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雅斯贝尔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高三地理组全体同仁在教育的路上不断成长,不断完善……</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锤炼“主力军”,让模范作用“亮”出来</p><p class="ql-block">1、是老教师带头,提高教育质量:本学年地理组共配备了肖晖,颜斌,史鸿雁,侯庆友,朱升,和我六位地理教师,老中青和谐搭配,为此组内以老带新,我带在集备时由年轻教师总结听课所得。</p><p class="ql-block">2、是工作责任“再压实”。大家都把学校的工作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投入,认真负责,努力使教学工作做到最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项教学工作都进行得非常顺利。</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不遗巨细的备考策略</p><p class="ql-block">(一)、筑牢“主阵地”,让课堂教育“实”起来: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p><p class="ql-block">1、是主抓集体备课“精细化”。每一次集备从大单元入手,由备课组长大单元建构梳理出本单元的框架结构,细化成三到四个主串讲知识,每个老师分领自己的任务后,每一个知识串讲均从五年高分题分类,课标解读,考情分析,考点预测,学情预设,习题精选角度完成ppt和学案。</p> <p class="ql-block">2、是力争课堂教学“无死角”:。每节课都从四步入手:解读课标、夯实基础、突破考点、提升能力四个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教材读懂读透精打细磨,注重学习的“基础性”;加强情境创设课堂的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得出不同结论的“创新性”;师生共究地理知识体系和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综合性”,实现解读题目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二)、把牢教师“主动权”,管理学生“严”起来。</p><p class="ql-block">1、是关注学生心理,为其设计合理的学习计划。</p><p class="ql-block">引导学生通过如下方式学习每天三问自己: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今日事今日毕)你整理笔记了吗?没有学好的部分你怎么补救呢?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或者课堂记录,每天书写自己的总结计划和构建知识树,将碎片的知识串联,将碎片的时间系统,相信学习必如春起之苗,日有所增。</p> <p class="ql-block">2、是设计适当的作业,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设计的越细致,学生学习时越轻松</p> <p class="ql-block">(三)、畅通“主动脉”,让高考的号角“吹”起来</p><p class="ql-block">1、是全员跟进,掀起做题选题热潮。学根据教学内容准备了18套课时题,六套综合体建立了本学期的题库。要想选出好题,老师就要多做题。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老师就要跳进题海。地理组同仁每节课每位老师都要依据本节课的内容选题并预设学生的学情,集备时从命题材料选择、试题结构设计、能力点分布、题目体现等多角度分析所选考题并提出复习建议。</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章:研精致思的经验指导</p><p class="ql-block">《庄子天下》有云:“沐甚雨,栉疾风”,陈校长栉风沐雨,探寻出一个个的备考宝藏,分享给大家。陈校长提出要提高学生“学”的质量,让学生在真学实学、肯学爱学上下功夫;抓住教师“悟”的精髓,在课标解读、提升思维上下功夫;浓厚课堂“讲”的氛围,在知识关联、生动有趣上下功夫;加大地理“用”的成效,在创设情境、素养达成上下功夫。为此,地理同仁要向高考聚集发力,精细统筹规划“一盘棋”,教学有目标,教法有规律,厚植国家情怀,为高考助力增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