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聚力提升——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基础年级举行第八周集体教研活动

南京路校区教务处

按照学校和教务处的工作安排,2022年10月18日至20日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各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陆续展开。 <b>(一)强研促教——高一高二英语教研活动</b>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英语组老师在2022年10月18号上午齐聚一堂,在教研主任袁存瑞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听评课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菏泽一中高一英语组优秀青年教师刘寒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绝伦的英语课,通过这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br> 英俊潇洒、气宇不凡的刘老师运用视频导入,展示了异国风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迫不及待的来学习本堂课的内容。 聚精会神听课的老师们 刘老师注重四点五设计,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们在聚精会神的听课。 学习致用,刘老师利用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讨论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堂绘声绘色的阅读课就要结束了,刘老师运用一个视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学生们要热爱祖国,要有家国情怀。 评课开始了<br>刘老师从课堂设计、课前准备以及整个环节进行说课。 高一级部英语组组长史丽颖老师高度肯定刘寒从老师的课,从个人素质到课堂设计再到整个课堂的流程设计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高一宏志英语组组长姚娟老师用“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来高度评价了刘老师的本堂课。 高二宏志英语组组长吕亚茹老师尤其肯定了刘寒从老师在基础的语言形式训练上,提升品位,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产生交际的愿望和机会。 高二级部优秀教师代表李凤敏老师认为刘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最后,袁存瑞老师对这节听评课活动进行总结发言,肯定了这次听评课的成果,并提出了新的要求。 <b>(二)强研提效——南京路校区历史组教研活动</b>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10月18号,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历史组进行大组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流程为:一、由青年教师张悦讲授新课,授课题目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二、各位老师进行点评<div> 本课导入采取问题式“通过第9课的学习,你对宋朝的印象是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宋朝印象又是什么?”既复习了旧知,又导入了本课。<br></div> 张老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本堂课气氛十分热烈,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且角度新颖。 张老师教学情境设计多样,既有地图使用,又有文字图片等史料的运用,教学过程十分流畅。 本节课作业设计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宋朝的印象是弱宋还是强宋?(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呼应了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又发散了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思考。 张悦老师在阐述自己的授课思路。 王芳老师对本节课做出点评。王老师充分肯定了本节课,同时也提出以下建议:1.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表现”这一部分可以采取表格这一形式,会更加清晰。2.关于隋唐和元朝大运河图片的使用还能更充分一些。 郭老师和孙老师指出本节课非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对教材的运用,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时间阅读教材以加深理解。同时也指出了本节课可以改进的地方: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问题设计可更有深度和针对性;分组讨论的处理有待商榷。 杜老师、唐老师、田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认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既体现了教学重点,又有一定的逻辑性,最后的作业设计也有亮点。 宋宪萍老师做出总结。作为青年教师,张悦老师整体教学素养高,成长速度快,但就本课而言,还有可改进的地方:课堂导入部分“你对宋朝的印象”可以作为贯穿本课的一大线索,这样会更符合主题式教学。 听课、评课、磨课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各位老师交流讨论教学分享教学的机会。通过本次教研,各位老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三)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生物组业务活动</b> 为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精进课堂教学,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全体生物教师于2022年10月18日下午参与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石涛老师主持,孟玉老师主讲,其他教师进行听评课。<br> 本次活动从说课、授课、评课三个环节展开。首先,由孟玉老师进行说课和授课,课题为“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孟玉老师的课堂主要包括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制作细胞核模型三方面的内容,课堂环节流畅,活动丰富,学习氛围浓厚,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演示实验 学生制作模型中 授课结束,由其他教师对本堂课进行了点评。孟令觅老师对孟玉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她能将枯燥的实验过程趣味化,课堂中通过不同形式不断强化学生对细胞核结构的认知。 朱艳杰老师肯定了孟玉老师充分的备课工作,课堂活动丰富,学生学习氛围好,并提出了建议,认为声音较小,可以适当提高音量。 