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澎澎

<p class="ql-block">山海关,因其依燕山襟渤海而得名“山海关”,又因是万里长城东起第一关,故称“天下第一关”。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还赢得“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的称号,集“山”、“海”、“关”三大概念于一体,闻名天下。山海关与长城中部位于陕西榆林的镇北台、长城西端位于甘肃的嘉峪关,组成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徐达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在此建关设卫,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前后用200余年时间,建成了七城连环,并与万里长城相连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大军事城防系统。</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是由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哨城及星罗棋布的烽火台、墩台共同组成的一座科学、完整、严密的军事体系,所以在明代万里长城的众多险关要隘中脱颖而出,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西门入关城,因西门连接入京御道,尤其是清代皇帝曾经多次出入,所以也叫迎恩门,其含义是皇帝天恩至高至上,过往莫不迎之。</p> <p class="ql-block">西门旁有山海关区政府的山海关碑铭,全面述说山海关的历史、古城保护与开发等,洋洋洒洒千字文。</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是中国135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军事重镇身影挥之不去,古风古韵气息随处可闻。</p> <p class="ql-block">进入关城,就是西大街,明清时期山海关最繁华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离西门不远,就是承恩驿。承恩驿始建于明代中叶,因是清代山海关至盛京(今沈阳)十四个驿站之首,且是乾隆皇帝居住过的驿站,故称“天下第一驿站”。</p> <p class="ql-block">承恩驿旁边有一组乾隆皇帝巡行山海关的雕塑,这组雕塑表现的就是乾隆初下御辇,官员上前迎接的场景,显示了山海关政治地位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就是一座节制四镇牌坊。史载,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辽西尽失,山海关危急,时任兵部尚书的孙承宗自请督师,“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为壮军威,特建此坊。</p> <p class="ql-block">山海假日酒店,宫殿式的建筑,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田公馆,位于西大街26号,房子的主人是北洋二十四位上将之一,山海关私立田氏中学校的创建者田中玉将军。</p> <p class="ql-block">田公馆始建于1920年,是一座三层砖石结构,拱形高门,落地长窗的德式建筑,在遍布中式建筑的古城里,这幢建筑显得风格迥异。</p> <p class="ql-block">西大街27号,原辽西省山海关市政府旧址。始建于清代,传统四合院建筑,烙下了山海关历史变迁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大量的移民百姓、商贾大户纷纷落户山海关,于是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山海关,商号林立;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物资充裕,成了远近闻名的集散中心,故有“拉不败的关东城,填不满的山海关”之说。</p> <p class="ql-block">竹居古街西院酒店,一家很有特色的民宿,古朴的四合院风格,非常棒。</p> <p class="ql-block">不过,我最欣赏的是竹居门匾上的苏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p> <p class="ql-block">慈愍寺,相传是明成祖朱棣秘密安置建文帝特允在山海关城内修建的带有皇家神秘色彩的庵堂,规模不大却是关城内富有盛名的名刹庵堂。</p> <p class="ql-block">甲申史鉴馆,西大街66号,是我国第一座以1644年甲申大战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这一历史事件为史实的展览馆。以史为鉴,值得一观。</p> <p class="ql-block">鼓楼,位于整座古城的中心。从鼓楼延伸出来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就是古城的主干道。</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鼓楼由钟、鼓二楼及文昌殿组成,三体合一,独具特色。此楼是山海关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军政要员及文人墨客登楼观景、品茶赋诗的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山海镇督师府,也是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照壁上题有“重关称第一”五个大字,据说是康熙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督师府对面是镇远镖局,当年可是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柴禾市,相传就是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长城第一集市。</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山海关,几乎是一座封闭的关口,隔绝了关内与关外。清末山东、直隶一带,连年灾荒,平民百姓就将目光投向关外广阔的黑土地,因此千方百计闯过山海关,“闯关东”一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街边有“闯关东”主题体验园,再现了当年的艰辛岁月,又融入了山海关独特的人文风俗。</p> <p class="ql-block">东大街的尽头就是天下第一关城楼了,这也是整座古城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关城楼也叫镇东楼,俗称箭楼。坐东面西,其建筑形式采用九脊歇山顶式重檐顶,规格仅次于皇宫和皇家庙宇。