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节要在门上贴福字?---趣味文史掌故民俗290

凝固的火焰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宋代王安石还写过著名的《元日》诗,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春节的欢庆景象: </p><p class="ql-block">“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p><p class="ql-block">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p><p class="ql-block"> 过去,还有称正月初一为“三元”的,意思是说,这一天为“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即第一,开始之意。由于阳历公元纪年通称一月一日为元旦,后来为了区别,就将农历 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p><p class="ql-block"> 门上最早贴的“福”字,相传始于西周时期。民间传说当年姜太公封神时,封了一大批神仙,却把自己的妻子马氏封为穷神、扫把星。还对马氏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从此,老百姓过年时在门上、墙上贴起“福”字,以驱赶穷神、晦气的扫把星,寓意“福到我家”。 </p><p class="ql-block"> 而最早倒贴“福”字的习俗,相传始于慈禧。</p><p class="ql-block"> 据说有一年太后给大臣们赐福后,恭亲王福晋竟把太后赐给的“福”字贴倒了,犯了杀头之罪。太监李莲英忙为其解围说:“老佛爷新年赐福,福真的就到(倒)了。”慈禧一听高兴地说:“福到了。” 也不再追究了。</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传至民间,倒贴“福”字也就流行起来,成了新春“祝福”的良好愿望,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并流传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