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在太湖边的古村

飞天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到苏州女儿家小住。与在苏州定居的一个老同学约见,本想节日期间游人一定很多,就打算找一饭店或茶馆叙叙旧,但老同学强力推荐到太湖东山的陆巷古村游玩,说那里是一个较原汁原味的小众景点,非常适合我们这种喜欢古文化的人一游,就欣然应邀前往。</p><p class="ql-block"> 果然,到了村口停车场一下车,小村悠远古拙的气息扑面而来。村子背靠东山莫厘峰,面向太湖。靠山的一面有茂密的枇杷林和橘子林,紧邻的太湖水面上长满了荇菜,在碧绿的叶子间开着鹅黄的小花朵,微风吹过,在淡蓝的湖水涟漪中摇曳起舞,不由想起了诗经《关雎》中对荇菜的描写:“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景色更加增添了小村的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据说陆巷古村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落”。《桔子红了》、《红粉》等不少影视片都曾以此为外景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古村中扔保存有20多幢明清古宅,六条直通湖畔的古巷弄。走进长长幽幽的巷子,斑驳的老墙,原汁原味的明清老房,仿佛走进了悠悠的历史长廊。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最著名的建筑就是他的故居_惠和堂。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因而留下了建于明代的三元牌楼。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p> <p class="ql-block"> 惠和堂,也称宰相府,是一处明基清体大型群体厅堂建筑,占地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共有厅、堂、楼、库、房等一百零四间。轩廊制作精细,用料粗壮,大部分为楠木制成,瓦、砖、梁、柱也均有与主人宰相身份相对应的雕绘图案。</p> <p class="ql-block">惠和堂中的沈周(明代书画大家)题字</p> <p class="ql-block">  除了王鏊,叶氏也是陆巷古村最著名的名门望族。这里的宝俭堂是南宋左丞相、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文学家、词人叶梦得故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粹和堂是陆巷古村里最特别也最原始的一个景点,它远离石板主街道,非常难找,我们寻着标牌,又问了三次村人,才在窄窄的弯弯曲曲的弄堂深处找到一个小门,进去之后竟然先到了一个厨房里,正疑惑着走错了,从厨房后面过来两个老人,告诉我们这就是粹和堂,也是他们的家,他们是叶氏的后人,也是这里的管理人员兼检票员。热情地把我们带到后院堂屋,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家的石板嵌门、砖雕门楼及堂屋波浪式天花板是村里独一无二的。这里原是叶氏家族的“棋乐仙馆”,是主人闲暇焚香抚琴场所。听着老人带着浓重吴侬软语的普通话讲解,恍惚隔世穿越到了明清年代……这旅游体验太奇特了。</span></p> <p class="ql-block">  陆巷古村虽然是旅游景点,可能属于小众景点吧,平时游人不是很多,当地住宿吃饭比苏州市区还便宜。中午惬意的吃了一顿太湖特色餐。</p> <p class="ql-block">  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素三白:白藕、菱角,鸡头米</p> <p class="ql-block">  走时还买了一些土特产,村民自制的批把膏,鸡头米,桃胶,美嗒嗒满载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