</p> <p class="ql-block">山海关的城池,以威武霸气的箭楼为主体,辅以南北两侧的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威远堂,形成“五虎镇东”之势,展示出中国古代严密的城防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箭楼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了,匾长5.8米高1.5米,每个字都1米有余,相传是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题,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p> <p class="ql-block">上城楼需走城墙边的坡道,可以看到城墙厚重高耸,坚实无比,尽显天下第一关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坡道即古时马道,是守城将士巡视关内外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坡道口有一门神威大将军炮,为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铸造。据史料记载,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清军进攻宁远,大败而归。究其败因,就是这些红衣大炮威力太大,无法抵御,后来皇太极登基亲征,还是被红衣大炮打的毫无办法,故而红衣大炮被赐于封号“天佑神威将军”。</p> <p class="ql-block">终于可以近距离欣赏箭楼的雄姿了,先绕箭楼转一圈,只见楼高13米,分上下两层,地层西面为对开的红漆木质大门,上层为木制的隔扇门窗。</p> <p class="ql-block">其余的北、东、南三面共开设68孔箭窗,这些箭窗平时关闭,战时开启。箭窗为红底白环黑靶心,犹如古代箭靶,所以百姓称镇东楼为箭楼,还是很贴切的。</p> <p class="ql-block">又转回西面,仰观这闻名天下的“天下第一关”巨匾。听导游介绍,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传闻呢。</p> <p class="ql-block">据说萧显大笔挥毫之后,找人把巨匾挂上城楼。仔细一看,才发现“下”字少了一点,这时候皇帝派来的钦差已经过了护城河了,大家顿时就慌了神,只见萧显不慌不忙,抓起一块麻布,揉成一团,沾上墨汁,往上奋力一抛,正好就补上了这一点。哈哈哈……传闻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游客听故事着了谜就达到目的啦。</p> <p class="ql-block">步入楼内,发现墙上还挂着一块与殿外完全相同的大匾呢。怎么回事?告诉您吧,为了防止风化,门外挂的只是仿制品,楼内的才是真迹哪!</p> <p class="ql-block">匾下是一幅巨大的地形图,完整复原了万里长城山海关的地形、建筑、部署,极其珍贵。图下摆了一把“青龙偃月刀”,难道与关羽有渊源?</p> <p class="ql-block">作为北方第一重镇,关城城墙建筑确实雄伟壮观,走在宽阔的城墙上,最宽处竟有15米,可“十人同行,五马并骑”,威风凛凛。</p> <p class="ql-block">城墙下的方城叫做瓮城,因其形状似瓮,故称瓮城。其作用有“瓮中捉鳖”之妙,山海关四门之外,原来都有瓮城拱卫,可惜保存完好的就只有东门的瓮城了。</p> <p class="ql-block">箭楼旁有一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当然要合影留念啦。此行河北,我们不仅游览了山海关,后续还参观了老龙头,攀爬了金山岭长城,长城的三种形态(平原长城、滨海长城、山岳长城),我们都去了,“好汉”的名头应该算实至名归了吧?!</p> <p class="ql-block">游完箭楼,我们即赶往南大街,特地去拜访有着“万里长城第一家”美誉的王家大院,就在南大街的东三条胡同里。</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典型的明清四合院,占地十余亩,整个宅院的建筑用材、建造工艺、装饰技艺,无不精良考究,匠心独具,堪称那个时代的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进门就见王家大院的主人——山西富商王三佛的石雕像。</p><p class="ql-block">王家主人秉承着吃苦耐劳、诚信从商的理念,从最初的盐运、边贸生意起家,随后经营钱庄,商业版图越扩越大,咸丰年间达到了顶峰,所以历史上王家大院也有着“南半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王三佛的称号很有来头,传说王家虽富甲一方,却乐善好施。一天,三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进门就讨饭,王家主人便将三人请入府中用餐,三人吃完并不道谢,还比划着手势要睡一晚再走。</p> <p class="ql-block">下人们觉得乞丐无理,打算轰出去,王家主人思量着外面天寒地冻,便留下三人休息。第二天一早,三个乞丐已经不见了,他们并未带走任何一样东西,却在他们睡过的床上留下了三座金佛。从此,当地百姓尊称王家主人为“王三佛”。</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之所以为坊间津津乐道,除了富甲一方的主人身份之外,曾在此居住过的一代名媛陈圆圆也为这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王家大院,也是许多来山海关旅行之人必看的景点,不单单是去见识一下陈圆圆的“闺房”,而是到过王家大院后,才能充分了解明清时期,山海关老百姓的生活起居,以及风俗人情。</p> <p class="ql-block">作为山海关民俗博物馆,王家大院内共分为8个陈列展示厅,展出的上万件展品,都是由一些民间收藏家长期集藏、精心保护下来的民俗旧物,凡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再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和当时富家豪宅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陈圆圆“闺房”的门额为“绝代名媛”,楹联则是诗人吴梅村所撰“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从这首诗中也能读出陈圆圆的传奇一生。(此图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传说吴三桂喜得陈圆圆之后,便带她在山海关度假,当时就住在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的说,历史上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戏说的成分多了一些,陈圆圆有没有跟吴三桂入住过王家大院,也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无疑是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时代缩影,一座宅院承载了半部清朝史,无论是坊间流传甚广的“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儒商王三佛的传奇人生,这些精彩故事也许已经渐渐消逝,但那跌宕起伏、兴衰荣辱、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都藏在这座深宅大院之中,等待着游人们前来细细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