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蓄能量,学习促提升——榆次区振兴小学教师研修山西大课堂“聚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纪实

浮生半日闲(王汉青)

<p class="ql-block">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习作课堂的基本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榆次区振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导处的统一组织下,于10月22日下午,研修学习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专题研修课。</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何捷老师的课例观摩,何捷老师选取的是小学第二阶段最能体现新课标“表达与交流”相关要求的习作——我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  我的“自画像”,要求学生写的像“画”一样好看,优化语言,强化特点。</p> <p class="ql-block">  接着何捷老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第二学课程——“表达与交流”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学段的学生,在“表达与交流”的训练中,要学会倾听与转述、请教与商讨、思考与讲述、交流与回应。</p>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训练点,内容不是要点,要紧扣训练点,围绕其进行表达交流,而不是将规范学生写作内容作为重点。</p> <p class="ql-block">  教师在教学中要找出训练点,解读出支撑点,还需要设计教学,找准着力点。光讲解方法不行,要在写作实践中借助教学落实方法,毕竟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是方法“直接变的”。</p> <p class="ql-block">  榆次区振兴小学的各位语文老师认真观摩了课例,在良好的线上学习氛围中,教师们认真聆听,仔细梳理,同时记录下专家老师的宝贵经验和专业的教研方法。</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又观摩了彭才华老师的课例《有你,真好》</p> <p class="ql-block">  语文作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很多作文课,教师教的是习作的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如何去写作,来习得习作能力。而彭老师的课,让学生在习作当中会习作,他关注的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习作,而是关注每个人的习作任务,他引领了全班同学经历了一次习作的全过程,让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听了彭老师的讲座《广快作文,让习作成为享受》</p> <p class="ql-block">  彭才华老师的广快作文让我们知道好的作文是夸出来的,我们在批改习作时,要用放大镜找优点,而不是用显微镜找缺点。</p> <p class="ql-block">培训剪影</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各自在家,面对着小小的屏幕,仔细品味一个个讲座、聆听一堂堂优课,他们指尖滑动,屏幕上跳动着精彩的学习体会、收获和感悟,线上学习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此次语文教师线上培训以经典教学展评为形式,结合专题讲座,以深入的研讨和高度聚焦的主题,让老师们依托名师引领改进教学。专家专业知识的讲解,还有新颖独特的边问边答形式,对提升专业质量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相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们一定会学以致用,真正的在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这次线上培训充分调动了老师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维,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我们坚信待到花开时,教师们会把自己的所思所获外化于行,在感悟中行动、在行动中提升!</p><p class="ql-block"> 榆次区振兴小学</p>

习作

老师

教师

教学

榆次区

语文

作文

何捷

课例

中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