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像蒲公英,一把把小伞自由的飞翔......

夏荷

<p class="ql-block">童年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文/夏荷</p><p class="ql-block"> 今天才发现,监控换位置了,可以看到老屋对面山的全貌,这山连着的山那边,已经三十几年没去过了。</p><p class="ql-block"> 这山,我们都叫它“瓦渣坡”,为什么叫这名呢?因为那山上满是碎瓦片,估计以前上面都是房屋给推倒了吧?也没向老人打听,山上还有很多小铜钱,那时割草的时候,随时都会有意外收获。以前嗜财如命的人,怎么也没想到会像垃圾一样埋于地里。野棉花开了,那花瓣随风摇曳,装点着我们童年的梦境。那被我们拾掇的铜钱,带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可它却不能替代我们一毛钱两毛钱,五分硬币能换得的一两颗水果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山坡下面有户人家种的杏树,每年杏子成熟了,就馋得我们流口水,总会偷偷的爬到树上去摘,有时候运气不佳,被看到了,就会从树上跳下来,连滚带爬的逃跑,辛苦摘得杏子撒一路。</p><p class="ql-block"> 他家还有个瓦窑,那时候房子盖的砖瓦,都用泥踩用模型做成瓦胚,晒干后堆彻到窑窖里,用柴火猛烧,烧到一定程度再用水淬火,完整成型的黑色砖瓦就成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村子地无人耕种,山上基本都是杂树野草荒芜了,我每次说山变矮了,这真不是笑话,以前层层的田地上去,山显的高多了,那时候周边山上都是黄桃树,西瓜,到了春天漫山遍野的桃花开了,好看极了。虽然不是西游记里的“花果山”,却也冠了一个“花果山”之名。”没有真猴子🐒,却有我们村里一群野孩子,放牛割草,男孩子去地里偷西瓜,摘酸枣,酸枣果成熟了黄黄的会自然掉落,外面果肉酸中带甜,果核可以穿成串,也就是五眼菩提籽。</p><p class="ql-block"> 以前的鱼塘是很大一块稻田,这块田占了我家所有包产地的一大半,也是这块田,也是我们一家九口人一年的细粮。从插小季秧到插清水秧,收稻子,踩草树。我们都是主力军,没掉队落单。我们五六岁都不是还需守护的孩子了,家里放牛割草什么都干。想想现在的孩子,稻子会认成米树,麦子会长在水里!</p><p class="ql-block"> 村里每块地周边都是经过嫁接过的桑树,那叶子铺开估计两个手掌那么大吧。到了桑果成熟了,放学路上的我们就会爬到桑树上去吃桑果,回家的时候嘴已经是黑黑的了。很小的我们都要去摘桑叶养蚕,织草龙,给蚕宝宝吐丝成茧。蚕宝宝肉肉的冰冰的身子,小小的我们也不害怕抚摸它们,没有畏怕的心里。曾经经济收入也就是养蚕卖茧换成钱,父亲再去做手艺供我们一家人的开销。 </p><p class="ql-block"> 回忆总是偶尔想起,时光再也回不到儿时。转眼都步入老年行列,山还是那座山,人已再不是当年那个傻丫头。物是人非,有的东西都回不到过去了,除了伤感,还剩下些什么?</p>