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狼巷迷谷景区(禅窟寺和禅窟洞)

天天和爷爷

<p class="ql-block">2022年10月4日,农历九九重阳节。天气濛濛细雨,气温20度,和1、2、3号的37度相比算是真正的一夜入秋了。和往年一样,选个不太热门的景点走起一一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的狼巷迷谷和韭山洞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狼巷迷谷风景区位于滁州市凤阳县东南30多公里处,因经常有野狼出没,当地山民称此处为狼巷。景区主题为古刹礼佛和迷谷探奇,包括禅窟寺、禅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大景区。禅窟古刹、禅窟洞天、玉泉净心、摩崖石刻、谷中黄山、狼牙巷、瘦人谷、摩腹巷、天石等大小景点四、五十处。这里既有黄山的清秀,又有华山的险峻,更有张家界的神奇。迷谷内明谷暗溪,沟壑纵横,其石千姿百态,神形兼备。狼巷迷谷内石灰岩形成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为典型的石灰岩溶地貌。经研究其石质极易被水溶蚀,整个风景区大多是水蚀作用形成的。迷谷中可见许多锯齿状或旋涡状岩石,也可见许多植物就扎根在岩石中。</p> <p class="ql-block">狼巷迷谷发现于2001年11月,开发于2002年3月,2003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开发时发现里面沟壑纵横,错综复杂,是个天然迷宫,故名。2000年5月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2007年8月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狼巷迷谷景区入口大门</p> <p class="ql-block">鸣翠亭</p> <p class="ql-block">森林大氧吧介绍牌:狼巷迷谷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空气清新,富含大量负离子,园内设置了负离子实时监控点,最高时可达36000多每立方厘米。负离子享有“维他氧"、“空气维生素"等美称。</p> <p class="ql-block">鹤桥介绍牌:此处是狼巷迷谷温度的分水岭。因景区身处林中,常年温度低于城市3到4度。站在桥上,可看到水中有两只仙鹤,其中一只鹤喙缺失,传说是因这只仙鹤下凡时偷食百姓谷物果实被观音菩萨发现,施于惩罚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东坡亭</p> <p class="ql-block">玉溪飞花介绍牌:玉溪飞花是天然形成的小型瀑布,是喀斯特地貌伏流的典型代表,是地下水转入地下的河流暗流段。玉蟹泉泉水沿山体石壁流下,雨量充沛期,雨水越大形成的瀑布就越壮观。狼巷迷谷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的石芽和溶沟景观,是地上喀斯特向地下喀斯特过渡的典型地区。随着景区不断提升改造,对景区环境不断地保护,地下水纯净无污染,并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属弱碱性的泉水。</p> <p class="ql-block">禅窟寺:禅窟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武帝年间。始名桃花寺,因春天满山桃花,身临其境大有世外桃源之感,故名桃花寺。历经魏晋、南北朝,寺名屡屡更改。陏代钟离刺史游览至此,看见“僧方唐持律甚严,每行路有虎随之"令改名“虎窟寺"。至唐初,因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避讳改名为蝉窟寺,这里的蝉为蝉鸣的蝉。到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苏东坡慕名来游,取在洞旁修禅的意思正式题名为“禅窟寺",并挥毫题写了寺名,一直沿用至今。根据《凤阳县志》《禅窟寺源流碑记》等有关资料初步考证,该寺创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汉武帝年间,比东汉明帝的白马驮经的中华第一古刹一一白马寺还早了近二百年。禅窟寺不仅佛教文化源远流长,而且一度香火旺盛为国内名刹之一。</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题写的禅窟寺。</p> <p class="ql-block">殿内供奉的是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背后供奉的是韦陀,相当于是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是大雄宝殿,前面供奉的是佛祖。</p> <p class="ql-block">左侧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梵文音译,意为 妙德 妙吉祥等,新译文殊师利,曼殊室利。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专司理的右胁侍普贤并称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文殊形象:一般右手执智慧剑,表示以智慧斩烦恼结(或执如意,表示智慧成就),左手持莲花,上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坐骑狮子,表示智慧威猛战无不胜。莲花代表清、净无染。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p> <p class="ql-block">右侧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名,音译三曼陀菩萨,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之一。是具无量行愿,普现于一切佛刹的大乘圣者。骑六牙白象侍佛祖右侧,与文殊同为佛祖左右胁侍。普贤显理、定、行,文殊显智、慧、证。六牙白象的六牙表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象征普贤的德行并体現成佛的过程与方法,代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普贤菩萨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出大雄宝殿,禅窟寺一共就两进,目前寺很小。</p> <p class="ql-block">贮岚亭</p> <p class="ql-block">玉蟹泉介绍牌:玉蟹泉水质好,而且泉中产一种洁莹如玉的螃蟹,因此命名为“玉蟹泉"石壁上玉蟹泉三字也是苏东坡真迹。在苏东坡没给这个泉命名前叫“净瓶泉",因泉口的外形如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而有传说此为观音菩萨手中的净瓶装满了甘露,撒向人间救苦救难。</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介绍牌: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文物部门资料考证,现存的还有二十七块,自唐迄清,分别为唐5块,宋7块,清3块,未署名时代者5块,字迹湮灭者7块。大的有数尺见方,小的十几厘米,其中真、草、隶、篆体应有尽有。最早的一处为唐元和三年(808)纪游之作;最有盛名的还当推苏东坡的“玉蟹泉”三字;最有意义的是钟离郡铜庵朱轮题刻的一首诗 “三月莺啼花满山,天风飞暖树无间,不知洞内何年月,石自嵯峨水自潺。”</p> <p class="ql-block">达摩祖师</p> <p class="ql-block">禅窟洞介绍牌:此洞是寺庙中僧人修行打坐的地方。由于禅窟寺是国内第一个禅宗临济的道场,所以此洞也被称为禅宗第一窟。它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上溶洞,洞长3000多米,但由于此洞是旱支洞,现仅开发了500多米,洞内常年温度17摄氏度左右。</p> <p class="ql-block">禅窟洞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八相成道介绍牌:八相成道是禅窟洞景点中的第一部分,该段长约200米,主要以洞内天然的象形钟乳石代表着释迦牟尼成佛的几个阶段。分别是兜率议事,梦象入胎,太子出世,菩修成道,菩提证道等。</p> <p class="ql-block">太子出世介绍牌: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时天上两条龙,一条吐温水,一条吐凉水给永生的悉达多洗澡。</p> <p class="ql-block">世尊涅槃</p> <p class="ql-block">菩提证道</p> <p class="ql-block">圣境探奇介绍牌:是禅窟洞景点中的第二部分,该段长约150米,是全溶洞溶岩发育最好、景观最集中、最奇特的一段。到了这里,如同进入了佛国圣境一般,有洞中瀑布、警世梵钟、西天祥云、擎天玉柱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还有水滴</p> <p class="ql-block">警世梵钟</p> <p class="ql-block">西天祥云</p> <p class="ql-block">擎天玉柱</p> <p class="ql-block">禅宗溯源介绍牌:禅宗溯源是禅窟洞景区第三部分,越过前方这段低矮的洞段,将会进入另一个世界。该段溶洞洞体两侧的石壁上刻划着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我国唐代贞观十二年的惠能大师为止的佛教三十三代祖师的图像。其间穿插了一些佛教经典名句和警语。</p> <p class="ql-block">禅窟洞向上的出口处。</p> <p class="ql-block">本篇结束,谢谢观看!期待下篇狼巷迷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