友几乎是用叫喊的声音告诉她,接着马上又用手机对着我,让他女朋友在手机上能看到这个中国老头旅行者,作为回敬,我向他女朋友挥挥手后,就离开了水果摊。但心里在想,难道他女朋友是西西里山里生活的人,这一辈子没有见过中国人,特别是像我这个单身推着箱子背着包的中国老人旅行者,胖男人为什么要这么大惊小怪地在手机上让她见一见我呢?不去多想了,按他画的地图先找到旅馆再讲。</span></p> <p class="ql-block">大剧场侧面,第一眼并不引起注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再一次地行走在大街上时,已经脱下了多余的衣服,穿上干净舒适明亮年轻人“铁恤”杉,脚上轻便舒适的鞋子,手中拿着旅馆给的地图,“一个上海老华侨轻松行走在西西里的街道上”,头脑里想起这句话,自己也觉得脸上显出愉快轻松的笑容,对面过来的老太婆也对我脸露笑容,唉,人就是这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直奔最市中心的广场而去,路边的几处小景点小教堂先不去关注,教堂和小景点实在太多,属于低观赏价值的建筑,这是上次来西西里的一点小体会。短短的一天时间先必须抓住主要特别景物。问了几个人又对照地图,就来到市中心“Piazza Duomo”</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都摩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大教堂刚处于休息时间,就慢慢地周围转了一圈,看到那个黑色象背上驮着一块埃及方尖碑。黑色寓意火山岩石,在“埃特纳”火山口和周边山地全是黑颜色。在整个意大利这种艺术雕像,仅仅在罗马一个广场上出现过,其他地方则没有,历史原因是什么?没有时间去追究。广场两边的建筑非常壮观和漂亮,一个是警察总局,一看警察把门,仅在走廊中一窥建筑,不敢闯进去。另一个则是税务局,我以为博物馆,管理的人解释一遍,我以为要买票,拿出钱,那人提高噪音“财经局”,这个发音与德文几乎相同,才明白此处是走不进去的地方。真是的,财经事,什么地方不可以去,偏偏要占据在这么一个重要又宏伟的建筑里算帐。教堂对面的广场,一边全部是餐馆和买纪念品的商店。</span></p> <p class="ql-block">卡塔尼亚城市标志</p> <p class="ql-block">这种大象驮石碑的雕塑仅在罗马有另一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开广场,在左角落处往外走,先看到一个在不断喷水的石雕像,在她后面就是全市最热闹的菜市场,一半是鱼摊,一半是菜和水果的摊位。吆喝声和交谈声,但很少有讨价还价的声音(这里肯定没有土耳其人和其它很会祘计的人),我看着这里的顾客买东西都很“绅士”样,不问价,也就没有还价的场面,包装付钱买卖双方都像朋友一样,实在让人不解,这里的人收入都不多,人人都不在意滩主会拿着他的那把“大鱼刀”宰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看了这里的商业氛围有些特殊,按我的兴趣是还想多看一些这种场景,可惜听不懂当地意大利语。如果能记录下来,一定生动有趣有味富有西西里人特性。</span></p> <p class="ql-block">通过喷泉进入鱼菜市场</p> <p class="ql-block">菜市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市最早最热闹又吸引游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饭店外面街上的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在菜市场边上高高斜坡铁杆上看一个小时,也会觉得时间很快,我一个人想看就看,想走就走。但这个城市有太多的景点,不容许我像一个傻子一样看着他们做买卖,留下几张照片和一段 video就足够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有一些街道的上空有一个特殊的景观,就是挂着许多彩色不同的全部撑开的伞,不是市政府挂的,而是伞下方摊位和商业饭店业主们的广告行为,吸引远方的眼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遮雨是不可能的,但遮阳是有一些作用的,只是下雨初时,对毛细小雨还是有些遮挡作用,西西里人的心想得多高又多特别。然而我第一个想法却是:这些肯定是中国来的伞,看自己是个多无趣的人呵,应该敬佩西西里人的智慧创造新广告形式,通过我的游记文章告诉想知道的人,让我的见闻成为他人的参考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希腊人时代的剧场</p> <p class="ql-block">罗马斗兽和游艺场</p> <p class="ql-block">城中存在的罗马遗迹</p> <p class="ql-block">改建古希腊剧场为现在所用</p> <p class="ql-block">改建之中的古剧场</p> <p class="ql-block">虽然楼廊气势还在,只剩残败的墙和年老的人</p> <p class="ql-block">当天演出海报在门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件事不得不多提一笔,在我旅馆边上,有一个卡塔尼亚最大的剧场,当我赶去市中心广场时,经过这个大剧场,因为外表不是那么宏伟和令人惊叹,脏兮兮乱糟糟的,觉得这不是一个重大的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此在午饭后匆匆赶回旅馆休息时,又看到这个剧场,也没有去好好查一查这是一个什么建筑物,当晚上七点多钟,把市里主要景点看了十几个之后,就在脑中想,晚上应该必须去什么地方解决此地的最后时刻了。问讯处了解到有一个大剧场,而且今天晚上有节目,按照他们的指点方向,想不到就是我两次路过而不关心的那个“贝里尼”大剧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17 世纪后期的古典建筑,是为纪念伟大的卡塔尼亚作曲家贝里尼而修建,当时有西西里最著名建筑师斯卡拉和萨达设计,剧场最具特色的是富丽堂皇的客厅,伟大的作曲家在西西里社会地位很高,就以他的名字建立一个剧场,城中有他的“别墅”和花园,可见人民对艺术家推崇之绝。</span></p> <p class="ql-block">卡塔尼亚贝里尼大剧场外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点半赶到剧场,门可罗雀,空无一人,全无灯光,大门紧闭。