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前言</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div><h1><b><font color="#167efb">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山风景区南麓,为太行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庐师山环抱。方圆332公顷,最高峰海拔464米。因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八座佛教古刹而闻名,以浑然天成的“十二景”著称。</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b><font color="#167efb">八大处公园距北京市中心17公里,是一座景色优美、风景宜人的都市山林。尤其是金秋的八大处,更是古寺与青山相映,红叶与银杏争艳,是人们郊游与摄影的好去处。</font></b></h1><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b><font color="#167efb">发一帖</font><font color="#ed2308">《八大处公园 之 二处“灵光寺”》</font><font color="#167efb">,欢迎大家观看。</font></b></h1></div><div><b><br></b></div></h1> 古人云: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的古董,十二景如屋外花园。……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红叶黄栌与金叶银杏。 八大处公园大门。 《八大处公园》匾(集字于 赵孟頫 帖)。 藤蔓红叶,随势而卧。 《千年古刹》。 《山水圣境》。 《寿星石》。 路旁小景,鸳鸯戏水。 直通“二处”《灵光寺》的上山路。 《许愿树》。 布满云纹的上山路。 《佛脚印》。 纪念“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的雕塑。 《马帮茶道,瑞贡京城》简介。 路旁,山下景。 灵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76-779年),初名龙泉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名觉山寺。明宣德三年(1428年)复修,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再修,改称灵光寺。1900年遭八国联军炮轰,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修。1958-1960年在原大雄殿处新修建佛牙舍利塔,1964年6月举办了盛大的开光大法会。 拾阶而上《灵光寺》。 灵光寺山门。 穿过山门,正面《佛牙舍利塔》。 佛牙舍利塔是一座八角形13层密檐式塔,塔高51米,建在高大的须弥座上。下承以22平方米的虎皮石包砌的宽大拜台,拜台高出地面2.7米。周围绕以宇墙和白石栏杆,左、右、中三面各设踏跺十八级,使塔显得高大雄伟。 佛塔高耸,敬畏灵光。 佛牙舍利塔,供奉着世界仅存的两颗佛牙舍利其中的一颗,据文献,这颗珍贵的佛牙舍利已在这里供奉了830年,成为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 香炉纹饰,手摸祈福。 香炉:精美铜雕。 正殿。 正殿一侧的《龙王殿》。 《世界和平》殿。 从庭院的不同角度观塔。 《菩提缘》。 “灵光寺”现存建筑分为南北两院。南院分布着观音殿、辽塔基和金鱼池;北院分布有拜殿、玉佛殿、迎客厅、心经墙、罗汉墙等,中心建筑为八角十三层的佛牙舍利塔,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灵牙舍利。 《金鱼池》。 《七叶树》(复叶形似手掌,多植于寺院中,又称为“北方的娑罗树”)。 七叶树旁的《辽塔》。 辽塔:俗称“画像千佛塔”,建于辽代咸雍七年(公元1071年)八月,为辽国丞相耶律仁先的母亲而建。该塔八棱十三层,周围有铁灯龛16座,每一块塔砖上都刻有精美的佛像。1900年,遭八国联军疯狂炮轰,致使宝塔和殿宇化为废墟,仅存塔基。 1901年,僧众在清理塔基瓦砾时发现一石函,石函内有一沉香木匣,匣上刻有“释迦牟尼佛灵牙舍利,天会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记,善慧书”。可见这颗佛牙在此已供奉了830多个春秋。佛牙舍利现供奉于佛牙舍利塔内。 寺院上层的《心经墙》。(注意:磕长头的信众) 再上层的《罗汉墙》。 《罗汉墙》细部。 在寺院上层观塔。 最上层是《许愿台》。 许愿台:《凌霄圣境》铜雕。 下山路。 《西山八大处:灵光寺》简介。 古寺与枫栌相映,青山与红叶争艳。 多彩的秋日,靓丽的《八大处公园》。 <font color="#167efb">本帖照片拍摄于2022年10月21日。</font> <font color="#167efb">背景音乐:雨中百合《枫叶被红透》。</font> <h1><b><font color="#167efb">感谢大家光临本帖观看点评!</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热烈庆祝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font></b></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