马爱冬老师针对课堂中的疑难点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溶酶体是不是植物细胞中都没有?在场老师共同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核糖体的合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崔胜楠老师认为这堂课能做到以学生为体,落实了核心素养以及思维课堂的要求,学生参与感强,学习效果好。<br> 郭龙学向孟玉老师提出应减少口头语的建议,问题设计应更加有思维含量。 最后,由石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b>(四)强课提质,强研提效——记南京路校区语文组教研活动</b>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月19日上午,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语文组开展了大组教研活动,由高二级部苏堪钦老师主讲,高一、高二全体语文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苏老师针对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与命运抗争,历经艰辛,不甘沦落,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复活》中,聂赫留朵夫与自我抗争,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自己,走向精神的复活;《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与自然抗争,遭遇各种鲨鱼的五次攻击,舍命相搏,精疲力竭,最终拖着一副鱼骨回到港口;《百年孤独》中,马孔多人民与失眠症抗争,用高度警醒和坚强毅力,为所有物品都贴满标签,最后却在梅尔基亚德斯的帮助下重拾记忆。以“抗争”为关键词,理解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感受经典小说多样化的风格,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评课老师结合“学习提示”“单元研习任务”及《课程标准》进行评课。 强课提质,强研提效。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语文组成员都有了自己的收获与思考,促进了语文教研组的共同提升。 <b>(五)问题引领提升思维,深度学习促进发展——南京路校区化学教研组(高一高二年级)第12周教研活动</b>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为增强师生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打造思维课堂,10月 19日日下午,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化学教研组开展了“问题引领教学”主题教研活动。 首先,高二级部青年骨干教师贾元贞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精彩的问题引领式课堂——《盐类水解的应用》。贾老师通过精妙的问题设计,循序渐进,分层剖析,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展示课过程中,化学组全体老师都参与了听课活动,认真听课、仔细记录。 课后,贾元贞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提问贯穿教学的始终,是有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堂课基于学生学情,从胶体制备出发,先易后难,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现象之后的本质。 评课过程中,学科主任何娟老师和高一高二各位教研组长以问题设计为主要方向,兼顾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程度、教学风格、课堂气氛、教态和语速等方面进行评价和交流,既肯定了本堂课的亮点,又提出了改进之处。 通过本次听评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展示、成长的平台,更让老师们认识到:知无涯,学无涯,应该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成长为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专家型教师。相信新的学习,希望的种子会发芽,阳光与春雨会滋养,一切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b>(六)立标树课,携手向前——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政治教研活动</b> 2022年10月19日,菏泽一中南京路校区政治组张兴伟老师在高二75班进行了《哲学与文化》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复习课的讲授,为青年教师做了示范,传授了经验,提高了水平。<div> 张兴伟老师首先让学生齐读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接着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串起来,并且引导着学生把其中重要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复习,通过对应习题巩固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br></div> 张老师展示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节课的结构。 通过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梅主任和高一高二政治组老师们在认真听课。 课后,政治组各位老师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br> 张老师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说课。 许书枝老师指出张老师的课更注重落实,突出了核心素养,通过讲解方法让学生更好去完成主观题的作答。 孔祥燕老师指出张老师的课环节完整,节奏感更强,重难点处理得当,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宋老师指出张老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课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也更容易让学生吸收知识,头脑中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东西。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对复习课的讲授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每个人都将有巨大的进步、教学水平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b>(七)磨励“教”“研”,永无止境——记南京路校区高一高二数学组听评课活动</b> 数学组老师向来是团结向上,吃苦敬业,甘于丰献的集体。十一假期之后迎来了第二次高一高二全体数学老师的听评课活动。本次听评课既有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又有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的展示课,两节课相得益彰,精彩纷呈,给高一高二全体数学老师呈献了两节的成功的课堂。