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天堂——摩洛哥

水杉

<p class="ql-block">入夜零点20分,飞机途径卡塔尔的多哈,再继续飞往摩洛哥。对持有中国护照的游客免签。</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国旗</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地处非洲的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对岸是欧洲的西班牙,南部紧邻西撤哈拉大沙漠。摩洛哥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千米,人口3,621万人,首都拉巴特。1957年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风景如画,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不是欧洲却近似欧洲,身处非洲却少有黑人,她是阿拉伯国家,又有别于其他阿拉伯国家。她的地理位置很独特,我站在直布罗陀海峡,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是个色彩丰富的国度,白色的卡萨布兰卡、红色的马拉喀什、黄色的菲斯、蓝色的舍夫沙万,交融在一起,更让摩洛哥成为圣洁之地。</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又称为白色城市(原城市名叫“达尔贝达”市)。</p><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里克咖啡馆”,是电影《北非谍影》的取景地。里克咖啡馆充满怀旧复古、颓废和慵懒氛围。</p> <p class="ql-block">《圣人区》法国殖民地,街区的建筑风格混合法式风情。</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迈阿密大道”。</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建筑面积2公顷,三分之一的面积建在大西洋上,以纪念阿拉伯人祖先来自海上。</p> <p class="ql-block">驱车285公里,前往红色城市——马拉喀什。马拉喀什又称“欲望都市”,它位于摩洛哥南端,这座古城的外墙都是清一色的陶土红,而在阿拉伯语中,“马拉喀什”的本意就是“红色”。</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巴西亚皇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皇宫建造极尽奢华,用了大量黄金、龟壳和水晶装饰品。皇宫深藏在老城的一个街道里,外表看平淡无奇,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历代摩洛哥国王,在巴西亚皇宫住的时间都很少,所以,巴西亚皇宫让人觉得特别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讲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库图比亚清真寺》是马拉喀什标志性建筑,在粘合石块的泥浆中,拌入了万袋名贵香料,迄今仍香气扑鼻,故又称“香塔”。</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的《杰马夫纳广场》,已有一千年历史,又称为“不眠广场”。有各种食品、服装和用品,还可看到各种卖艺表演。</p> <p class="ql-block">“塔吉锅”是摩洛哥的当地特色,它是用一种特制的圆锥形陶制器皿,慢慢小火焖出来的,全程不加一滴水。可以选鸡肉、牛肉、羊肉或者鱼肉,配以番茄、辣椒、洋葱等蔬菜,一起放入陶制器皿,会很入味。</p> <p class="ql-block">马拉喀什《马约尔》花园,园内有伊夫墓地和一个小咖啡屋。花园原先由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花费40年功夫倾其所有打造的,后来在他去世近20年,无人打理几乎荒废,幸好一个叫“圣罗兰”的人,在1980年发现并购买了它,而且还对其再进行了精心维修和改建,使马约尔花园得已重生。</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马约尔》花园。</p> <p class="ql-block">驱车翻过2260米高的“阿特拉斯”山脉,游览了“阿伊特本哈杜”筑垒村。村子建于八世纪,也是摩洛哥“柏柏尔人”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被誉为摩洛哥最美的古村,1987年载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午餐吃的是当地美食“库斯库斯”。</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摩洛哥南部第二大城市“瓦尔扎扎特”。</p> <p class="ql-block">离开“瓦尔扎扎特”,车行168公里,到了“托德拉”大峽谷,峽谷底部很美,四周却是一片贫瘠荒凉土地。</p> <p class="ql-block">驱车200公里,来到“撤哈拉大沙漠”的《梅尔祖卡》。站在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观望着浩瀚的沙海,别有一番联想。夜幕降临后,是撒哈拉一天中最璀璨的时刻,爬上沙丘,看满天无穷尽的星空照亮着银河,整个沙漠被繁星点亮发出幽幽的光芒,很像穿越进了“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中。</p> <p class="ql-block">撒哈拉大沙漠的柔情,一曲“橄榄枝”,被金色的爱情追忆着,让三毛念念不忘的撒哈拉就在“梅尔祖卡”。</p> <p class="ql-block">土著“柏柏尔人”的游牧文化,与阿拉伯人带来的伊斯兰文化,千百年来在这里融汇共存,让摩洛哥的文明之花绽放永恒。</p> <p class="ql-block">具有代表性的“柏柏尔人”。</p> <p class="ql-block">在撤哈拉入住的“沙漠酒店”。</p> <p class="ql-block">品尝美食“三道式”。</p> <p class="ql-block">从《梅尔祖卡》驱车前往《菲斯》。途经号称法国小镇“伊芙兰”,这里看不到任何摩洛哥文化的影子,完全是欧洲风格。入住菲斯酒店。</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862年建的菲斯“卡拉维斯因”大学,是世界第一所大学,比牛津大学还要早400年。</p> <p class="ql-block">石狮雕像。</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城《菲斯》——黄色的时光隧道,最古老的皇城。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它有9600多条深巷,密如蛛网,错综复杂,是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菲斯》在阿拉伯语意为“金色斧子”,也有“肥美土地”之意。</p> <p class="ql-block">“布日卢蓝门”简称蓝门,蓝门非常的漂亮,城门向外一侧镶嵌满了蓝色的马赛克瓷砖,古典而充满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菲斯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菲斯新城区</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兰经学院”,建于1350年,整座建筑装饰十分精致。</p> <p class="ql-block">菲斯的“叔阿拉”皮革染色作坊,具有近千年历史,在摩洛哥的皮革制造业很有名气。</p> <p class="ql-block">驱车200公里,前往蓝色小镇——《舍夫沙万》。这里绚丽到无可挑剔的“蓝”,摩洛哥必打卡的网红地。舍夫沙万其实还藏着许多景美人稀的小巷子,建议可以多走走逛逛,说不定转角就会遇见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儿童。</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涂鸦。</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开车65公里,前往《得士安》入住。</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游览有“欧非大陆纽带”之称的古城《得士安》,其古城墙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看了《穆罕默德五世大道》、皇宫广场及得士安的传统集市。</p> <p class="ql-block">开车65公里从“得士安”到“丹吉尔”,看了“非洲洞”、“卡斯巴大灯塔”、“哈法咖啡馆”,可以俯瞰“直布罗陀”海峡,坐在非洲,面向欧洲。</p> <p class="ql-block">“非洲洞”很奇特,在丹吉尔濒临海边的山上,令人称奇的是靠海边的洞穴口,酷似一幅非洲地图。海浪的咆哮声夹杂着风浪声,冲击波似的推向岸边岩石,激起阵阵浪花,翻起绚丽彩虹。</p> <p class="ql-block">“卡斯巴大灯塔”,位于非洲最北端,左边大西洋,右边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喝上一杯有摩洛哥特色薄荷茶。</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煎鱼。</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这个港口城市,缤纷多彩是它的基调,悠闲浪漫是丹吉尔人的情怀,美丽的城堡,飞翔的海鸥, 无一不让人迷醉。在这里,找个地方静静的坐着,等待夕阳西下那最美的日落来临。</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的摩洛哥之行,虽然已过去几年,但是摩洛哥象是被上帝打翻的调色板一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人难忘:白色的卡萨布兰卡,红色的马拉喀什,黄色的菲斯,蓝色的舍夫沙万,而最大最亮丽的色彩是“摩洛哥”!</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