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乾隆戗金描漆龙凤纹多宝格及内附的珍玩</div><div><br></div> 44件移开这个托盘,则可见八九个大小不一的盒子,其中一个盒子内是另一个可以整个拿出的小型多宝格。它还有一个古雅的名字“集古函珍”。 <br>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9.25-1799.2.7),清朝第六位皇帝,他是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 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 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a href="https://www.xuges.com/zj/zggd/ql/index.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乾隆</a><strong> <a href="https://www.xuges.com/zj/zggd/ql/00.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目录</a><a href="https://www.xuges.com/zj/zggd/qtzqz/index.htm#google_vignette"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清太宗全传</a><a href="https://www.xuges.com/zj/zggd/qtzqz/000.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序言</a><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div><br></div><div> 本来以为只有小朋友有玩具箱,没想到皇帝也有“玩具箱”,乾隆皇帝的“玩具箱”就精巧得让人目瞪口呆。一件长30.5cm、宽30.3cm、高16.5cm的方盒,里面可以放47件珍玩——这就是清乾隆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件清宫多宝格之一。</div><div><br></div><div> 一件长30.5cm、宽30.3cm、高16.5cm的方盒,里面放47了件珍宝。装下这些珍玩的盒子,准确说法应该是清乾隆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十件清宫多宝格之一。</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乾隆紫檀雕黑漆描金多宝格</h3> 多宝格有“皇帝的玩具箱”之称,每一件都设计巧妙、极具趣味。在不断开阖之间,可以让人领略到如同小孩捉迷藏般的乐趣,每一次寻觅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宝嵌多宝格</h3> 头等珍玩才可放进多宝格。所谓“多宝格”,是将多件珍玩同贮于体积不太大的箱匣之中,平日多置放在皇帝的日常居所,方便其赏玩。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乾隆紫檀多宝格方匣</h3> <div> 虽说多宝格被人昵称为“皇帝的玩具箱”,但里面收藏的宝贝绝不可仅被视为皇帝的“玩具”。事实上,多宝格所涵内容之丰富,可谓“上下五千年,东西十万里”皆在其中。 <br></div> <div><br></div> 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档》来看,收藏在宫廷中的珍玩会被分以等级,头等收于“多宝格”,次等或更次等则置于“百什件”和“万宝箱”中。所以,收藏在多宝格中的件件都是名符其实的珍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彩瓷博古图多宝格小柜</h3> 以《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为例,内藏47件珍玩,这件长30.5cm、宽30.3cm、高16.5cm的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属于袖珍多宝格既有历朝历代的玉器、书画、珐琅器、铜器,也有来自日本和西洋的舶来品。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竹丝缠枝番莲多宝格圆盒</h3> 打开方盒,顶层托盘装有从春秋战国到辽、金、明、清时期的玉器。其中一件是战国金村风格的玉虎。玉虎为双面雕,状似正在舔自己的前足,模样十分可爱。此外,还有一件金、元时期的“春水”玉饰。“春水”纹样颇有讲究,与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在春天到河边猎雁的习俗有关。工匠们将猎雁时用的猛禽海东青啄雁,大雁躲到芦苇丛中的惊险剎那制成纹饰,绣在衣服上或是用在玉器雕刻上。这样的玉器就被称为春水玉饰。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乾隆戗金描漆龙凤纹多宝格</h3> 值得一提的是,托盘里选的玉器都是片状的。托盘底部按照每一个玉器的外部轮廓,分别挖出凹槽。这样,玉器可以完好紧密、恰到好处地放进去,大大减少了可能因晃动造成的损伤几率。 <div><br></div> 装在其他空间的,除了瓷碗、玉瓶、书画等,还有来自日本的莳绘盒。这是日本一种特殊的漆器,在漆器上以特殊方式装饰金银片。此外,还有西洋镶钟表宝石盒和装饰着小巧钟表的戒指。