<br>  骨干教师张若胜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数学示范课。别开生面的情景设计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以数助形和以形解数的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的思维在直观想象和抽象思维间穿梭。 郑时老师给大家展示一节复习课,以点带面,讲练结合,一题多解,归纳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高二宏志部聂新峰主任重点关注两位老师的教学环节,他说两位老师都注重了我校提出的四点五设计,他们的课堂教学环节完整,过渡自然,如行云流水。 高一宏志部数学组长于焕云老师重点关注两位老师的问题设计,她说两位老师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在每个思维转折点进行了追问,让语言启动思维落到了实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领悟。 高二普通部数学组长吴金胜老师重点关注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时间分配,他说两位老师时间分配合理,在重点、难点部分都用了接近二十分钟,并且伴随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学科教研组长李玉健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充分垦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中的优点,也提出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布置了下一次教研活动的任务。 <b>(八)强化教研能力,共建高效课堂——物理组教研活动</b>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物理教研组围绕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如似锦繁华展芳菲。<br>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为施学军老师进行《牛顿第三定律》这一章节的汇报课,在正式授课之前,施老师先对本次授课内容进行了说课。 全体老师认真听课并进行记录。 施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动手进行实验。 施老师进行演示实验并进行讲解。 施老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总结。 孙老师对本堂课进行评价:施老师通过学习目标进行引入,十分符合教学流程,通过掰手腕的例子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评价:施老师讲课时语言精确、简洁、清晰,总结到位,有讲、有练、有总结,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讨论。 最后,全体教师针对最近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b>(九)让教学与教研比翼而行————南京路校区基础年级地理学科教研活动纪实</b> 十月风凉,虽然吹落一地枯黄,但午后阳光带来暖洋。在这暖意正浓的周四下午,高一高二基础年级进行了大组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为了能让教学与教研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学与教研相长,采取先讲课后评课的方式进行。<div> 下午第一节课,由高一级部张茹茹老师授课。授课的主题是《水循环》。从总体上看,张老师这节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了良好的引导学习,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本节课以自主预习新知为导入,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一方面检查了学生课下预习情况,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div> 高一高二基础年级全体教师在高一级部7班认真聆听张老师的授课。 高三二部教研组长郭庆霞老师参与听课。 高三一部教研组长刘辰老师认真听课。  张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 下午第二节课是说课评课环节。张茹茹老师就第一节所讲内容进行说课,将她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法介绍给大家。 基础年级地理学科主任石其鹏老师主持会议。石老师首先对张老师这节课进行了肯定,整节课教学环节流畅,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地将水循环环节,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呈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是石老师也提出一些细节方面的建议。比如课件显示时要将问题和答案分开显示。 艺体教学部郭家鲁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高一宏志部教研组长郭琦老师就本节课发表了看法。她说整节课让学生通过预习导入新课,既能检验课前预习情况,又能落实到位。教学方式多样化,让学生黑板上画图,避免了眼高手低的情况。她也提出了讲课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等一些建议。 高一高二地理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在综合楼政史地教研室进行教研活动。大家就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点评和讨论。 高二宏志部教研组长侯海涛老师就本节课提出充分的认可。他说张老师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但是还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高二地理组史瑞芳老师提出一些建议。她说本节课内容丰富,既有预习新知,又有案例分析,还有活动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本节课活动探究多让学生讨论效果会更好。 最后石其鹏老师进行了总结。石老师强调地理课堂教学要注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他也希望地理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和谐而充满生机,建议他们多向别的老师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他说,我们相信教研与教学是教师的双翼,只有通过教研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迅速,否则会步履蹒跚,举步沉重。我们采用这种先讲课后评课的方式,让教学和教研比翼而行既能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又能让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次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智慧碰撞、取长补短,以此达成同生共长的润泽效益。未来我们将继续采用这种教研形式,让每一位地理教师追寻多彩的教研之旅,彰显教研活力!

老师

教研

学生

教学

评课

课堂

高一

高二

活动

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