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2022年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落地的方式和路径,破解初中化学教学难题,发展学生核心素养,10月24日,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攻关团队再次到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开展教研活动。以教研促成长,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共同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充分彰显新课标理念。</p> 课堂教学观摩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观摩之一——海口观澜湖华侨学校黄珊珊老师献课《水的净化》。</p>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对杂质进行分类并说出生活中常用的净水方法。通过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知道除去大颗粒的方法,思考如何除去悬浮颗粒。动手实验,学会过滤操作,通过交流让学生总结注意事项,思考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原因。活性炭吸附创新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实验操作技能,渗透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p> <p class="ql-block">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良好。最后通过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通过对生命吸管原理的分析解释达到学以致用,升华本课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观摩之二——海南中学陈智红老师献课《水的净化》。</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通过2014年威马逊台风导致海口市区停水这个真实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生存息息相关。陈老师在整堂课中处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通过“如何将美舍河水转变为较无色澄清的水”这一核心任务,帮助学生形成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计方案、动手实验、总结反思,完整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实践能力。通过畅想未来,荒岛求生自制净水器等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强化创新意识,体现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未来公民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体现科学态度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很好地将定位由“三维目标达成”转变为“核心素养培养”充分彰显新课标理念。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正如陈老师所期许的那样“让学习有意义地发生,有意思地进行。” </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认真观摩、记录。</p> 课堂教学点评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陈老师分别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 攻关团队组长海口九中陈翠老师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p><p class="ql-block"> 1.两位老师都通过核心知识构建分离物质的模型;</p><p class="ql-block"> 2.两位老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结构决定性质(明矾吸附、滤纸过滤、活性炭吸附);</p><p class="ql-block"> 3.两位老师都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黄老师让学生自学、操作、反思,深化理解;陈老师开放性发展科学素养,试错、评价,更有深度);</p><p class="ql-block"> 4.两位老师都重视课堂升华。</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也温馨地提醒大家,现在自来水厂用聚合氯化铝代替明矾做絮凝剂,上课时可以适时拓展学生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攻关团队导师海南侨中苏清霞老师对老师们的课堂给予了宝贵的指导意见。</p><p class="ql-block"> 1.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行动。</p><p class="ql-block"> 课堂不能停留在旧模式旧思想中,要让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动不起来的地方,老师再适时地搭支架,在总结时进行升华。学生的状态是课堂质量的真实反映。</p><p class="ql-block"> 2.成长其智慧,培养其思维。</p><p class="ql-block"> 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眼光放远些,让他慢慢地成长,增长智慧,拓展思维。如陈老师将课堂升华:水的净化实际就是物质的分离,由确定杂质到分离方法,再到最佳顺序,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专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攻关团队组长桂林洋中学戟辉老师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报告《聚焦新课标 构建生本课堂》。</p> <p class="ql-block"> 戢老师的报告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2022版新课标的特点、生本课堂的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化学教学。</p> <p class="ql-block"> 重点介绍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溶液》教学案例为载体阐述基于学情制定目标,对老师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华南师大郭思乐教授指出:“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以及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他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呼吁教师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使者”。</p> <p class="ql-block"> 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相信在吴益平院长的带领和苏清霞导师的指导下,我省化学攻关团队小组成员会继续专注课堂、潜心钻研、精雕细琢,提升自己,带动更多的教师一起进步,浇教研之花,结成长硕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