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傅孝溪 方秋月<br>摄影、图片收集 方秋月<br>制作 方秋月 <b> 四、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b><br> 1990.8月经洪山区教委认真考察,不试讲直接办理调动手续。11月初我和方秋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搬家到洪山中学。隔天的星期一早上我才拿到课本,就上了一堂“下马威”的生物课。我很高兴,我又有新的教学天地了。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br><b> (一)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br> 1.进行课题研究。</b><br> 教育科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br> 我是武汉市教育学会“九五”重点课题《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的主要成员,由我执笔撰写的研究报告于1999年10月结题评审,专家组认为该研究已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被评审为武汉市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 我主持并执笔的武汉市“九五”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实验目标教学与评价的研究》于2000年元月结题评审,专家组认为该项研究在省内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具有一定推广价值。这一 课题研究1999年5月获全国中等学校生物教师优秀论文一等奖,2000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1月获武汉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我省恢复了生物高考,增加了生物实验的内容。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中重要的、最富成长性的板块。我于2002年11月在全市中学生物教师教研会上作了“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的讲座,论文“如何把握生物实验设计策略” 发表在《考试》2003年1期上。<br> 2001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2001]6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主持并执笔的《高中研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06年12月结题评审,2007年12月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还发表过9篇教育科研论文。例如:“蚕体激素的实验”1997年被科学文献出版社录入《中国科学技术文库》书籍中;“建构生态型教学 重视学生健康发展”2007年被《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大全》收录。 <b> 2.提升课堂教学</b><br>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教学中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应用后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益的结果整理成文,发表过教学论文24篇。例如:在《生物学通报》(核心期刊)发表过3篇专业论文;《考试》2003年1期刊载的论文“如何把握生物实验设计策略”作为该杂志的封面;《教育科学博览》(中国核心期刊)2012年第3期的“生态课堂动力系统结构与功能”,也作为该刊物的封面。<br> 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将自已的研究成果、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紧扣课程目标,落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注重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重视潜能开发、提高科学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发展。<br> 在学校我推行“探究性教学”,教师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新知识、新认识、新见解、新方案、新方法等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身教学实际中去,就会创造出良好教学效果。我校生物教研组在武汉市有较好的声誉,<br>市生物教究室每年组织全市生物教师到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学生生物学竞赛、高考成绩、教学业绩都很优秀。2002年喻燕以673分进入武汉大学生物基地班,成为当年武大的理科状元;1997年周碧亮考入北大生物系;1988届学生徐卫林2021年被评为我国工程院院士。<div><br><br></div> <b> (二)、提高教师素养 促进人的发展<br> 1.用公开课平台 激发教师成长</b><br> 公开课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教师在平台中体现自我价值,同时老师之间互相讨论、交流,从而有效提高老师专业素养。<br> 在省、市、区、校教研活动中我讲过多次公开课,还讲过教育专家的评审课和各校教学校长的展示课。如:“昆虫的激素调节”、“伴性遗传”、“植物的向光性”等等。最多一周举行过4次公开课。通过交流向同行老师学习,改进自已的教学,做到以身作则。此外,每年要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考备考的策略。<br> 省、市、区教研室每年组织一次评比课;市、区教研室根据教研计划和新课程的要求还组织研讨课和展示课。通过公开课平台,使中老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让青年教师一批又一批地成长起来,中级职称、高级职称不断涌现。 <b> 2.加强听课评课 促进专业成长</b><br> 听课与评课是最直接、最具体、也是经常最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方式,还是业务部门和学校领导了解教师教学的方法和手段。<br> 传统的评课,一般在上完课以后,让大家议课,讲课者说课反思,听课者研讨。此法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存在哪些困难关注很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我们:一是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致力于学生学会学习。二是要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转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三是给予师生更大的生长空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行综合性评价。 老师们听我的課较多,我听老师们的课更多,这是我作为武汉市生物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的—份责任。武汉全市的重点高中我不止一次听评课,其他中学也去过,例如江岸区是武汉教育强区,所有高中全部生物教师的课我都听评过,其中二中、十六中、育才高中多次邀请我听课评课。湖北省其他地市我亦听课交流。根据讲课老师和听课教研员的反应以及自身的体验,于2009年5月在湖北省生物教育年会上针对市、区生物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作了“听课评课的思考”的讲话,反响很好。会后许多老师将我制作的PPT考去了。教育强区武昌的生物教研员要求我对该区的生物老师再讲一次。<br> 听评课中,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精彩、教学技能娴熟、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引导恰当、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化解、学生思维活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从中我能吸收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充实自已。 <h3><font color="#167efb" style=""><b> 3.创建洪高蝴蝶馆</b>(见美篇第四集)</font></h3><div><b> 4.成立工作室 增强引领作用</b><br> 我参加编写过12 册生物教材、教辅资料、血防教材、课外书籍。例如:《伊甸园的众生》荣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 我写了第八章“绿色食品与保健”。 湖北科技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2002年5月获奖。<br>除发表的论文外,还有16篇论文获得过国家、省、市奖证。<font color="#167efb" style=""><br></font></div> 2004年2月武汉市教育局为10名省、市名师组建工作室,集教学改革、专业学习、教育科研、培养指导和成果推广于一体,发展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引领学科发展。<br> 2004年4月25日在洪山高中正式挂牌《傅孝溪工作室》。参加会议的有:省、市教师工作处处长、华师大生科院及省教研室有关人员、区委及人大领导、区教育局长等。<br> 傅孝溪工作室由武汉二中艾燕、江夏一中谭东林、华中师大一附中吴建阶三位入室老师和向德平、徐兵两名访问老师组成。在市教育局和相关学校的支持下,两年多来相互学习,坚持课程改革实践,加强师德修养,做高尚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做领衔的教师;培养生物人才,做创新型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做研究型教师。艾燕成长为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名师、湖北省名师;谭东林老师成长为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名师;吴建阶老师成长为湖北省特级教师;向德平老师成长为江岸区抜尖人才、武汉市学科带头人;徐兵提升为校长。本工作室教师已成为我市生物学科职业道德高尚、理论水平较高、业务素质精湛的教育教学中坚,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br> <br><br> 我的工作室结束后,他们个个的工作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待续 2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