如我上午下午二次经过一样。找遍门窗所有墙角上面的海报,今晚9:15有演出,终于有一个今晚的“归宿”和文艺节目可消磨晚上时间。整整有两个小时的空档,必须舒舒服服地去解决今晚的用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剧场坐落在并不很宽阔的大街,周边全是一些小街小巷,与巴勒莫的大剧院相比,显得有些寒碜和冷漠的败落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近处有几家餐馆在开始准备接受今晚的食客,我找了一家离剧场最近的饭店,坐下后面朝剧场,如果那个售票处或者剧场大门开了,灯亮了,我可以马上结束晚餐,去把票子搞到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就餐刚开始后不久,吃了一盘各式腌制海鲜冷盘前餐,邻桌来了三位意大利女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因她们是后来的,年纪大一些的那位就用眼睛友好地和我打了一个招呼,我见她们来入座,并没有一个人埋头就餐,停下手中的刀叉,好像等待自己好朋友入座,抬头友好微笑地看着她们,眼光正好与那个女人投来的眼光相遇,而那女人眼光后的眼神一下子被我抓住,当然我欣赏她们三个意大利多情性感女人的那种眼神,也被那个女人心灵神会。</span></p> <p class="ql-block">为友好热情的邻桌客人照一张母女三人照</p> <p class="ql-block">她们高兴地招手为拍照添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个大白色的布盆下面有十几桌客人,我在这一个角落处,仅一个人在悠悠吃着两大盘意大利海鲜,一杯白葡萄酒仅仅喝了1/3,虽然年岁有些大,个子也略显廋小,在光鲜体面的衬衣外一副亚洲人彬彬有礼的绅士样,让那女人感到受到友好又带热情的眼光,这绝对是会产生一种愉悦好感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她们三人来到此处前,本身就是因为轻松地过了一天,作为最后吃一点食物,喝一点酒精的饮料,全身心一定处于一种绝对放松状况,如有委屈袭来,此时也会降低伤害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然而我那异族绅土带有无限生命力磁铁般的眼神,刹间在那女人心中引起难以言喻的精神快感。我觉得她被我的眼光透进愉快心情之中,然而我也被她那开朗光明带有无私无瑕的眼神所征服倾到互视,结果应该是大家都处在一个不言而喻的友好氛围之中,好像冥冥之中我们来此处终于见面了。</span></p> <p class="ql-block">母亲叫两位女儿到我身后来一张自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跑堂为她们点好吃喝,去饭店取东西时,她主动地对我讲,用生硬的英语,说她是这两位姑娘的妈妈。我马上习惯地用大拇指,在她们面前举一举,说:“你很漂亮,你的女儿也非常非常漂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这一恭维话,三个女人同时的发出了哄笑声,就如同我们是朋友在开畅交谈。当两位姑娘幽静表情不多的脸上彻底地绽开了喜悦的微笑时,我感觉到她们三人是今天最美最美的西西里姑娘和女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主动叫二位女儿过来站在我后面,她也在我身后,我快速地拿出手机,照下了我们四人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语言不能完全彻底沟通交流,笑脸可以代替解决一部分,还有就是代表热情的物品。“维也纳上海老爷叔应该有点腔调和派头”,马上在脑中形成。三个西西女人那么友好地送来笑声和心中热情,一同与我欢笑拍照留影,爷叔也应该小小地回敬她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跑堂过来时,我在边上悄悄地对他讲,送三杯她们一样的饮料给她们,我付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是跑堂又过来时,并没有带饮料过来。我又特地到酒台处对跑堂讲,他重复了一遍说:知道了,你付他们桌上的三杯饮料的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哪!跑堂的英语太差了,我拿起三个杯子做了三个倒饮料的动作,又做了一个送上去的动作,拍拍我的胸,跑堂立即明白,拍拍自己的额头,讲了三个OK,Ok,OK。</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回到自己座位上时,跑堂很快地跟了过来,给她们每人一杯刚才一样的饮料,她们的脸有些不解,跑堂马上用意大利话讲,是这位先生请你们喝的。</span></p> <p class="ql-block">剧场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妈妈马上对我感谢地一笑,她反应很快,叫住跑堂给我们四个人拍一张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一场景引起了其它邻座吃饭人的议论,我当然是最高兴的,三个女人和邻座的那些客人在今晚见识了维也纳上海老爷叔的腔调和派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会有故事的在卡塔尼亚《贝里尼大剧场》边上吃一顿晚餐,发生了这么小小的插曲,也是为我等一会后看剧场演出,增添了情趣和前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半个小时后我又进了今晚不收门票的《贝里尼大剧场》看意大利歌剧演员的演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太懂意大利歌剧演唱的我,有了刚才在餐馆里与三位意大利女人的短暂交往,觉得今天台上的演出和台下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都是一样的精彩,让人难忘,这就是又飞西西里━━首站卡塔尼亚的第一个小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沈宪 又飞西西里━━首站卡塔尼亚 (散文游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维也纳 2022 10 1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