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进行时】教海泛舟,行方思远——天津市咸水沽第四中学校本研修阶段总结

王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津市咸水沽第四中学教务处<br></h3>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天津市咸水沽第四中学校本研修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我校的“示范引领课”“人人献课”活动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甘肃秦安教师的目光。他们积极参与其间,促进了我校各学科省际间的交流。秦安县中山初级中学贾田田老师、桥南初级中学陈斌老师、兴国初级中学王晓青老师和我校的各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献上了精彩的线上、线下引领课、研究课,广受好评。秦安县许多学校表达了以云教研的形式加入四中校本研修活动中来的愿望,携手并肩,共同成长。 新学期以来,我校教务处组织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综合组六个校本研修团队计划推出52节线上、线下引领课、研究课。截至教学第八周,我校六个校本研修团队精心备课、悉心磨课,倾情推出了26节示范课、研究课,随之而来的还有二十余场实实在在的教研评课、新课标宣讲与学习活动。每个教研组每周有固定的半天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在固定的场地,由学科教研组长统筹安排活动内容,校领导积极参与校本研修中,给予教研的引领、鼓励与褒扬。活动开展八周以来,我校老中青教师倾情参与其中,群策群力的师徒磨课、匠心独运的课堂呈现、热情洋溢的交流说课、睿智中肯的评课点拨、高屋建瓴的课标研习、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助力着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本学期,我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加入到四中大家庭中来。我校教务处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继承我校“传帮带”的传统,依托“青蓝工程”平台,开展了2022-2023年度“师带徒”结对子活动,于10月11日举办了“师带徒”结对子仪式,刘志华校长百忙中携手师傅带领徒弟开启校本研修之路。 教学八周以来,青年教师踊跃参与到校本研修队伍中来,积极撰写研修心得体会,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年轻人的心声。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钰</div> 入职以来,我通过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收获到了很多,也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职业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br> 通过“示范引领课”“人人献课”活动的听课,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时刻提高自己教科研意识。尤其是作为教授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青年教师,我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时事政治,注重课堂言谈举止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争取学不止于课堂。<br>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对工作不够主动、深入,对于很多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专业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反思精神。我想,在后面的校本研修中,我要继续把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作为研修的重点来学习。此外,还要加强自身教育教学专业基本功训练,不断地积累、沉淀、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亚兰</div> 开学以来,我校政史地教研组开展了多场校本研修活动,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br> 到目前为止,共五位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了献课。他们熟练运用多媒体,善于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知、体会和学习。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他们从传统的三维教学目标转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中来。<br> “示范引领课”“人人献课”活动中,赵立颖老师、孙艳萍老师的课让我深受启发。在教学活动中,我要注意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在讲解八年级法律内容时,应该引导学生回忆七年级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温故知新;刘士民老师的课让我更加注重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八周以来,学科教研组长李文秋老师从宏观上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系统扎实的分析,让我对学科课程有了更深刻认识。<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依鑫</div> 开学以来,教务处协同学科教研组开展了多场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倾听同组教师的献课,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如王鑫老师的线上作文课,我学习到了怎么指导学生写作文,对选材和立意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康利老师的线上课堂中,我学会了怎么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对把握课文重难点有了一定的思路;在张玲老师的线下课堂中,我学会了怎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每听一次课就有一点收获。<br> 在评课环节中,各位老教师毫无保留的经验之谈,让我受益匪浅。<div> 通过这几场的语文校本研修活动,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学习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认真参与每一场校本研修活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王永悦</div> 作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我积极参与到学科校本研修活动,虚心向师傅和教学前辈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br> 近几周,数学组开展的教研活动既有线上的听评课、新课标主题学习,还有线下的听评课,我都收获颇丰。