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几点深入认识

Zoujianghua丿

<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从现在起,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且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阐述了其基本特征,指引着新时代征程。这也是现阶段贯彻执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由选择。</p><p class="ql-block"> 要深刻认识的是,新征程前进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尤其在当今国际国内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世界局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风云难测,需面对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界的诸多风险与严重考验,前进道路中难免有惊涛骇浪与波澜起伏,要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共同智慧与付出艰苦卓著的努力来攻坚克难、披荆斩棘、突出重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需要有以下几点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 一、前进道路上的“砥砺前行、开山凿道、勇于创新”是需要,需智慧,为担当。</p><p class="ql-block"> 1、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最大的国情。</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从小康社会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会遇到的艰难险阻、急风骇浪是可想而知的。纵观世界近现代各国社会的发展,除了传统发达国家外,许多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阻碍,如一些拉美国家与被誉为“金砖国家”的新兴之国,很多在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后,都进入了发展瓶颈期或曰中等发达陷阱,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个长时期的停滞期或衰退阶段,其中个别国家甚至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后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衰退萧条,跌落至中等发达国家之列。这些国家至今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来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取得成功突破。</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对于拥有14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要想有效破解发展中所遇的各种难题与险阻,是何等的任务艰巨与需要超常智慧。</p><p class="ql-block"> 2、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没有成功的示范经验或模版标杆作为指导。</p><p class="ql-block"> “巍巍巨轮”之词将“大党之难、大国之难”表述得恰如其份。前进道路上,许多问题我们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攻克各种难题阻碍,有力应对险滩暗礁,甚至意外情况。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一句具有歧视性又值得深思的话:“作为14亿多人口的中国若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那是人类的一场灾难。”他的这话有围堵压制中国发展的用心,又有值得我们思考警觉之处,要知道现在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都不到8亿,与亚太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人口总数基本相当,也就是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而中国仅一国的人口数量则占了世界的1/5,如人民达到较高生活水平,所需占有、消耗的人类社会资源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次党的报告中重点提出了要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之路显得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泱泱大国固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群体所在,又确需消耗巨大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社会发展建设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是必由之路,是长期、始终、时刻应贯彻的方针宗旨,只有每个人做到“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将之作为严格遵循的准则与习惯,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目的,发展才会良性循环具有可持续性,这正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与本质要求。</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在发展中要立足长远、高瞻远瞩,做到统筹协调、远近兼顾,要坚决摒弃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等目光短浅、不择手段、损人私己的做法方式。</p> <p class="ql-block">二、发展中坚持问题导向克短板、越障碍、突围阻是核心攻坚能力。</p><p class="ql-block"> 社会发展到一个阶段,都有社会弊病的产生积累,有待新动能、新红利的培育、激发及释放,这就是为什么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不能动摇的道理。除诟弊、激活力是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吸收借鉴先进文明元素、培育新动能新赛道、拓展市场格局与空间是对外开放的出发点和根本要求,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当前重点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提升转变,其核心要素是产业升级转型,装备更新换代,社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升。</p><p class="ql-block"> 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突出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强有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大幅提升人均劳动生产率。这从产业发展基本要求来说,第一产业要做到始终将饭碗牢牢端稳在自己手里,此为立国根本、生存安全的保障;第二产业要实现科技自强自立、自主创新,从制造业大国努力挺进制造业强国;第三产业要做到服务业繁荣、消费市场信心足充满活力,让人民生活更丰富、更便捷、更幸福,人居环境更优美、更和谐。</p><p class="ql-block"> 三、文化复兴与繁荣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应当牢记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是不能持久的事业。发展中社会优秀价值观引导,制度文明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文化引领,优良社会风尚观念倡导等等,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与精神力量,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正如报告所说,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为社会既具世界现代进步文明的共同属性,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熠熠生辉。共同特征赋予着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性、自然性、文明性的认识和遵循,反映在政治、经济、法律、人文精神、时代潮流等广泛领域,有着开放中的交流、学习、借鉴、吸收,比如富强、民主、文明、公正、法治、和谐美丽等社会元素的共同特征。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当今并无成功模版、先例,主要应是基于国情的独特性,比如因人口规模巨大应注重的资源节约集约型、可集中精力干大事的领导体制、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等。</p> <p class="ql-block">四、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重要战略性机遇期。</p><p class="ql-block"> 当前,世界多元化演变,国际国内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特殊形势。百年不遇且具持续性的新冠疫情、俄乌战争、单边主义抬头引发的贸易战,世界风云变幻,我们前进的道路难免受阻或有泥泞曲折。当下,尤其需要集中精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既要遵循人类社会、自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高屋建瓴的战略目标格局,又有能谋善断抢抓机会的敏睿力,也要有行稳致远的执行定力耐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矛盾、合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准确把握国际形势与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对外方针政策,以应对各种阻碍与变数,寻找好的平衡点和突破口,绝不可走违背客观规律、有过深刻历史教训的邪路、歪路、岐路。</p><p class="ql-block"> 例如,因国际形势变化与新冠疫情等,我国开放战略中“一带一路”的共建受到了一定影响,要在重重困难与各种阻力中有效突围,要靠党和人民的共同智慧与齐心协力,做出准确判断,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把握应对措施。</p><p class="ql-block">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中辩证看待把握具体举措,彰显出勇于担当与作为。</p><p class="ql-block"> 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现阶段发展尤其应遵守的准则,科学发展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是互补促进、有机融通的,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与强大思想武器。</p><p class="ql-block"> 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个时期、某个阶段都有共同性与差异性,差异性主要基于国情有别。尤其在无国际成功示范与成熟经验作为指导,要实现宏伟蓝图和目标,实践中更需要不断思考、摸索、总结,有的尚需反复论证、模拟实验,并有可以适时纠偏的机制与具体措施,有时还需要允许以时间换空间。</p><p class="ql-block"> 我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就如一场马拉松式的竞技运动,运动中要始终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恰当把握好开局、拉据、冲刺阶段的运行,有时还要克服遇到的崭新问题与意外情况,及时调整化解,才可能尽善尽美,发挥出最佳状况,取得最优异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例如,根据社会现状与实际,在发展中如何辩证理解、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问题。如果过度理解、偏激执行一端都会造成天平的失衡,步入弯路,甚至出现不应有的折腾曲折。实践中,既不能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时机耽误或者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合理消耗损失;也要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发展,甚至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社会巨大浪费与反复折腾,导致建设发展不科学、不协调、不和谐,诟弊大。又如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中,要紧紧根据客观实际,在降低社会运行成本、追求社会经济效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中找好平衡点,重点围绕整体促进降低碳排放、减少能耗的出发点,以当前现代化国家技术装备水平作为参考,立足自身实际,兼顾统筹国内同类型企业的差别,做好破除旧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大文章,以实现符合实际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强有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切合时机地走出前进道路上的铿锵步伐。</p><p class="ql-block"> 总之,要想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走出靓丽的风景,必须加强客观规律性认识,不断总结提高,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精神,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