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路远,童爷一路走好——敬爱的刘万有老师“五七”祭

祁连居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0月16日傍晚6时许,忽接万有老先生儿子永恒电话,沉痛告知刘老先生于数小时之前仙逝于县城家中。这突发而来的消息,真让人悲伤中又有意外之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几个月之前,我还与在浩、存道、福军、王浩等几位退休同事邀约去他家看他呢。当时,他身体略有不适,在医院住院挂水。得知我们到他家,他便从医院匆匆回家。见到我们几个,老人家如久别的亲人相见,异常高兴,从老先生言谈举止看不出一点儿住院老人的影子。他老伴整了几道菜,他几乎翻出了家里所有藏酒,拣最好的要与我们几个小酌几盅。谈笑间,过去在工作岗位上的情景历历在目;举杯间,我们祝福老人家健康长寿,相邀来年重阳日,再来就菊花。谁承想,短短数月,老先生已然跨鹤西去,从此我们阴阳两隔,悲呼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记得我与老先生最初的相识,那还是1983年秋冬季节。那时,刚当了民办教师的我,时时在为民办教师干不完的工作与不相符的微薄报酬时时纠结。一天下午,学校来了一位身材高大、看上去有些年岁却又极有精神的客人。交谈中才知他是学区的刘万有老师,来学校办些公事。继续拉话,谈及他与我父亲还有些故交,他也了解我的一些情况。话谈的深了,谈到了他自己对教师这个行业的一些体会。然后又谈起了我的工作。至今还记得,他说,以他对我的一些了解,他肯定我能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将后或许能有些出息。关键是,他说的一些话令人信服。就这样的一次偶遇,确定了他与我亦师亦友的关系。正是这次交流,决定了我这一生注定要做孩子王了,并且把教师这个行当干到了退休;并且从后来与他的交往中,越来越明白:与长辈近,惠及终身,与君子交,心有余韵。如今,您去了,落了个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也是老天有眼,后来我竟调入刘老师所在的学校,与他做了同事。越来越多的交往中,我越来越感觉到,刘老师,人缘良好,干事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说,与刘老师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刘老师交往,如坐春风,受益匪浅。那时的刘老师由于年龄因素,已离开教学岗位,在学区从事后勤等辅助工作。在工作中他把自身细心勤快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校搞大一些的活动,诸如开运动会、搞庆典,大到场地的安排、物品的准备,小到纸张笔墨、那怕就是一颗图钉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算无遗漏。我记得,那时候刘老师还负责学区的统计年报工作。那时条件很差,材料要手写,数据要用算盘统计,且头续多、时间紧。学校安排我们几位青年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刘老师归整完善资料,统计汇总数据。有时候一干就一个通宵,但有刘老师为我们通筹协调,我们从来就不感到懈怠,相反,我们却非常情愿与刘老师干这些工作,这样的工作我曾经干了好几年。受刘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几个后来还成了单位从事统计文秘工作的佼佼者。如今,您离我们而去,我相信,逝去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您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在此,为您奉上一联,略表崇敬之情:八十二年风雨人生心血倾,四十余载讲坛岁月桃李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记得刘老师在工作时,同事们还给他送一趣称,曰“童爷”。刚开始,似有调侃之意,后来,童爷就成了大家对老先生的敬称。其义有二。一喻刘老师干工作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从他身上,从来看不到年近花甲之人丝毫的颓废,教育人永远年轻;二曰刘老师永远有一颗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童心。和他一块儿干工作,不论条件有多差,有多累人,工作中却充满了乐趣,其可谓,童心未泯,其心也甜。但愿天堂里一派详和,祝愿老先生童心永驻,化作永远的童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想当年,呕心沥血耀杏坛;值此日,星沉月落尽哀音。老先生,您走了,走的如此匆匆。我一直认为,我与老先生挺有缘分的。过去我们在一所学校共时光,后来,我到城区学校任教,您恰好又住在了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小区,从而使我们时常见面话短长。可是这一次,您走的时候,我却被疫情阻隔在了外地,不能为您焚纸祭奠,不能为您扶棺送行,为我们积素累旧之交留下莫大遗憾。童爷悄然去,教诲永留存;纵有千万语,无以藉先生。老先生,您仙逝已近一月,这些时间,我总想对您说点什么。您的“五七”将近,追述我与您的一些细枝末节,奉上短文一则,遥祭老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天堂路远,童爷一路走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