听课活动中,观察学习郭姗老师带来的《平方差公式》一课以及李广璇老师带来的《分式的乘除》一课,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进行课堂导入,一步步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的世界。在评课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发言,集思广益,我从中也学到很多上好一堂课的方法。<br> 教师的成长之路很漫长,我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仅把教师看成自己的职业,更是自己的事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若溪</div> 郭姗老师、李广璇老师的献课和全体数学教师听评课、新课标研习活动,让我受益良多。<br>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与数学基本素养的培养。我以新课标指引教学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彻底放慢脚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讨论,合作探究。教学以来,我清楚地意识到教师必须做好引导者,要引领学生一步一步探索出知识的奥秘。课后,我会把每节课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做好当堂反思,并指引今后的教学。<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今后的学习工作,我力求踏实学习,向师傅和团队看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成为一名会教课、教好课的数学教师。</span></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奚海云</div> 我很荣幸加入了咸水沽第四中学这个大家庭。政史地组校本研修中,经验丰富的前辈带领着我们青年教师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茁壮成长。<br> 通过课标研读,我在教学中更能把握方向与重心。从本组的献课和听评课活动中,我汲取了前辈们众多的经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br>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面对初次接触历史的学生们,应将知识点讲透,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课堂上不仅要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授之以渔。<br>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勤加思考,勇于实践,主动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永瑗</div> 开学以来,物化生组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听完于丽老师讲的《热机》一课,我明白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能够大大促进学生们的吸收率,同时也明白了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听完祝明红老师的《电阻》一课,我明白了对于具体的实验器材的展示能够促进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器材的使用;李瑞平老师的《原子结构》一课,让我明白了要注重学生的错误习题的讲解,同时可以请学生们上台板书;王丽媛老师的《鱼》一课,使我知晓了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br>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们学习,多向老教师们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典</div>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体育学科教师,我认为教研活动是迅速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经过开学后线上线下的几场校本教研活动,我收获颇多。<br> 在孙妍老师和田莹老师的献课中,我增长了线上教学的经验,并且从她们教学过程中,我懂得了与学生互动交流和监测学生运动负荷的重要性。两位老师采取了针对 50 米短跑中易犯错误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这种有效的授课方式值得我借鉴学习。<br> 在综合组的教研活动中,我通过观摩其他学科老师的献课给自身的教学增加了灵感。如美术学科冯丽旭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课堂精准的把控能力让我印象深刻。信息技术学科章珂菲老师为我们线上、线下信息技术融合提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这种多学科的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彼此取长补短中不断成长。<br> 今后,我将更加重视校本研修活动,努力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br> 本学期,我校教务处不断拓宽校本研修的思路,丰富研修的方法,在常规的献课、评课、课标学习、师徒结对、线上教学培训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对入围教师论坛、说教材比赛等系列比赛的选手进行专业培训。孙向君副校长带领指导团队,多次对参加津南区教师论坛的毕天良老师给予信息技术、论坛文稿、参赛礼仪等全方位的指导,毕老师的论坛表现在培训交流中日臻完善。 10月22日,我校青年教师说教材选手第三次培训会在地理实验室开展。李广璇、郭姗、冯丽旭、马颖、张玲、刘星六位老师模拟比赛当天的场景依次上台展示说教材的风采,孙向君副校长和王鑫老师结合自己的参赛感受对六位选手悉心点评,献计献策,提升了我校青年教师说教材的自信心,培训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期,我校校本研修充分发挥老中青教师的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优势,传承四中和谐、互助、进取的优良传统,发挥“人人磨课”“人人献课”“人人听课”“人人评课”“人人反思”的“五‘人人’” 校本研修团队优势,在线上、线下积极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范“教学五认真”行为,发挥课堂的思政作用,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合,开展市区内和省际间“师徒结对子”帮扶活动,助力中西部教育均衡发展。这期间,我校青年教师在青年教师论坛、论文撰写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校本研修中历练成长,为我校课堂注入了生生不息的青春力量。 与此同时,我校谢继才书记、刘志华校长、孙向君副校长协同各处室主任与秦安跟岗交流的领导、老师积极参与到线上、线下校本研修中,未雨绸缪,群策群力,给予教师们热情的指导与鼓励。我校各学科团队会借助校本研修的东风于教海泛舟,乘风破浪,行方思远。 撰稿:王鑫<br>摄影:咸四中校本研修团队<br>初审:孙向君 王鑫<br>终审:谢继才 刘志华<br>

研修

校本

我校

老师

教学

学生

教师

课堂

青年教师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