台北故宫还藏有一件清乾隆《竹丝缠枝花卉纹多宝格圆盒》,径18.5.5cm,高24.5cm,内附珍玩27件。这些珍玩中有几件是袖珍的手卷与册页。《方琮画山水》、《杨大章画花卉》、《李秉德画花卉》这3件手卷纵长都只有7cm;一件金廷标的小册页,长与宽均仅3cm左右。<div><br></div><div> 构造巧妙机关重重,皇帝对于多宝格兴趣浓厚,不仅是因为收藏其中的珍玩价值连城,更主要的是,这些多宝格的设计将“巧”字发挥得登峰造极。通过精确计算体积,工匠们将格内做出横竖不等、高低不齐、参差错落的一个个空间。打开来看,不同的空间摆放着大小不同的珍玩,严丝合缝,没浪费一寸地方;一旦合起,又是个再规矩不过的普通盒子。从外观看,怎么也看不出盒内会藏着如此乾坤。</div><div><br></div><div> 360度反转后如清乾隆《竹丝缠枝花卉纹多宝格圆盒》,利用机轴原理,将圆筒形盒分成四个扇形,180打开来可成为一字形小屏风,360翻转后可成为一个正方形筒状。每个扇形内又分成许多格层,其中圆柱形格层不但再分成数格,而且可以360旋转。</div><div><br></div><div> 清乾隆《乾隆紫檀多宝格方匣》展开后,长625px、宽625px、高525px,内附珍玩30件。外表上看,这件多宝格是个再规矩不过的方盒,但抽去隔板后,可推出四个扇形储存柜子。看上去似乎一个可以转动的风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很不起眼的方盒底部的须弥座其实也是一个贮藏空间,可以放置珍宝。</div> 乾隆紫檀多宝格方匣内层层迭迭的设计,使得一些开阖的机关被藏在对象的下层,如同游戏一样,只有把东西拿起来,才能“破关”。据说,有些设计巧妙的多宝格,可以让人即使知道甚至看到格中、抽屉里或隔板旁有宝物,但如果找不到机关就是拿不到。<div><br></div><div> 打开清乾隆《紫檀云龙纹多宝格方盒》,最上层是一个装有玉器的托盘。玉器被拿出以后,人们会惊喜地发现,盛放它们的凹槽内,不但有南书房大臣于敏中的字,还有宫廷画家杨大章的画。这些字画的颜色仍然很鲜艳,并没有在时间流逝中褪色。如果你不把东西拿起来,你不会发现底下还藏有书画,甚至你没有办法找到另外一件文物。</div> <div><br></div> 这是件乾隆紫檀龙纹多宝格小柜,《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文件》显示,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兴趣十分浓厚,一些珍玩匣的设计、摆放的过程,他几乎全程参与。档案记载,乾隆九年皇帝曾要求造办处每隔五天就要将还没有完成、正在装配的多宝格拿给他看。有一次,一批多宝格因装玉器的抽屉正在糊里子,匣作希望宽限几天再呈,结果这个请求竟被迫不及待的皇帝拒绝了。可见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兴致之高。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乾隆戗金描漆龙凤纹多宝格箱,内附珍玩44件</div> <div><br></div> 这件流辉多宝格内装满青铜器,正是结构的多元组合,实用性与观赏性兼顾的空间使用方式,形成了多宝格最独特的魅力。乾隆帝非常热衷收集古代青铜器,共有藏品4000件。他从中选出了10件极为倾心的小型青铜器,并命人为这些青铜器做了收藏的箱子,取名为“吉范流辉” 。<div><br></div><div> 黑漆螺细人物多宝格 清宫廷中的这些多宝格设计之巧妙,空间布置之精绝,常会让人忍不住产生一种好奇:究竟是先有物件再造的盒子,还是先有盒子再找的物件?它们怎么就能搭配得这么天衣无缝? 答案是“兼而有之”。一般程序是,先汇集、挑选出一组珍玩,分别设计座架、盒匣、托盘等,然后调配空间,让格子或抽屉与对象的大小相当。</div> 多宝格有“皇帝的玩具箱”之称,每一件都设计巧妙、极具趣味。在不断开阖之间,可以让人领略到如同小孩捉迷藏般的乐趣,每一次寻觅都可能带来新的惊喜。虽说多宝格被人昵称为“皇帝的玩具箱”,但里面收藏的宝贝绝不可仅被视为皇帝的“玩具”。事实上,多宝格所涵内容之丰富,可谓“上下五千年,东西十万里”皆在其中。<div><br></div><div> 皇帝对于多宝格兴趣浓厚,不仅是因为收藏其中的珍玩价值连城,更主要的是,这些多宝格的设计将“巧”字发挥得登峰造极。通过精确计算体积,工匠们将格内做出横竖不等、高低不齐、参差错落的一个个空间。打开来看,不同的空间摆放着大小不同的珍玩,严丝合缝,没浪费一寸地方;一旦合起,又是个再规矩不过的普通盒子。从外观上看,怎么也看不出盒内会藏着如此乾坤。</div><div><br></div><div> 多宝格内层层迭迭的设计,使得一些开阖的机关被藏在对象的下层,如同游戏一样,只有把东西拿起来,才能“破关”。据说,有些设计巧妙的多宝格,可以让人即使知道甚至看到格中、抽屉里或隔板旁有宝物,但如果找不到机关就是拿不到。</div><div><br></div><div> 《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清文件》显示,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兴趣十分浓厚,一些珍玩匣的设计、摆放的过程,他几乎全程参与。档案记载,乾隆九年皇帝曾要求造办处每隔五天就要将还没有完成、正在装配的多宝格拿给他看。有一次,一批多宝格因装玉器的抽屉正在糊里子,匣作希望宽限几天再呈,结果这个请求竟被迫不及待的皇帝拒绝了。可见乾隆皇帝对多宝格的兴致之高。</div> 注:原文发表于百度网2011-01-07 22:51:00 <font color="#167efb">雾松飞鹤的空间</font>第二次发表于 2019-06-22 腾讯网 雾松飞鹤的QQ空间 珍品名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