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多边形面积”单元整体教学线上活动

正能量

聚焦新课标 践行新理念 ——2022年海南省小学数学十月教研活动(2)纪实<br><br>东方市第一小学 王慧<br>10-21<br>阅读 160<br><br>学思并肩<br><br>润物无声<br><br>  笃行不怠坚守初心,矢志不渝不负时代。一次美丽的遇见又是久别的重逢。2022能力提升年,为追求教研活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放大专题教研活动的效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数学学科,在9月22日开展了以“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主题的备课分享和研讨后,于10月20日开展该活动的下集——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多边形面积”单元整体教学。<br><br> 本次线上研讨,全省小数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同时引来省外小数同仁的围观,活动当天直接参与人数达到“1.2万+”,后续播放量至“1.5万+”。<br><br><br>  本次活动由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教育部领航名师林景主任担任活动指导,由孟秀华、赵瑞杰、王国平、王亮四位老师分享实践研究过程。<br><br><br><br> 观点呈现<br><br><br>  孟秀华老师是2017年海南省引进骨干教师,海南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海南省小学数学卓越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东方市第一小学教研室副主任。<br><br> 活动伊始,由孟秀华老师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框架的视角,从理解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起点、分析学生学习路径进行分享。以下为孟老师的观点呈现:<br><br><br>何谓单元整体教学:<br><br> 即为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通俗地理解其实是一种理念,能引导教师在整体建构视野下思考如何把一节课上好。<br><br><br>何谓学习路径?<br><br> 其能帮助我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应该建立什么目标?我们从哪里开始?我们怎么知道往哪里去?以及我们怎么到达那里?<br><br> 因此,基于课程目标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儿童达到目标的发展道路、以及每个课时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的设计都是关键。<br><br><br><br>  以章勤琼博士团队研究出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框架图为理论依据,从理解单元目标到后测评价,这正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教、评一致性”相符合,这恰好也说明了研究的途径与方向是正确的。<br><br> “学教评一致性”指向学习目标的一致,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因此目标的定位是否科学、是否准确、是否能达成就非常关键。<br><br><br><br>  孟老师基于现用的三大主流版本“北师版、人教版、苏教版”的教师用书,通过不同版本学材分析提炼出关键词“割补、倍拼”。这两种方法都蕴含转化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思考到底用怎样的途径渗透转化意识,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转化思想,最终形成核心素养——推理意识<br><br><br><br>  通过数据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应然水平”和“实然水平”之间的距离。基于学生的思维起点来细化学习目标。<br><br><br><br><br>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轻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教学,势必影响知识的迁移生长,达不到深度学习。因此启示教师不仅要重结果,还要重过程,让孩子经历探究活动。<br><br> 了解起点、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迷思概念,在教学中让“精彩观念诞生”,引导学生从迷思概念过渡到科学概念。<br><br><br><br><br>  王国平老师是2019年省级引进骨干教师、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白沙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br><br>  接下来由王国平老师进行课堂实践分享。<br><br><br><br><br>  王老师指出依据学前调查研究结果以及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和逻辑起点进行分析,优化了教学的内容,共分为9个课时,其中基于现实起点的新增了“面积是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这两节课。<br><br><br><br>  通过前测结果发现学生在面对认识上存在很大问题。史宁中教授提出“度量的本质是比较”,比较有直观比较、直接比较、间接比较这三种方法。在量感培养中发现多数学生在进行表述量的大小时,没有经历过量的间接比较的过程,因此对量进行刻画时往往依据公式直接进行计算,学生处在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状态。因此,基于学生现实,本单元学习之前需要适当的“补课、补经验、补概念”。<br><br><br><br>补课一:面积在哪儿?<br><br>任务1:通过雪天找爸爸的脚印让学生对图像进行表征。<br><br>任务2:通过比较哪个图形面积大?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索中发现必须要找到中介,学生经历从制定单位→标准单位的转化过程。<br><br><br><br><br>补课二:长方形的面积<br><br>王老师指出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多数都能用公式解决,但不能解析长方形面积=长×宽。通过学习任务逐步引领让学生经历由单位测量到公式测量的过程。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再到面积计算一般化。这样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为学生后面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br><br><br>  王老师通过介绍从1.0版到4.0版的任务变化历程,通过不断地实践将任务逐步进行完善。在学习任务的指导下,学生对倍拼、转化思想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br><br><br><br><br>  通过实践后确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习目标应是让学生形成转化意识。根据设计的四个任务让学生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三角形教学重点应是落实转化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经历列算式的过程就是落实转化过程。从算式到公式、从具体到一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梯形面积教学着力点应放在转化策略的选择上。<br><br><br>  整理与复习设计的目的即是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由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局部性认识向整体性、结构性认识转变,实现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都是由长、宽决定的。<br><br> 研讨交流<br><br>  赵瑞杰老师是2019年海南省引进骨干教师,是本次活动课例实践的设计者及执教者。赵老师谈及授课过程中一些引发思考的环节,提出问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学情来考虑,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联。若是学生前有的量感发展不足,将会影响后续知识无法得到生长。<br><br> 王亮老师是海南省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是本次活动的设计者、实践者、执教人。王老师通过授课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缺失。王老师说:一切关于加深概念理解的行为都是值得的。在授课中教师可以放慢脚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做到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能直接跳过理解路径,这对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对数学兴趣的培养,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会有不利影响。学习路径靠任务来体现,任务设计得好,学生才能更容易习得知识、理解知识。<br><br><br> 活动总结<br><br>  海南省小学数学教研员林景主任对本次活动用四个感悟进行总结:<br><br> 1.认真的老师最可爱<br><br> 2.喜欢研究的老师有希望<br><br> 3.原生态的教学资源更有价值<br><br> 4.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br><br> 也正是因为有了林景主任带领着我们一路奔跑,才有了思维的一次次碰撞,才有了越来越多对教育认真的人,对学生认真的老师。<br><br>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br><br>潜心专研 用心育人<br><br>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研路上,我们带着梦想去追寻,带着理想去实践。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携手共进,共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